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克林頓評價孫子兵法

克林頓評價孫子兵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5 03:16:51

風林火山原意是: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出自于《孫子兵法》的軍争篇,是一種戰鬥精神。

克林頓評價孫子兵法(孫子兵法中的戰鬥精神)1

原文:

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軍聚衆,交合而舍,莫難于軍争。軍争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

故軍争為利,軍争為危。舉軍而争利則不及,委軍而争利則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裡而争利,則擒三将軍,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五十裡而争利,則蹶上将軍,其法半至;三十裡而争利,則三分之二至。是故軍無辎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

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和為變者也。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掠鄉分衆,廓地分利,懸權而動。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争之法也。

克林頓評價孫子兵法(孫子兵法中的戰鬥精神)2

孫武

譯文:

孫子說:大凡用兵的一般規律是:從将帥受國君之命,組織群衆編成軍隊,到開赴前線與敵對陣中,最困難的事莫過于與敵人争奪有利的制勝條件。争奪制勝條件之所以困難,在于要變迂遠為近直,把不利轉變成有利。所以,要故意迂回繞道,用小利引誘敵人。這樣,即使在敵人之後出發,也能比敵人先到達戰地。這就是懂得以迂為直的計謀。

所以軍争是有利的,也是危險的。全軍帶着所有辎重去争利,就會因行動遲緩而趕不上,放下辎重,輕兵獨進,與敵争利,辎重就會為敵所掠,而遭受損失。因此,卷甲急進,日夜不息,加倍行程,連續行軍,奔走百裡與敵争利,三軍将領都可能被擒;身體健壯的士卒先到,體弱疲倦的掉隊,其結果可能隻有十分之一的兵力趕到;如果行軍五十裡與敵争利,則前軍主将會遭受挫折,一般情況下隻有半數人能到達;即使行軍三十裡與敵争利,其結果也隻有三分之二的人到達。所以,軍隊沒有辎重裝備就不能生存,沒有糧秣供應也不能生存,沒有物資儲備同樣不能生存。

所以,不了解列國諸侯的謀略,就不能與其結交;不熟悉山林、險阻、沼澤等地形,就不能行軍;不用向導,就不能得地利。所以用兵要奇詐多變才能成功,根據有利情況采取行動,分散或集中兵力,随機而變。所以快速行軍時,像狂風而至;緩慢行軍時,像嚴整的森林;進攻敵人時,像迅猛的烈火;駐守時,像屹立不動的山嶽;隐蔽時,像看不見日月星辰的陰天;行動時,像雷霆萬鈞。抄掠鄉野,分給部衆;開土拓境,分兵駐守;權衡利弊,相機而動。事先懂得以迂為直的計謀,就能獲勝,這就是軍争的原則。

雖然《孫子兵法》成書于公元前6世紀,但将“風林火山”的概念單獨從兵法中概括抽離出來,作為一種旗号、思想、理論,則是從16世紀日本戰國第一兵法家——武田信玄開始。

克林頓評價孫子兵法(孫子兵法中的戰鬥精神)3

武田信玄

1476年,日本爆發應仁之亂,進入戰國時期。武田信玄出生于1521年甲斐,在1541年将父親流放,成為甲斐家督。從1553年至1564年,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進行了五次川中島合戰,在1571年全境壓制駿河,開始攻略遠江三河,與織田信長對峙。1572年,武田信玄從甲斐領兵三萬餘上京,讨伐織田信長,在三方原合戰中大敗德川織田聯軍。1573年,病死于信濃,時年僅53歲。

克林頓評價孫子兵法(孫子兵法中的戰鬥精神)4

武田信玄與上杉謙信

武田信玄從十六歲開始上戰場,一生中比較大的戰鬥打了大約八十場。他喜讀《孫子兵法》,崇拜孫子,将《孫子兵法》充分運用于戰鬥中,并将“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14大字作為軍旗,稱“風林火山旗”。

克林頓評價孫子兵法(孫子兵法中的戰鬥精神)5

武田信玄具有非凡的軍事能力,其軍事理念和戰術對日本後世軍事理論造成重大影響。他也被公認為“戰國第一兵法家”。織田信長曾這樣說過:“”武田家的旗幟動起來的話,那麼富士山也會跟着動搖;武田家的軍隊動起來的話,那麼全日本都會為之震動。”

克林頓評價孫子兵法(孫子兵法中的戰鬥精神)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