徐志摩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驚訝,更無需歡喜,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這是徐志摩在倫敦偶遇林徽因後所寫的詩,昔日徐志摩在好友林長民家中偶遇林徽因,那是他第一次燃起愛情之火。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誠然,在那無盡頭的時間荒野裡,已經消逝的美好和愛情,又怎能重逢呢?雲與水相隔千萬裡,偶爾落影在波心的雲,如大雁過長空般轉瞬即逝,一切都如夢幻泡影,确是不必驚訝和歡喜的。
徐志摩和林徽因恰如黑夜裡相逢在海上的兩隻船,雖不經意間打了照面,但終究各有各的方向,于是,隻得匆匆。
徐志摩
《再别康橋》後,令無數人認識了徐志摩,并為之才華而傾倒。
與那個年代聲名鶴起的才子佳人無有不同,徐志摩同樣出身于一個殷實的家庭,父親徐申如是江浙有名的富商。
有這般的家境淵源,徐志摩自小便擁有紮實的文化基礎,常年浸泡在古今中外書籍中的他,對文字的駕馭和理解,是常人所不及的。
1915年,18歲的徐志摩因父母的媒妁之言,與上海富商張潤之的女兒張幼儀結婚,雖說門當戶對,但也莫不是一場封建包辦的商業聯姻。
張幼儀
長在新文化沖擊下的徐志摩,對父母的包辦婚姻固然不滿,幸而張幼儀同是出身名門,才華縱然不算出衆,在當時卻也足夠稱得上優秀,二人婚後的生活可以說是相敬如賓。
張幼儀自小就是家裡的金枝玉葉,嫁到徐家後恪守本分,對公婆十分孝順,還為徐志摩生下一個兒子,徐家對這個兒媳是十分滿意的。
結婚三年後,徐志摩帶着妻子張幼儀赴英國留學,張幼儀主要負責照料徐志摩的日常生活,恰是這次求學之旅,改變了徐志摩的一生,在英國不期而遇的一切,都令徐志摩猝不及防。
在文化和思想認知水平上本就差距甚遠的兩人,更是在徐志摩接受了大量西方新文化後,越拉越遠,最終蛻變成不可逾越的溝壑,也令夫妻之間的隔閡日益加深。
徐志摩與張幼儀
後來,徐志摩已經不願與沒有共同語言的妻子同床,盡管徐家長輩多次來信催促,希望二人能再為家族添丁,但徐志摩甚至都不願多碰妻子一下。
縱然這段關系愈發令人苦楚,生命卻依然會在不經意間綻放出驚豔的花朵,一個16歲少女的出現,徹底颠覆了徐志摩的生活,以至于因為她,改變了徐志摩的整個人生,這個人就是林徽因。
林徽因
林徽因的出現,令徐志摩與張幼儀本就名存實亡的婚姻更加雪上加霜,俨然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不能否認,世間的确鮮有林徽因那般聰慧伶俐、楚楚動人的女子,徐志摩初見林徽因便深深地陷入了她的美貌與才情之中。
随即開始了對林徽因幾近瘋狂的追求,而與張幼儀婚姻的滅亡,已成為不可挽回的定局。
為了追求林徽因,徐志摩以探望其父林長民為由,三天兩頭造訪林家,明事理的人都可以看出,徐志摩成為林家的常客,自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林家則對徐志摩禮數有加。
少女時期林徽因
平日不登門的日子裡,徐志摩對林徽因也是書信頻頻,在這些書信中,徐志摩将其文學上的天賦發揮得淋漓盡緻,一封封如詩如畫的情書莫不是撥亂了林徽因少女的心弦。
情窦初開的林徽因對徐志摩未曾沒有過心動,但林徽因究竟是少有的聰慧伶俐的女子,徐志摩急切的追求,令她惶恐起來,再三思量之後,便請求父親幫助,代為婉拒了。
因此,在徐志摩和林長民的往來書信中,便有了這樣一封特别的來信:
“志摩足下:長函敬悉,足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恐不知何以為答,并無絲毫嘲笑之意,想足下誤解耳。十二月三日午飯,盼君來談,并約博生夫婦。友誼長葆,此意幸亮察之。敬頌文安。徽音附候。”
正是因為林長民這封信件,徐志摩對林徽因的追求收斂了很多,他将被拒絕的罪魁禍首歸結于同張幼儀的婚姻,随即正式向張幼儀提出了離婚。
徐志摩
在得知徐志摩離婚的要求後,張幼儀并沒有任何過激的言行,隻是淡淡地說:“你去給自己找個更好的太太吧。”此後便回國,帶着兒子繼續生活在徐家,并一直照料着徐志摩的父母。
後來,在與友人的書信中,談及到徐志摩,林徽因這樣說道:“志摩的心是那樣的潔淨,他的笑是帶着翅膀的,快樂起來像孩子般天真,憂傷起來令所有人為他動容。”
“與他的年紀講,我是一個小朋友,但也莫不是一個心思缜密的女子,那時他有妻子,他們還有一個孩子,縱然愛我,我又怎能破壞他的家庭呢?”
左起林徽因、泰戈爾、徐志摩
“你知道志摩,他是屬于精神世界的,我不過是暫時映在他心裡的一朵雲,縱然那份真誠深深地打動我,在他心裡卻莫不是裝了整片天空。”
林徽因不愧為才貌雙全的聰慧女子,徐志摩在回國消沉了一段時間後,果真又迷戀上了另一個女人,這是他的天命所歸。
而林徽因在回國七年後,接受了梁思成的求婚,用一生的陪伴回應了她的愛情。
林徽因與梁思成結婚照
1922年,徐志摩回到北京,因才華出衆,又是新月派的代表詩人,很快成為了社會名流追逐的對象。
此時的徐志摩與好友王赓走得很近,經常去王赓家做客,就這樣,徐志摩在王家結識了人生中另一個重要的女人——陸小曼。
王赓年輕有為,家境殷實,前途不可限量,而陸小曼活潑靈動,才貌雙全,同是北京炙手可熱的名媛,本應是門當戶對的一對。
無奈王赓的性格沉穩保守,一心撲在事業上,而陸小曼一味追求愛情和浪漫的生活,讓本就是父母包辦的官宦聯姻,更加缺少了愛的味道,婚後二人經常發生口角。
徐志摩的到來,無疑是上天對陸小曼的拯救,而陸小曼何嘗不是徐志摩期待中那魂牽夢萦的人。
陸小曼
二人互生情愫,為了追求心中聖潔的愛情,陸小曼很快便與王赓離婚,此後不顧兩家人的強烈反對,毅然決然地與徐志摩走到了一起。
徐家父母本就對徐志摩逼迫張幼儀離婚一事耿耿于懷,即便在解除婚約後,徐家人仍然把張幼儀當做自己的兒媳,善待有加。
而本着朋友妻不可欺觀念,徐家父母更是對徐志摩的所作所為極為不滿,索性停止了徐志摩經濟上的供給。
陸小曼與王赓的離婚同樣鬧得滿城風雨,父親陸定大為震怒,很長一段時間不願同陸小曼說話。
雖經胡适等人從中周旋,陸父同意了陸小曼與徐志摩的婚事,但也切斷了家裡的經濟支持。
徐志摩與陸小曼結婚照
在二人的婚禮上,證婚人梁啟超對徐志摩和陸小曼說道:
“我來這裡是要說幾句不中聽的話,我希望這是你們這輩子最後一次結婚,不要再把婚姻當作是兒戲,讓父母難過,讓朋友羞恥,讓旁人看笑話。”
這也算是一段空前絕後的證婚詞了。
婚後的感情生活雖然是幸福充實的,但由于陸小曼一貫奢靡無度的生活作派,在失去了家庭的經濟援助後,生活很快便捉襟見肘起來。
為了維持陸小曼巨大的生活開銷,徐志摩不得不身兼數職,奔波于各地賺錢貼補家用。
徐志摩與陸小曼
1931年11月19日,囊中羞澀的徐志摩乘坐廉價的郵件運輸機北上參加林徽因的演講,而乘客僅徐志摩一人,悲劇就此發生。
當飛機經過濟南時,漫天大霧籠罩了天地,好像在掩埋着那即将發生的不幸。
由于視線受阻,飛機不得不降低飛行高度尋覓航線,卻因此不幸撞上了白馬山的山頂,機身轟然起火墜落,徐志摩不幸遇難。
那一夜,濟南細雨潇潇,仿佛上天都在為天才詩人悲怆的死而潸然淚下。
次日,徐志摩的死訊幾乎占據了所有報刊的頭條,陸小曼悲痛欲絕,整個人垮了下來,已全然不能處理此事。
徐志摩的好友沈從文與翁瑞午聞訊後,急忙趕赴濟南為徐志摩料理了後事。
沈從文
轉天一早,在濟南淅淅瀝瀝的愁雨中,沈從文和翁瑞午見到了徐志摩悲慘的情景,那一幕使他們一生都無法忘懷。
在沈從文日後寫給好友的書信中,這樣寫道:
“那日一早,我見到了志摩,直面這慘烈,我仍無法相信這是真的,他身上的衣服已被燒焦,左臂和左腿全部折碎了,頭上還破了一個大洞,我不能相信,這是往日裡那個歡樂活潑的志摩。”
在徐志摩的葬禮上,社會各界紛紛獻上挽聯,相較于妻子陸小曼,仍然照顧着徐家老小的前妻張幼儀的挽聯更加令人動容:
“萬裡快鵬飛獨憾翳雲悲失路,一朝驚鶴化我憐弱息去招魂。”可見,張幼儀對徐志摩仍有深深的愛意,對他的離世倍感心痛。
前排左一為林徽因,後排左一為徐志摩
正如那沉默的康橋,徐志摩徑自悄悄地走了,把無限的悲痛留給了所有親朋好友,他的離世無疑是整個文學界的巨大損失。
在千篇一律充滿惋惜的悼文中,女作家冰心的一席悼詞顯得别具一格、意味深長。
冰心與徐志摩一生并無深交,僅在與梁實秋的書信中,表達了對徐志摩一生的評價:
“志摩死了,利用聰明,在一場不光明的行為之下,仍得到社會的歡迎,這樣的人,終于得到了一個歸宿!我仍是這麼一句話,世間出一個天才,真是萬難,而聰明人自己的糟踏,看了使人心痛。”
“現在說什麼話都太晚,他生前我沒對他說過一句中聽的話,最後一句是他對我說的:‘我的身體已經壞掉了,要到你那個純潔的淨土裡去忏悔!’我沒睬他,雖說我從不與他為伍,如今卻有些同情他了。”
冰心
言語中可以看出,冰心對徐志摩行為處事的不屑,而在信末,冰心更是尖銳地認為,徐志摩如今的遭遇,皆是來自女人:
“談到女人,究竟是‘女人誤他?’還是‘他誤女人?’這很難說。要知道,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女人的好處得不着,女人的壞處卻讓他丢了性命。”
後世對冰心在信中提及的女人,多認為是徐志摩的妻子陸小曼,若不是為了滿足陸小曼的一己私欲,徐志摩也不必勞于奔波,最後慘死。
而對冰心有一些了解的人便知道,冰心提及的女人并非陸小曼,而是林徽因。
林徽因
冰心與林徽因雖同為那個時代的才女,但冰心卻一向反感林徽因八面玲珑的處世作風。
林徽因不僅在建築上有極深的造詣,在文學、繪畫、演藝方面也頗有建樹,經常有各界名流出入林家,梁思成、徐志摩、金嶽霖都是林徽因的座上客。
在與梁思成結婚後,林徽因甚至定期在家中舉辦各類名人沙龍,造訪之人大都是男性,誠然,新文化各界名流中男性占據了大多數,但也莫不是不為了一睹林徽因色藝無雙的風采而來。
林徽因與梁思成一家
冰心絲毫不掩飾自己對林徽因這種“招蜂引蝶、嘩衆取寵”作風的厭惡,甚至發表小說《我們太太的客廳》以示諷刺。
在這篇小說中,客廳的女主人是一個每日被男人環繞着,酷愛炫耀,工于心計的女人,可以輕易将身邊的男人“玩弄”于股掌之間,故事中的每個人物都有鮮明的虛僞、頹廢、虛榮的色彩。
《我們太太的客廳》一經發表,轟動全國,冰心将矛頭直指林徽因,而常出入于林徽因客廳的社會名流也被一一對号入座,自然也不乏客廳的常客——徐志摩。
林徽因與徐志摩
談到“女人誤他”,冰心始終認為,對于徐志摩的死,林徽因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徐志摩出事那天,不正是為了趕赴她的演講才命喪火海的麼?
既然不能接受,就當清楚明白地斷了他的念頭,斷不能吊着别人的胃口,以朋友之名再暧昧交往下去。
然而,關于徐志摩的死,真的要歸罪于林徽因嗎?在林徽因寫給徐志摩的悼文中,不難看出林徽因對好友離世的悲恸心碎,對徐志摩的懷念莫不是情深備至,感人淚下。
風華絕代林徽因
縱觀徐志摩的一生,是不是“女人誤他”,這的确很難說,就愛情而言,徐志摩是率真而熱烈的,是不摻雜世俗的,無論是對林徽因,還是對陸小曼。
與此同時,徐志摩确是真真切切地誤了一個女人,也許他至死都不知道,抛棄張幼儀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錯。
晚年張幼儀
在徐志摩遇難後,張幼儀始終沒有離開徐家,一生照顧着徐家的二老和孩子,甚至對失去經濟來源的陸小曼,每月亦有300元的接濟。
有妻如此,夫複何求。
如今,斯人已去,曾經風雨飄搖的往事,裹挾着滾滾紅塵随風遠去,終究碎成了沙,化成了塵,與世無争。
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無奈時光遲暮,人生不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