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農民的兒子,更是一名黨員。”這是采訪時,張明敏說的最多的一句話。
現在,張明敏是興慶區大新鎮大新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同時,也是農村青年緻富帶頭人。
(資料圖)
今年36歲的張明敏是一名退伍軍人,因為表現突出,在部隊便入了黨,回大新村之前,在城裡經營着5家超市,年收入30餘萬元。2012年,村上領導找他談話,說了村裡當時的情況,希望他能到村上工作。一邊是組織的信任,一邊是蒸蒸日上的事業,張明敏坦言,自己沒有農村工作經驗,怕幹不好。“既然是黨員,肩上就有這一份責任,大家都是從不會到會,可以學。”家人十分支持張明敏。
随後,他堅定信心,盤出經營了6年的店面,臨危受命來到大新村當起了報賬員。
駐紮在村裡,他跟着村上的黨員幹部學習,摸清每家每戶的情況,對村上的所有事情了如指掌。2019年,他被推選為村委會主任。“新主任上任,大家還是寄予很大的希望。”越深入群衆,張明敏越發感受到肩頭的責任:為民服務絕不是背背材料就行。
随後,他制定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探索推行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群衆、創新服務載體等方式,完善村規民約、設立道德紅黃藍榜,還深入走訪征求群衆意見,真正把一些群衆信得過、個人有本事、發展有前途的優秀人才吸收進黨組織,為黨組織注入新鮮血液。
為了讓村民過上更好的日子,張明敏參與成立大新農商實業有限公司,牽頭成立燕紅祥物業服務有限公司、銀川大新衆合物業服務有限公司,以村委會和村民集體入股的形式, 為近300位村民提供就業崗位,240位村民得到分紅。去年,村人均收入超過16700元,今年将達到17700元。
祁寶是一家超市的配送主管,每月能拿 3000元的工資。“工作的超市離家隻有一百米遠,出了小區對面就是上班的地方,方便。”祁寶說,自己以前沒有工作,收入主要靠出租房屋,當上配送主管後,眼界開了,每天忙碌一點,心情也好。
“我以前也沒工作,小張跑到我家來問我有沒有打工的意願,反正身體還硬朗,就來上班了。”同樣在家門口打工的馬國忠今年60歲,考慮到他的年紀,張明敏讓他負責配送,就是将貨物用小推車從倉庫推至超市貨架,不是很累,每月能掙2800元。
今年4月,張明敏成為大新村黨支部書記,11月,又被選為銀川市農村青年緻富帶頭人聯盟第一屆理事會副會長。“其實,扛起全村人的生産生活,比做生意累,但是,帶着大家一起緻富更有幸福感。”張明敏說。
前段時間,銀川市組織農村青年緻富帶頭人去河南考察學習,張明敏又有了新的思考:村上還有400多畝地,将規劃建設花卉基地和經果休閑采摘,預計又能讓400多位村民提高收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