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男子扶起摔倒老人被訛二十萬

男子扶起摔倒老人被訛二十萬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30 11:08:35

南京“彭宇案”因法官的一句“不是你撞的,你為什麼去扶”而天下聞名,自此之後,好心扶起摔倒老人被訛的新聞就屢見不鮮。為何這種行為被少數無德老人一再效仿,隻因付出的代價太低。

男子扶起摔倒老人被訛二十萬(好心扶起摔倒老人被訛)1

有人曾經做過一個統計,在80多起因扶老人而發生誣陷扶人者的案例中,僅有2例訛人者受到了拘留的處罰。最後還因為違法老人年紀超過70歲,依法不予執行。

筆者查詢了一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一條規定,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七十周歲以上,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應當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

《刑法》第十七條規定,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法律這樣規定,是出于人道主義的考慮。年邁的人大多身體較弱,若執行行政拘留處罰,在人身自由被剝奪的情況下,有可能引發健康惡化或者其他的隐患,給違反治安管理人造成超出其責任限度之外的不利後果。

恰恰就是這點被訛人老人所利用。如果成功了,将得到一大筆财富;如果失敗了,頂多受到批評教育。這就導緻了老人訛人事件時有發生,社會上對老人畏之如虎,不敢扶、不敢惹、不敢勸。

男子扶起摔倒老人被訛二十萬(好心扶起摔倒老人被訛)2

現在,執法機構顯然也認識到了這種對公共道德産生極大負面影響的“我老我有理”“我弱我有理”現象。

2018年1月23日,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老人電梯吸煙被勸阻後猝死,家屬索賠40萬”一案作出了終審判決。

法院認為,當事人的勸阻未超出必要限度,屬正當勸阻行為,且在勸阻過程中保持理性、平和,雙方未發生肢體沖突和拉扯行為。且當事人的勸阻本身不會對老人造成死亡結果,沒有侵犯老人權利。最終判定:勸阻無責,無需賠錢。

男子扶起摔倒老人被訛二十萬(好心扶起摔倒老人被訛)3

如此判決讓許多人大吃一驚,原本以為法院會兼顧雙方家庭,讓當事人賠償一筆損失,畢竟老人死亡這一結果是事實存在的。但法院從法律條文和理論事實出發,不偏袒任何一方,做出了最公正的判決,赢得了人們的贊許。

我們希望,這樣的法官和案例越多越好,這才是真正維護了社會的公平和正義,促進社會道德水平的進步,讓無德之人擔其責,好人得到好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