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随着互聯網行業的高速發展,各種吸引網民的電視劇、手遊等占據了人們的睡眠時間,導緻部分人的睡眠質量變差,因而睡眠産品的類型不斷增多,市場規模也不斷增大。本篇文章作者分析了當下中國睡眠經濟的發展現狀、商業模式、用戶群體、相關産品分析等,一起來看一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圖1 中國睡眠經濟市場規模分析
由圖1可知,2016年随着阿爾法狗的誕生,互聯網慢慢進入了人們的生活,随着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人們開始熬夜追劇,通宵打遊戲,沉迷于互聯網世界,部分年輕人因此睡眠質量普遍變差。
因此2016年我國的睡眠經濟也慢慢發展了起來,于是在2016-2020年間,中國睡眠經濟整體市場規模已從2616.3億元增長至3778.6億元,增長44.42%,預計未來随着睡眠産品市場滲透率的不斷提高,産品類型不斷增多,市場規模将繼續保持增長趨勢。
總結:從睡眠經濟的市場規模來看,主要是因為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内容的豐富)導緻人們沉迷其中。
1)政策因素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标志。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健康中國”發展戰略。
國家衛健委2019 年發布《健康中國行動( 2019-2030 年)》,将睡眠健康納入主要行動指标,正式提出中國的睡眠時長标準, 被稱為“ 睡眠國标” 。
總結:從政策上我們可以看出國家對“睡眠健康”這一塊是呈現扶持意向的。
2)經濟因素
價格接受度方面,2021年中國國民對助眠産品價格接受度主要集中在0-400元區間内,總體占比72.6%,其中四線及其他城市對助眠産品價格接受程度相對較低,100元以下占比42.0%,而已婚已育的人群對助眠産品價格接受度則相對較高。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助眠産品五花八門,終究會有人認為自己買的感覺不值這個價,因為衆口難調。
總結:睡眠經濟在助眠産品這一塊來看消費力還是有的,但是目前還處于摸索階段,還沒有龍頭企業,所以發展線上助眠app還是有空間可言的。
3)社會因素
圖2 中國睡眠經濟發展社會環境分析
由上圖顯示,2021年80.88%的中國居民熬過夜,其中43.09%表示熬夜是主動選擇,77.05%表示熬夜頻率在每周1-4次。
近幾年中國保健品市場規模也保持增長趨勢,預計在2023年将突破3千億元,說明人們追求健康的心理越來越重。
由于生活與工作壓力、手機和過量信息幹擾等各種因素,一邊養生一邊熬夜這種矛盾現象成為了越來越多人的選擇,但是對于保健品或者安眠藥物的使用也随着新時代的到來變成了可能會傷害身體健康的傳統方式,這為線上精神類的助眠APP帶來了巨大的商機。
總結:從社會層面來看,由于目前人們對“熬夜”更加普遍,對養生這一塊的需求也在增加,由于這種熬夜的普遍性也造成了部分人想早睡時很難入眠,從而衍生出助眠類app來滿足人們的需求。
4)技術因素
銷售端:2021年,家居零售行業領軍企業紅星美凱龍全球首家智能睡眠生活館開業,雲集喜臨門、慕思、樂德飛翼等國内外智能睡眠品牌。
紅星美凱龍通過打造智能睡眠生活館,旨在加速推動高端睡眠市場的品牌和渠道集中,通過産業端供給側改革,助力睡眠産業健康有序發展。預計在未來兩年内,紅星美凱龍将完成全國100家睡眠生活館的打造,3年内實現全渠道覆蓋。
生産端:麒盛科技斥資37億元建設智能産業園,在全球擁有21個合作研發團隊,2021年其經過測試研究,推出一套“分級頭枕&分級床墊推薦系統”,依據大數據為消費者科學挑選枕頭和床墊:
分級枕頭選用NASA專用記憶棉材質,做到1-5個分級的智能匹配專屬,适配各種需求;
分級床墊利用1176個壓力感應點,通過人與床界面作用力,測算每個人壓力、支撐力和反彈力數值,将床墊算出1-10級的舒适區間比值。
總結:從銷售端來看紅星美凱龍打造了智能睡眠生活館,很好的助力了睡眠産業的健康發展,再看生産端2021年推出的“分級頭枕/分級床墊推薦系統”也為睡眠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二、商業模式1)會員增值服務
小睡眠主要集中于會員增值服務、廣告宣傳為主,目前也開始探索「小賣部」電商領域。
在會員增值服務中,通過向新人用戶提供首月優惠的形式吸引用戶開通會員服務,會員服務中将提供完整的會員氛圍曲庫、會員課程以及提供睡眠質量測評等。
作為一款健康管理的産品,訂閱機制一般都是産品的基本盈利策略,而小睡眠的優惠拉新機制也有利于讓更多新人選擇開通完整服務。
聲音卡
會員
2)廣告宣傳
在廣告宣傳部分,小睡眠在開屏頁以及積分中心中插入了廣告位。而值得一提的是,小睡眠在「我的」中增加了位于會員中心下部的「去廣告權益」的服務,用戶可通過一定費用開通永久移除産品内部廣告,這個服務的需求是滿足不需要開通會員但不希望看到産品廣告的用戶群,我認為這樣的設計能夠很好的讓用戶進行選擇,提升了産品的整體使用體驗。
3)電商部分
在電商部分,産品「我的」中增加了「小賣部」的模塊,該模塊的優先級以及明顯程度都比較低,可以看出目前為了保護産品整個内容生态以及體驗上,小賣部僅僅是産品目前嘗試探索的商業渠道,而非像蝸牛睡眠将商城放在TAB一級導航中。
而且也⾮常重要的線下跨界合作,⽐如酒店、社區、學校等提供助眠服務,為其提供價值,從⽽實現商業變現以及獲取到更多的線下流量。
三、用戶分析地域分布:
從小睡眠用戶地域占比可以看出,大多數用戶位于東南沿海較發達的城市,其中占比最大的來自廣東。廣東作為教育人口以及勞動力密集的大省,其學業壓力以及工作壓力是較為突出的,因此對助眠的需求也會較大,與産品定位相符。
人群屬性——性别占比:
在性别比例可以看到,小睡眠的六成用戶為女性,說明了會主動選擇使用助眠類産品的女性群體偏多,也反映出女性群體在社會中壓力較大,睡眠質量低,而選擇小睡眠産品作為其傾訴陪伴的對象。
人群屬性——年齡占比:
在年齡占比圖可以看出,25-30歲的用戶群體最大,其次是24歲及以下。說明對睡眠管理類需求最大的是工作人群,其次是學生群體。反映了工作、學業壓力對睡眠質量影響之大。
由上圖可知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國民睡眠問題類型較多,主要表現為入睡難、失眠、睡眠質量差和易醒等,分别占比54.62%、50.42%、43.44%、42.30%;對于較為困擾中國國民的入睡難,再看右圖可清晰看出我國國民能夠倒頭就睡的用戶隻占少數,平均一半的人入睡時長在10-30分鐘,還有接近30%的人群需要30-1小時才能睡着,極少一部分人群需要1小時以上甚至更久。
國民睡眠問題呈現多元化趨勢,将會極大考驗睡眠企業針對特定睡眠問題提供多元化場景解決方案能力。
總結:面對國民多樣化睡眠的問題來看,主要需要針對一個入睡難和一個睡眠質量差的用戶群體,可以針對性的在app上面開發一些多元化的優質助眠方式,更好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1)基本屬性:男 25歲 未婚;
用戶行為:難入眠;
用戶特征:北漂;
使用場景:小李(用戶)剛剛裸辭了,一直在找工作,每天面試2-3家公司,過去一周了還沒找到合适的工作,晚上非常焦慮一直睡不着覺,了解到了“小睡眠”這個app,和“蝸牛睡眠”相比裡面的催眠闆塊更加适合小李目前的狀态,小李使用後慢慢的進入了甜美的夢想
(2)基本屬性:女 27歲 已婚;
用戶行為:睡眠質量差;
用戶特征:帶娃;
使用場景:小蘭(用戶)因為每天帶孩子,睡眠質量非常差,每天把孩子哄睡後才會去休息,但是半夜總會被孩子吵醒,整個人精神狀态很不好,精神總是處于緊繃的一個情況下,通過朋友了解到“小睡眠”這個app,相比“蝸牛睡眠”來看“小睡眠”針對深度睡眠這一塊做的比較好,小蘭使用後精神壓力小了不少,雖然孩子還是會半夜醒了吵,但是已經沒有開始的那種極度緊繃感了。
(3)基本屬性:男 17歲;
用戶行為:焦慮;
用戶特征:即将高考;
使用場景:小張(用戶)還有一周就要高考了,因為父母對他期望很大,他每天晚上拼命的複習,但是學習成績一般,每天複習的結果讓他不是很理想,所以内心很着急、怕考不好,每天躺床上總會胡思亂想心靜不下來,通過同學介紹了解到了“小睡眠”app,相比蝸牛睡眠app而言“小睡眠”裡面有不同類型睡前小故事哄睡,小張選了一個喜歡的類型聽着故事漸漸進入了睡眠,第二天精神狀态明顯有好轉。
(4)痛點總結:
總結:
小睡眠與蝸牛睡眠作為睡眠類産品,兩者主要産品定位均為睡眠質量記錄以及夢話檢測等,而小睡眠更着重于睡前睡後的白噪音與愛豆哄睡喚醒等特色功能,蝸牛睡眠強調用戶睡中的質量檢測、夢話記錄以及智能硬件的睡眠改善功能。
總結:從小睡眠和蝸牛睡眠雖然都是助眠型産品,但是兩者的側重點不一樣,小睡眠在愛豆哄睡和白噪音這一塊做的比較突出,蝸牛睡眠在睡眠監測以及智能硬件這一塊較突出。
1)小睡眠結構圖
2)蝸牛睡眠結構圖
總結:
1)白噪音
總結:
兩者的主要區别在于所服務的用戶場景的不同,小睡眠的服務場景聚焦在“降噪”這個場景,無論是白噪音、還是起床鈴聲入睡鈴聲、明星哄睡等,突出白噪音的降噪效果,以及滿足不同場景白噪音的使用,比如圖書館、比如午休等;而蝸牛睡眠則重點在“睡”這個場景,一個特别明顯的設計就是有一個曬“夢話”的功能.
2)社區
左圖蝸牛睡眠可以看出社區闆塊互動性比較強,注重于社交這一塊,反觀右圖小睡眠的社交界面來看比較簡潔,主要是以分享為主,分享的内容都是與助眠有關的。
總結:
除了白噪音的内容之外,睡眠問題最終會歸為心理問題或者心理疾病的一種,許多人由于日常生活、工作、學習所帶來的壓力,從而導緻失眠、精神脆弱等問題。
雖然近年來大家對這類問題的認知度提高了許多,但是行業中江湖騙子也并不少見(具體可以自行查找某乎上此類問題的解答)。
因此,針對睡眠類APP在提供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的時候,解決方案的專業度需要得到必要的保證,例如邀請心理行業專家、睡眠行業專家、科研院所等參與。
另外,由于心理問題可能是非常個性化、千人千面的,因此,“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的邊界範圍怎麼定義,也至關重要。
如果使用過類似産品的同學有一個擺在眼前的痛點一定會知道,就是這個東西晚上開啟之後真得很耗電,小胖親測,如果手機打開這兩個早晨起床基本上還剩1%的電量,因此如果要使用這類産品的話,是要整夜手機進行插電的。
五、SWOT分析衛生部調查顯示,2018 年我國各類睡眠 障礙患者約占總人口的 38%,高于世界 27% 的比例。人們對睡眠問題的搜索量也增長了 43%。
天貓數據顯示,去年“雙11”期間,購買進口助眠類商品的人數同比增長174%。其中,00後增長達434%。
市場雖然旺盛,但是睡眠經濟仍處于行業發展的初期階段,産品魚龍混雜,沒有真正解決用戶的痛點,市場需求沒有得到很好的滿足。
當下,由于生活與工作壓力、手機和過量信息幹擾等各種因素,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了” 失眠大軍” 。中國睡眠研究會數據顯示,2021年超過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
國内睡眠研究領域起步晚,睡眠經濟市場發展不成熟。這種現象,一方面導緻了睡眠經濟市場的亂象,某些産品為了“賺熱錢”虛假宣傳、誇大功效;另一方面,企業成為睡眠經濟市場中的技術型玩家必須突破技術創新的壁壘。這也是睡眠領域尚無引領性巨頭産業的關鍵。
傳統家居硬件消費屬性更強,更易遭到同質化競争;電子智能硬件雖然黑科技屬性較強,但是要投入更多的研發成本。藥物保健類産品隻要經過實驗 認證,其療效一般比其他手段更好,但是研發投入大且國家監管嚴格,新藥上市也需要較高的 推廣成本。
助眠 APP 雖然推廣成本比家居硬件和藥品保健産品更低,但是尚未找到合适的盈 利模式,且 APP 功能大多同質化,開發和複制比較簡單,容易面臨大型互聯網平台的競争, 發展前景最為不穩定。
從發展前景看,目前家居硬件中的電子智能硬件和藥物保健類産品成長 較快,滲透率有望提升。
六、風險分析本文由@尢樂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