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患者經常有這樣的疑問,自己最近一段時間頭暈明顯,還伴随手腳發麻,尤其是頸椎又硬又疼,去醫院看了說是頸椎病,但是為什麼治療了一段時間就是不見好轉呢?
我的看法是,如果真的是頸椎病的原因,對症治療很快就會有改善的。
怕就怕在,你這個病的外在表現是頸椎病,其實更主要的内在原因另有其他,在中醫看來,需要把最根本的問題找到,才算解決了。
說這麼多,想給大家提醒的是,如果你也有以上類似的情況,或許是肝陽上亢的問題。
什麼是肝陽上亢呢?說得直白一些,就是肝腎虧虛,體内陰陽失衡,陰管不住陽,陽就會上升到頭部,所以很多人會出現頭暈的情況。
中醫上講,肝陽化風,風吹草動,身體也一樣,麻木和顫抖就是典型的表現。
要想改善症狀,就需要把收不住的陽氣給收住,同時平息肝風。
有位56歲的青島患者,是位中醫愛好者,手腳發麻和頸椎僵硬的情況已經有三年了。因為執着于中醫,所以一直選擇服用中藥治療。
他的主要症狀就是手腳發麻,用他的原話就是“從手指尖一直麻到腳後跟”。
除此以外還頸椎痛,嚴重的時候擡不起頭,渾身乏力,像是踩在棉花上一樣。
據他描述,自己服用過黃芪桂枝五物湯、獨活寄生湯等,但都沒有大的轉變。
我看他舌紅無苔,脈又弦又細,于是開出一張配伍:
山藥、生地、制首烏、生牡蛎,代赭石、牛膝、鈎藤、白芍,僵蠶、白蒺藜、桑寄生。水煎服。
你猜結果如何?果然是我上面所提到的肝陽上亢,患者服藥5劑後,手腳麻木的情況就明顯改善了。
于是我在原方的基礎上去掉了白蒺藜,加入當歸和天麻,再次續藥10劑。
服藥完畢後,患者諸症全消,效不更方,續藥5劑,後随訪無複發。
上面已經講了病因,下面給大家說說這方中的道理。
肝陽上亢就需要平肝陽,化肝風,方中的一半藥都是用來平抑肝陽的。
制首烏、生地、山藥和桑寄生四味藥材主要功效都是補益精血、強肝益腎。
生地性寒,可以清熱涼血,養益生津;桑寄生強筋骨、祛風濕,老年人出現的肩周炎、腰間盤突出,這些都是桑寄生的治療範圍。
代赭石、生牡蛎降逆平肝、清火止血,像一把火将上斂的肝陽給燒成灰燼。
鈎藤平肝熄風,白芍重鎮斂陽。諸藥配合,這樣一來,陰虛陽亢的問題已經解決了一大半。
在這個基礎上加入牛膝,引血下行,強腰膝壯筋骨,改善患者下肢無力的情況。
白蒺藜和僵蟬疏肝祛風,後面加入的天麻和當歸,負責活血化血,止頭暈。
看到這裡,希望大家有所啟發,如果長久頸椎疼痛,手腳發麻無法改善,就不要再執着于頸椎病和高血壓了,好好平肝潛陽,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最後提醒大家,任何疾病都需結合年齡、病程、症狀等辨證用藥,切不可照搬經方使用,調理的過程也需根據好轉情況調整組方。
祝各位健康安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