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新加坡自從邁向“與新冠共存”後,确診和死亡人數迅速攀升。10月23日,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宣布,新加坡将把科興疫苗納入全國疫苗接種計劃。不過,使用這款疫苗的民衆必須接種三劑才算完成接種。
綜合新加坡《聯合早報》、《海峽時報》等媒體23日報道,科興疫苗已在新加坡衛生科學局的大流行病特别采用程序下獲得批準,而納入全國疫苗接種計劃意味着新加坡民衆可免費接種。
據新加坡衛生部數據,該國目前有85%的民衆至少接種一劑新冠疫苗,84%的民衆已完成接種。
王乙康23日在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記者會上表示,目前符合疫苗接種資格的人群中,94%已接種或預約接種疫苗,而剩餘6%的人口當中,有70000人是老年人,他們可能不喜歡或無法接種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因此“我們将讓他們更容易接種科興疫苗,以鼓勵他們接種。”
王乙康表示,新加坡政府不會把科興疫苗作為加強劑,已接種兩劑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者,加強劑依然是現有兩款mRNA(輝瑞和莫德納)疫苗中的任何一款(除非因健康狀況無法再接種mRNA疫苗)。
此外,新加坡目前隻批準18歲及以上人士使用科興疫苗,但因為醫療原因無法接種兩劑mRNA疫苗的12-17歲人士,新加坡會在一項特别公共衛生項目下,為這一群體提供科興疫苗。
王乙康說,衛生部意識到把科興疫苗納入全國疫苗接種計劃将提高這款疫苗的需求,因此已在采購更多疫苗,提供給有需要的人。
在回答《聯合早報》提問時,王乙康透露,中國國藥疫苗未向衛生科學局申請在大流行病特别采用程序下批準,因此沒有把這款疫苗納入全國疫苗接種計劃。
新加坡政府數月前已采購科興疫苗,雖然當時并未列入全國疫苗接種計劃,但允許當地私人醫療業者在特别采用程序下向衛生部申請使用科興疫苗,而民衆須自費接種。
10月2日,當地民衆戴着口罩在新加坡著名購物區烏節路行走 圖源:澎湃影像平台
至于科興疫苗為何要打三劑才算完成接種,新加坡新冠疫苗專家團解釋,這是因為抗體量會在六個月内回到接種前的水平。
世界衛生組織此前将接種三劑科興疫苗的建議限于60歲及以上人士,而新加坡卻将這一年齡下調至18歲及以上人士。對此,亞太臨床微生物學與傳染病學學會會長淡馬亞(Paul Tambyah)接受《聯合早報》采訪時表示,這一做法與新加坡政府建議更廣大的群體接種mRNA疫苗加強劑的做法類似。一來顯示本地專家團想确保更多人受疫苗保護,二來顯示科興疫苗相對安全。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張毅穎則表示,世衛組織在提出建議時,除了要考慮疫苗的保護力,也得考慮要在世界各地公平分配疫苗,因此隻建議風險較高的年長者接種三劑。而本地專家團的考量包含新加坡希望達到的疫苗保護效果,因此覆蓋範圍會比世衛組織建議的廣。
将科興疫苗納入全國疫苗接種計劃之際,新加坡新冠疫情正持續蔓延。10月23日,該國新增确診病例3598例,新增死亡6例;累計确診169261例,死亡300例。新加坡自10月19日起開放美國等8國疫苗接種者入境免隔離,但美國疾控中心(CDC)卻已将新加坡列入“風險非常高”的第四級最高警戒名單。
近三個月來新加坡疫情曲線 圖源:新加坡衛生部
在此情況下,新加坡依舊沒有停下開放邊境的腳步。新加坡衛生部23日宣布,自10月26日晚11時59分開始,來自第二、第三和第四風險級别國家和地區的旅客,入境新加坡時不用接受新冠檢測,隻要在居家檢疫通知結束前接受檢測即可。
對于新加坡為何進一步開放邊境,卻沒有放開聚會人數限制等防疫措施,王乙康23日表示,這是因為邊境管控的“刹車”已不再重要。
他說,新加坡正用三個“刹車”來遏制新冠傳播,包括邊境管控、疫苗接種和安全管理措施,而許多國家經曆過大規模疫情後,情況已穩定下來,一些國家的感染率甚至比新加坡更低,境外輸入病例目前也僅占新增病例的極少數。
王乙康形容,新加坡正尋找與病毒生活的平衡,眼前的抗疫道路就像在下斜坡的路上騎自行車,有必要适時應用“刹車器”,才能确保穩步前行,不會失控而翻車。随着更多活動恢複,更多人染病後康複,人口的免疫力會逐漸提高,确診病例數字會開始下降。屆時新加坡或可放寬一些社交限制。
他還稱,德國、瑞士、荷蘭的死亡率是每百萬人口有1000人,馬來西亞超過800人,丹麥約460人,卡塔爾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則是超過200人,“新加坡的新冠死亡率是每百萬人口50人,這個比例雖然還在上升,但要比上述國家低。”
王乙康稱,與世界上許多國家相比,新加坡人獲得了很好的防護。“但我們仍要為失去的每一條生命哀悼,而且不能放棄抗疫。”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