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酸也叫維生素B9,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葉酸最早是從菠菜葉裡發現的,故而命名為“葉”酸。
葉酸缺乏程度不同,表現也會有所不同。
初期缺乏會導緻貧血,容易出現胃口差、乏力、頭暈,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繼續發展下去會産生神經系統的障礙,常表現為四肢無力、發軟、走路不穩。而繼續發展下去會出現神經精神方面的障礙,人會表現出淡漠、恍惚、記憶力衰退等。
而補充葉酸,除了可以預防上述問題外,對人體還有諸多益處。
1.預防心血管疾病。
研究發現,如果體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偏高,心腦血管出現惡性變化的概率就會增加20%。而補充葉酸可以降低血液裡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
2.保護大腦防癡呆。
體内缺乏葉酸會增加老年癡呆的風險,葉酸能起到營養神經的作用,能夠幫助減少體内有害物質對腦血管的損傷,同時還能減少腦神經損傷造成的認知能力下降。
3.改善情緒。
葉酸對維護神經系統、調整情緒都有幫助。國外做過實驗,長期缺少葉酸的人群,超過半年以上就會出現情緒低落、食欲不振的症狀,甚至有郁悶、煩燥、焦慮、抑郁、嗜睡等現象。
4.防脊柱裂
女性備孕期以及懷孕後都要補充葉酸。如果懷孕期間缺少葉酸,容易導緻胎兒的大腦系統和神經系統發育出現問題,嚴重的話會造成無腦兒和脊柱裂等先天畸形;
成人的葉酸推薦攝入量(RNI)為每天400微克(即0.4毫克),孕婦為600微克(即0.6毫克),成人和孕婦的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均為1000微克(即1毫克)。
·食物來源·
1.綠色蔬菜:莴苣、菠菜、西紅柿、胡蘿蔔、油菜、小白菜、蘑菇等。
2.水果:橘子、草莓、櫻桃、香蕉、檸檬、桃子、石榴、葡萄、猕猴桃、梨、胡桃等。
3.動物食品:豬肝、雞肉、牛肉、羊肉等。
4.豆類、堅果:黃豆、豆制品、核桃、腰果、栗子、杏仁、松子等。
5.谷物類:大麥、米糠、小麥胚芽、糙米等。
下面是一份食物葉酸含量表,供大家參考。
需要提醒朋友們的是,含葉酸的食物很多,但由于天然的葉酸極不穩定,容易受陽光或加熱的影響而損失。因此,飲食要多換花樣,才能更有效地保證葉酸的攝入量。
天然葉酸生物利用度較低,大約隻有45%左右,而合成的葉酸性質相對穩定,且利用度高,約是天然制品的1.7倍左右。因此如果出現葉酸明顯缺乏,可以遵醫囑适當補充合成葉酸,但要注意,适量有益,過猶不及,長期大量(超過1毫克/天)補充葉酸也存在健康風險,對一般人群來說,食補仍然是優先的選擇。
對于孕婦,可以遵醫囑每日攝入0.4~0.8毫克(即400~800微克)葉酸片。有孕媽媽擔心每天服用0.8毫克的葉酸再加上日常飲食的葉酸攝入,會超量。
其實,0.8毫克的葉酸攝入體内并非能全部吸收,再加上通過食物攝入的葉酸量,也是基本在正常範圍内,一些食材雖然葉酸含量高,但畢竟也不是天天都吃。
另外,葉酸屬于水溶性維生素,很容易随體内液體排出,因此,0.8毫克的劑量并不必顧慮,補充劑量遵醫囑就行,不要自行增量。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
于康教授
歡迎您跟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的于康教授一起,學習營養健康知識,吃出健康吃出美!快關注【吃好每天三頓飯】頭條号吧~
于康
北京協和醫院臨床營養科教授、主任
國家衛生健康委營養标準委員會委員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