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武夷山在哪看野生動物

武夷山在哪看野生動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7 12:13:45

來源:江西日報-江西新聞客戶端

武夷山在哪看野生動物(野生動物的樂園)1

黃腹角雉(雌)在樹上取食。攝影丨程松林

江西新聞客戶端訊(通訊員鐘南清張彩霞)最近,央視一套黃金時間播放的《秘境之眼》,将鏡頭鎖定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黑麂,記錄了黑麂在林間悠閑覓食嬉戲等場景,總時長1分40秒,給觀衆留下了深刻印象。

據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二級調研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程松林介紹,黑麂被學術界稱為“世界上最神秘的鹿科動物”,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級保護物種。自19世紀發現和命名以來,其分布地局限于江西、安徽、浙江、福建的40餘個山區縣,屬于分布狹窄、種群量小、難以發現的物種。在保護區160平方千米、曆時10餘年的紅外相機監測,采集到80餘種野生動物的影像信息,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黑麂、黃腹角雉和白頸長尾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藏酋猴、黑熊、中華鬣羚、白鹇、毛冠鹿、黃喉貂、勺雞、白眉山鹧鸪、草鸮。此次《秘境之眼》播放的黑麂活動畫面,是該保護區近4年捕捉到的精彩鏡頭。

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6007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96.3%,是江西極罕見的原始狀态森林的主要分布區域。山體高大,地勢險峻,地形複雜,人迹罕見,保存了較好的天然森林植被,為野生動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場所。

武夷山在哪看野生動物(野生動物的樂園)2

江西武夷山保護區的中華鬣羚

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讓保護區被專家學者譽為“植物的寶庫”“鳥類的天堂”“昆蟲的世界”“動物的樂園”“昆蟲模式标本産地”“研究亞洲兩栖和爬行動物鑰匙”和“黃腹角雉的樂園”。2017年7月,武夷山邊界調整項目在第41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委員會會議上審議通過。全球環境基金會委員和專家經過考察後,對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生态環境保護工作給予高度贊揚,并将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正式列入“GEF——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示範區”之一。

“截至2021年6月,保護區内記錄有脊椎動物581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85種;記錄無脊椎動物1548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5種;記錄高等植物2858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27種。”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範強勇介紹,保護區内國家I級重點保護動物黃腹角雉、黑麂和我國特有珍稀瀕危物種南方鐵杉,因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研究領域具有世界意義,并稱為“黃崗三寶”,把江西境内的北武夷山稱為大自然的瑰寶,一點也不為過。

武夷山在哪看野生動物(野生動物的樂園)3

保護區組織開展野生動物調查

保護區建立之前沒有人對這裡的野生動物進行過調查,保護區建立初期也有部分大專院校畢業的具有專業技術的年輕人,做了很多技術工作,對保護區内的動植物進行了初步的調查,但是由于建區之初保護區主要以生産為主,科研工作由于專業人員少,設備落後,做調查經常是披星戴月,手拿“落伍”的工具,和冰冷的饅頭鹹菜,穿梭在武夷山的山山水水,有時在溝谷,有時在山脊,有時在叢林中。衣服時幹時濕,又有冷的刺骨的山風相伴,有蚊蠅和螞蟥的相随,甚至會受到“隐形殺手”蛇類的威脅,勞累困頓時就依樹兜而憩。沒有交通工具,就靠兩隻腳丈量保護區的每一片土地,對每一個物種進行調查,工作效率相對較慢。

1992年在北京“中國自然保護區優先領域研讨會”上與福建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共同被評為中國40個具有國際保護意義的A級自然保護區之一,1995年又被共同列為全球環境基金(GEF)中國自然保護區管理項目示範保護區,江西武夷山保護區在國内外有了一定的影響,同期保護區又陸續分配了一批年輕的科研人員,跟随邀請來的省内外專家為保護區的科研人員進行指導、講學和實地考察。保護區這些年輕的科研人員在跟專家學的過程中增長了不少的專業知識,也增強了業務能力。為後期保護區國家級建設工作也打好了一定的基礎,通過20年的努力以及調查采集的标本和調查資料、文獻記載,在2002年晉升國家級保護區時,整理出保護區脊椎動物有418種。

凡是到保護區研究黃腹角雉的專家、學者,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拜訪保護區管理局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二級調研員——程松林,因為程松林自2004年起,便對保護區内的黃腹角雉開展了研究。

說起黃腹角雉,平靜寡言的程松林就立即展現出睿智精煉的一面,他介紹,武夷山是聞名于世的生物資源寶庫。但由于種種原因的局限,保護區自1982年組建到2003年的二十多年,區内資源調查研究完全依托高校(研究機構),保護區人員隻是在野外調查時起到向導作用,二十多年的時間,保護區技術人員沒有撰寫發表過1篇論文;研究領域也主要集中在植物和昆蟲,脊椎動物資源狀況和研究這塊屬于空白。2004年,年屆不惑、醫學生出身的他,義無反顧地向一個未知的世界進發。

經過兩年的努力,江西武夷山黃腹角雉種群的發現,引起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世界雉類協會前主席、世界鳥類學研究著名專家鄭光美先生的高度關注。2006年鄭院士與台灣“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劉小如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張正旺、張雁雲教授一同到保護區實地考察後。鄭院士盛贊保護區是:生物資源寶庫,黃腹角雉樂園。

經過15年的跟蹤監測和研究,終于确立了江西武夷山保護區是中國特有瀕危雉類——黃腹角雉最大種群保存地,是目前已知黃腹角雉适宜栖息地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是目前國内50多個黃腹角雉地理種群中,完成了全生命史生物生态學系統研究的2個種群之一。2016年,在北京召開的“世界雉類學術研讨會”上,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學分會授予武夷山等7個自然保護區“中國瀕危雉類研究基地”稱号,這是國家級專業學術團體對武夷山保護區科研監測成就的最高褒獎。2019年,武夷山保護區因在黃腹角雉研究等方面取得的顯著成就,入選環境保護部、國家林草局等7部門聯合開展的“長江經濟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評估十佳”,工作成就和經驗被收入《中觀自然》一書,其英文版将作為今年10月份在雲南昆明召開的“世界《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資料之一,向世界介紹中國自然保護區建設成就。程松林還自豪地說到,“武夷山保存了世界上最健康的黃腹角雉種群,黃腹角雉成就了武夷山的國際影響和地位。”

保護區科研管理科科長程林回憶起當初剛來到武夷山保護區參加野外調查時發生的“趣事”,在1999年與保護科同事共同參加保護區“江西武夷山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第三次二類森林資源調查”時,有一次大家正在豬母坑的調查樣地内邊走邊觀察,走在最前面的同事突然定在原地保持走路姿勢不動,也不說話了,後面同行的8個同事正好奇呢,然後就聽到在兩米遠距離處發出一聲悶吼,大家馬上意識到是黑熊在叫,然後本能反應是一動不動,一個個吓得頭上流下了豆大的汗珠,因為雙方距離太近了,好在中間生長了一排箭竹遮擋了一下,黑熊正在掰着竹子吃的津津有味,突然看到一群人出現(因為野外調查人員服裝都是迷彩服,又沒有大聲喧嘩)可能也吓到了,但是它發現這些人站那裡不動,沒有攻擊它的意思,雙方就這樣僵持了十多分鐘,最後黑熊才扭頭朝着深山裡跑去,等黑熊走遠聽不到樹林裡的聲音時,同事們才反應過來,大家剛剛“定住”這麼久,身上的衣服都濕透了臉上也才慢慢有了血色。

2019年春天,筆者曾經去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采訪,當地幹部職工告訴筆者,黑熊經常晚上出沒,把當地群衆放養的蜜蜂木箱子全砸了,把蜂蜜給偷吃了。當地養蜂人隻好把蜂箱置放在高高的岩石中去,免遭禍害。

以前做科研調查、上山巡護,大家都是摸索着走山路,不管遇到什麼動物都隻能靠自己随機應變,時刻要保持集中精神,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自從2009年開始,保護區采用紅外線照相技術加強了對大中型獸類的監測調查,在保護區範圍内布設60台紅外相機,其中有28台機位發現了黑熊出沒,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就能大概率的估算黑熊的活動範圍,這樣大家再出野外的時候就會盡量多注意有黑熊出沒。保護區今年64歲的退休職工劉進興告訴筆者。

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成立至今,通過保護動植物宣傳教育,以及法律的頒發,人們對保護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也已形成。所以現在保護區裡的野生動物經常性的會到居民區來“逛逛”,常客就是黑熊。由于這裡的居民有養蜂的習慣,武夷山的環境适合養蜂,而且蜜蜂是通過采集山裡的百種花來産蜜,産出的蜜很是香甜,導緻這些“好吃熊”冒險來偷蜜吃。最開始它們隻是偷吃山上的蜂蜜,慢慢的試探着到居民區來偷吃。曾經在保護區海拔1000多米桐木關關卡堅守的李紅聊起了他的所見,因為桐木關是江西福建兩省交界處,關卡24小時都有過路車輛,需要我們的工作人員24小時值班登記,所以晚上熬夜是家常便飯。在2017年8月的一個晚上淩晨1點多,同事鄒志安正在值班,突然聽到外面有很大響動,出于警惕他馬上拿起手電筒跑到屋外,循着聲音照過去,就看到一隻黑熊正在大口大口的吃蜜,看到燈光,扔下蜂箱就跑掉了。鄒志安自己也吓了一大跳,這還是他參加工作以來第一次近距離看到真正的黑熊,第二天天亮後大家就在“案發現場”圍觀,一些老同志就說:“以前黑熊基本不敢到山下來,現在大家都在保護動物,它的膽子也越來越大了,這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我們也是無奈,特意将蜂箱放置到那麼高的房頂,它都會爬梯子上去偷吃,現在我們要和黑熊搶食吃喽”。

不僅桐木關黑熊的發現頻率較高,在海拔900米左右的葉家廠生活區也時有黑熊偷蜂蜜的事件發生。但是這種現象對于工作生活在保護區的人來說,已經見怪不怪了,大家已經習慣了經常和黑熊 “玩搶蜂蜜的遊戲”。不止是黑熊,别的動物比如小麂也是葉家廠保護區管理站的常客。它時不時的就會跑到工作人員的住宅區穿越下馬路,跑的極快像“風一樣的青年”。今年7月份的一個傍晚,保護區的幾位職工正準備飯後散步,剛走到籃球場邊上,就看到旁邊茶葉地裡有一隻小麂,正悠閑的覓食呢,大家馬上駐足拍下了這個可愛精靈玩耍覓食的視頻。

“宣教館裡展示了保護區40年來取得的成就,以黑麂為例,黑麂模式産地是浙江省甯波市,1981年至2010年間,國内一直沒有發現新分布地,2011年我區拍攝到了2隻黑麂活動的照片,這是20年來首次發現黑麂新增分布地。”範強勇說,保護區先後與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學分會、北京師範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南昌大學、江西師範大學等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合作,成為科研實習基地,開展森林生态系統監測、遷徙物種保護、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等科研工作。

正是由于一代一代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幹部職工40年如一日的堅守、保護、監測,才使得江西武夷山的動物種群不斷增加,保護區的科研工作由最初的請進來、跟着學,到2002年以後的自主開展監測調查,通過40年的風雨曆程,不懈努力,科研人員完成了保護區獸類、鳥類、爬行類、兩栖類和淡水魚類等脊椎動物所有類群的資源調查。奠定了以中國特有瀕危雉類黃腹角雉、中國特有瀕危獸類黑麂和中國特有孑遺植物南方鐵杉為代表的“黃崗三寶”,在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突出地位。探索出了一條适合自然保護區管理、能夠發揮技術人員優勢的科研監測道路;使保護區的科研監測水平和能力有了顯著提升。

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現在已查明的脊椎動物有581種,其中哺乳類95種,鳥類335種,爬行類63種,兩栖類33種,魚類55種。無脊椎動物有1548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15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75種。在這些物種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黃腹角雉、黑麂和我國特有珍稀瀕危物種南方鐵杉被稱為“黃崗三寶”,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研究領域具有世界意義。

本文來自【江西日報-江西新聞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