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知識季#春天,在沒有大棚蔬菜的年代,春天也沒有暖的那麼快時,家家戶戶都會趁着蔬菜沒有過季、老化,采摘下來,焯水以後,用晾繩一一排開,通過陽光與風的作用脫幹水分,成為一道風幹菜。
風幹的這期間,沒有人給它碼過鹽。鹽味是泡發以後,上鍋炒制時加進去的。
我父母是從去年開始憶苦思甜才開始做幹菜。
對于這個味道,他們太深刻了,經過紅苕當飯、幹菜當主菜吃的年代,幹巴帶着牛皮韌勁的幹菜,真的都吃怕了。
今年,我媽從菜院裡砍了幾十斤白菜做幹菜。
她和我爸共同認定,最好吃的幹菜就是白菜做的。“但幹菜自己可不這樣認為,蘿蔔也會想,“你擱這看不起誰呢?”
是的,蔬菜,皆可做幹菜。也不僅是秋季的幹茄子、幹豆角、幹辣子…春季幹菜代表白菜、蘿蔔是不服的。
剛開始晾曬的白菜,在失去水分的過程裡就擁有了獨一無二的幹菜味,第一次聞見時,我說:“媽?白菜苔能做鹽菜嗎?”
就是鹽菜、梅幹菜的那個味道。
她擺擺手,“不是鹽菜,是幹菜,幹菜是不用放鹽的。”
區别大嗎?其實口感上真還挺大。
于是,在幹菜需要大概一周左右的轉換時間裡,家裡、坪院全是幹菜的香氣,越是香的濃郁,越是想吃一碗扣肉。
但是,你的爹你的娘不會這樣想。
憶苦思甜,炒幹菜是最多切幾根蒜葉,用幹辣椒一起嗆着炒,出鍋的時候,就像扣肉下面墊的鹽菜一樣,直接配白米飯吃,别提有多下飯。
幾十斤白菜封存了一袋子,他們嘴裡喋喋不休,“好吃的很呢。”
這道春時令做的幹菜,你們吃了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