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如何讓孩子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如何讓孩子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07:10:07

如何讓孩子成長為更好的自己(放慢腳步讓孩子慢慢來)1

作者:桐煊格格(爸媽進化論主筆)

你怎麼這麼慢啊!你看看人家。

跟你說了幾百次了,你就是記不住。

你能不能快點,媽媽還有事。

這些話是不是很熟悉,因為我們常挂在嘴邊。

孩子們總是在無條件接受着我們的催促,我們卻還抱怨孩子達不到我們的要求,羨慕的永遠是别人家的孩子。

畢淑敏說:“凡是自然的東西,都是緩慢的。太陽一點點升起,一點點落下。花一朵朵開,一瓣瓣地落下,稻谷成熟,都慢得很那。”

其實,孩子的成長也是緩慢的。當你在着急催促孩子的時候,不但造成孩子的心理壓力,而且會讓孩子把事情做得更差。

放慢腳步,讓孩子慢慢來,慢養,才能教出更優秀的孩子。

近日,重溫了台灣作家龍應台的《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書中有一段讓我印象深刻: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着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慢慢來,慢慢來,你會找到最滿意的竅門。

媽媽正在耐心等待孩子把蝴蝶結紮好,這個等待的過程就是讓孩子成長的過程。孩子在自我探索中,終會找到紮好蝴蝶結的辦法。

有人說:“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的确是,作為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等待孩子自我成長。不要拔苗助長,我們要靜待花開。

“孩子,你慢慢來。”告訴我們教育孩子應該慢點,慢點,再慢點。

如何讓孩子成長為更好的自己(放慢腳步讓孩子慢慢來)2

如何讓孩子成長為更好的自己(放慢腳步讓孩子慢慢來)3

孩子,你慢慢學,快樂長

前幾日閨蜜芸跟我吐槽:“現在的孩子真心養不起啊,兩個人的工資都不夠養個孩子,還要時不時啃老。”

我回複:“連你都養不起,不可能吧。”閨蜜是機構的鋼琴老師,一年的收入起碼也是10W 。老公是設計師,收入就不用說了。

細問之下,閨蜜說:“孩子現在不是已經中班了麼?班上好多孩子都報了很多的校外培訓,我想想我家閨女也不能落後呀。給她報了個鋼琴班、舞蹈班、畫畫班、珠心算......”

閨蜜說完,我蒙了。給她算了一下,孩子一周就兩天的休息時間,這完全違背了這個歲數孩子的教學理念。望女成鳳的心情我是理解的,但是這樣的做法會不會适得其反呢?

盧梭說:“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次序,就會造成一些果實早熟,它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會腐爛。”

作為家長,我們不能急功近利,中班的孩子正是玩的年齡,當你把屬于她玩的時間全部剝奪。孩子回饋你的不是碩果累累,而是滿滿痛苦。

我不排斥父母給孩子報興趣班,因為這确實是在培養孩子的藝術細胞。但是,繁重的壓力讓孩子就像沒有了刹車的車子,掌握方向盤的家長該如何是好?

對待孩子的成長,家長不能急躁。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父母要給予孩子充分的成長空間,學會等待。

孩子該玩的年齡,我們就該讓孩子好好玩,慢慢地學,才能讓她在童年裡快樂成長。

如何讓孩子成長為更好的自己(放慢腳步讓孩子慢慢來)4

如何讓孩子成長為更好的自己(放慢腳步讓孩子慢慢來)5

媽媽,把你的催一催變成等一等

“青青,你吃飯能不能快一點。媽媽上班要遲到了。”

“青青,趕緊把你的積木收一下,要去洗澡了。”

每天我聽到鄰居青青媽講得最多的話就是“青青,快點。”這些催促,讓原本童真可愛的青青變得急匆匆,讓本來美好的清晨變得急匆匆。這種急匆匆的背後隐藏着違背孩子成長規律的急躁心理。

《指南》中指出:“幼兒的發展需要成人因勢利導,有時等一等,有時推一推,有時冷靜地觀察、分析,提供必要的支持。”

周六的午後,我帶着大寶在陽光房裡玩遊戲。正當我們玩得熱火朝天的時候,隔壁傳來“哇哇”的哭叫聲。

我跑到青青家,看到青青媽拿着孩子的本子扔得滿地都是:“跟你說了多少次了,做作業快點。讓你2點做好作業,自己看現在幾點了?鋼琴還沒有彈呢。”

青青委屈地哭了,哀求媽媽:“媽媽,能不能等我把作業做好了?我一會就去練琴。”青青媽這才罷休,擺着臉去了廚房。

我蹲下身幫青青撿起作業本說:“青青,别哭了。你媽也是為了你好。”“可是,我就是快不起來,媽媽越催我越着急。”

我心顫了一下,原來我們以為的為孩子好,根本就是我們自以為的想法。

孩子在催促聲中不但做不好事情,反而會把事情做得更糟糕。因為我們的催促造成了孩子的緊張,孩子在手忙腳亂中怎麼把事情做好呢?

孩子的成長需要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應該耐下性子等一等,多給孩子自我探索的時間。

如何讓孩子成長為更好的自己(放慢腳步讓孩子慢慢來)6

如何讓孩子成長為更好的自己(放慢腳步讓孩子慢慢來)7

把慢教育融入孩子生活

還記得《牽着蝸牛去散步》的故事嗎?故事的内容是這樣的: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我催它,扯它,責備它。蝸牛受了傷,流着汗,繼續往前爬。正當我松手不去管蝸牛的時候,我突然聞到了花香,感受到了微風。”

教育孩子不就是這樣嗎?當我們不停地催促,責備孩子的時候,我們感受不到孩子的優點。可是,當我們放慢腳步等一等的時候,會發現孩子不用催促也能把事情做好。

古人有雲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慢”的藝術,但是我們有意無意忽略了。孩子的成長是緩慢的,需要父母的耐心來澆灌。

有家長說,我家孩子吃飯慢怎麼辦?孩子吃飯慢,沒有關系。你靜靜地陪在孩子旁邊等她吃完,你會發現,不催促孩子,他自己也能吃完一碗飯。

還有的家長說,我家孩子寫作業慢吞吞。孩子寫作業慢,沒有關系。

你可以告訴他:如果你能早點寫好作業的話,你玩的時間也會比較多。慢慢地,你會發現孩子作業時間越來越短。

在生活中,我們要讓孩子慢慢來。也許是等他慢慢把一顆珠子穿起來,也許是等他慢慢揉着眼睛起床,也許是聽它慢慢把一句話講完。做個會慢慢等待的家長,我們就能遇見最好的孩子。

龍應台說:“從媽媽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難;難得的是媽媽會蹲下來,保持和孩子一樣的高度看世界——我們是一樣的生命,我們彼此尊重,我們一起成長。”

生活在快節奏的生活裡,父母對于孩子的教育難免心浮氣躁。其實,耐心教育孩子,成長的不僅是孩子,更是父母。

放下節奏,讓孩子慢慢來,你會發現孩子的天真可愛,會發現世界的美好。

如何讓孩子成長為更好的自己(放慢腳步讓孩子慢慢來)8

作者簡介:桐煊格格,富書專欄作者,富書持續投稿變現營付費2.0學員&富書親子營第7期學員,90後寶媽,喜歡碼字的文藝青年,鋼琴老師一枚,希望用文字的方式與大家交流,本文首發爸媽精讀,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 圖片源于網絡,版權歸圖片所有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