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過年味兒更濃#
【前言】
我們知道,正月逢“七”為人日,也就是人類的生日。據說,女娲娘娘創造了人類。從此,大地一片生機盎然!
大年初七,是人日。又被稱為人慶節、人七日等等,這天是人類出現,也就是小孩子的日子。而到了正月十七,正值月中,則是中年人日。正月二十七,到了月底,自然是是老人的日子。我是暢談民俗點滴,看看老人日有哪些講究。
一、兩做:登高望遠、戴人勝。
正月二十七人日,各地傳統習俗不盡相同,但以下兩項活動比較普遍。
1、老人日,登高望遠
到了正月底,眼看驚蟄節氣到了,大地複蘇,萬物生長,天氣越來越暖和,正是踏青遊玩,欣賞大自然的美好時節。
因此,到了這天,民間流傳有登高望遠的傳統習俗。據記載,從漢朝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有人日節的傳統活動。到了大唐盛世,更是豐富多彩,到了正月二十七人日這天,上到皇帝,下到平民百姓,都有登高望遠,賦詩遊玩,暢談娛樂等等習俗,忙得不亦樂乎!
其實,登高望遠是件不錯的活動,人們經過一個冬天的寒冷,值此春暖花開之時,正是擁抱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的時候,現在大家也是樂此不疲!
2、人日,戴人勝
其實,就是頭上戴上類似人性的頭飾品,也叫“彩勝”、“華勝”等,不僅更加漂亮,而且讨個吉利。
李商隐《人日即事》中,有詩雲:“镂金作勝傳荊俗,剪彩為人起晉風。”可見,在晉朝時,就有這項傳統民俗,當時,人們剪彩為人,剪彩為花,有的戴在頭發上,有的把它們貼到窗戶或者屏風上,也就是戴“人勝”。
在這天,還有贈花勝的習俗,大家制作各種花勝相互饋贈,互相祝福,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如花似錦!
二、兩吃:長壽面、七寶羹
在老人日這天,民間傳統習俗,少不了傳統美食,這天,也有兩項比較普遍的美食習俗。
1、吃長壽面。
現在,大家過生日時,也免不了來碗長壽面,寓意健康長壽。可能也是從人日的傳統美食流傳而來。
到了正月二十七這天,民間講究吃面條,在過去沒有現成的面條,都是手擀面。到了這天人們自己動手擀面,做得又細又長,寓意是“拴腿”。現在是正月二十七,正是老人日,老人來碗長壽面,吃了面條寓意拴住老人腿,正是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長壽歡樂。
2、吃七寶羹
這道美食,還是有講究,正好逢七日,用七種青菜,做成“七寶羹”。
當然,七種蔬菜,不盡相同,但選擇的都寓意美好,白菜寓意得百财,韭菜表示長久得财,蔥表示聰明伶俐,生菜自然諧音生财等等。
老話說:“吃了七寶羹,來年大豐收”。看來,正是人們期盼新年生活幸福,處處發财,五谷豐登,富貴有餘。
【小結】
根據東方朔《占書》一文記載,可以通過正月二十七,老人日,占測老人健康長壽情況。如果老人日這陽光明媚,風和日麗,夜朗星空,繁星點點,那麼人間幸福美滿,平安健康。
正月二十七,老人日!讓我們祝福老人健康長壽,幸福美滿,笑口常開,天天快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