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說:
杜甫說:“射人先射馬。”這個“馬”字是個象形字。甲骨文①是頭朝上,背朝右,尾朝下的一匹馬。金文②的形體也與甲骨文大緻相似,頸上的鬃毛鬣鬣可見,小篆③的形體則與金文非常接近,不過不太像馬形了。④為楷書的形體,根本沒有馬的樣子。因為這個字筆畫較繁,所以就産生了簡化字⑤的形體,僅有三畫,書寫方便。
在古書中用馬字的地方很多,需要我們仔細分辨。《禮記·投壺》中有“為勝者立馬”的話,這個“馬”字可不是“馬牛”之“馬”,而是“碼”字的假借字,也就是古代計算時所用的“籌碼”。原話的意思:為勝者立下籌碼。
成語“馬首是瞻”。“瞻”,就是“看”,有人把這個成語理解為“隻看馬頭”,這就不對了。《左傳·襄公十四年》:“雞鳴而駕,塞井夷竈,唯餘馬首是瞻。”意思是說:雞一叫就把戰車駕好,把井堵了,竈平了,就看我的馬頭沖向何方,用以決定你們行動的方向。現在就用“唯……馬首是瞻”的話來比喻服從某一個人的指揮或樂于追随某一個人。
“馬”字是個部首字,凡是由“馬”字所組成的字大都與馬或牲口有關,如“馭”、“駒”、“駕”、“驕”、“驢”、“騾”等。
——左民安《細說漢字》
擴展閱讀:
象形字。像馬形,頭尾四足俱全,背部三筆像馬鬃形。春秋戰國文字中,馬身或用重文或省字符号代替,寫作等形。戰國齊系文字中馬字寫作等形,或省去馬首,而用重文或省字符号代替,寫作。楚系文字中,馬身或演變為肉,與象字的下部作肉相同。秦漢文字中,馬足及其尾部形成五筆,象形意味喪失殆盡。後除最末一筆外,又逐漸演變為四點,于是便成為楷書的“馬”字。漢簡中潦草的寫法中,“馬”字下部的四點有時也寫成一橫,這一點為後代草書繼承,并一直延續到簡化字中。《簡化字總表》規定,“馬”作為單字或偏旁時,一律簡化為“馬"。本義為馬,一種單蹄食草大型哺乳動物,性溫順,善于奔跑。《易·屯》:“屯如如,乘馬班如。”假借為籌碼之碼。《禮記·投壺》:“請為勝者立馬。”鄭玄注:“馬,勝筭也。"(孟蓬生)
——《字源》
來源:漢典文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