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講陽明病的4個方。
陽明病,是指髒腑裡面有熱,而且陽氣很旺盛和邪氣作鬥争的時候出現的一種情況。往往出現高燒,或者胸腹灼熱,或者大便幹結,滿面通紅,嘴唇紅,口幹,怕熱,或者想喝涼水,像這種情況叫陽明病,那我們就學具有代表性的4個方,第1個方是葛根芩連湯。
葛根芩連湯組方在第1版的88頁。葛根、甘草、黃芩、黃連。
葛根
葛根解肌熱于外,是相對于内髒來說是外,肌肉是保護我們的外殼。肌熱就是肌肉灼熱,因為肌肉歸脾胃所管,胃是多氣多血之經,脾胃的氣血充足,能夠供應給肌肉。
陽明經多氣多血,脾胃的氣血,最能夠反映到肌肉上,因為脾胃主全身肌肉,特别是四肢肌肉,所以胃裡面有熱的話,特别是腸胃裡面有熱的話,它能夠傳達到肌肉裡面,我們用手摸可以感受的到。
黃芩黃連
黃芩
黃芩黃連除煩熱于内,主要是指肺和大腸,跟胃有一定的關系,但在這個方子裡面主要是去除大腸的濕熱,因為黃芩,黃連是苦寒燥濕的。治療腸子拉痢疾,拉膿血粘液便,用黃芩黃連是可以的。
葛根黃芩黃連合在一起,既能夠治療大腸拉痢疾,膿血粘液便,也能夠治療肌肉的灼熱感,也能治療後背的脖子,項背,脖子連接背部的那一塊肌肉的酸脹疼痛。
甘草
甘草
甘草能夠和諸藥緩急,有很多作用,可以緩和症狀,症狀很劇烈的話,可以用甘草解決,像劇烈咳嗽、疼痛感,甘草可以緩和。
甘草可以緩和藥性,黃芩黃連很苦,甘草的甜味可以中和一部分;像有些藥物有毒性,用甘草可以減輕毒性;像方子裡其他藥物,各有各的作用,搭配在一起,如何才能更加協調配合,發揮最大作用呢,就靠甘草來調和,讓其他藥物發揮最佳的效果。
所以這個方子的作用,應該遠大于各個藥的作用,藥和藥加起來的作用,就是1 1>2,不是等于2。
葛根芩連湯作用葛根芩連湯的作用,就是治療熱壅内外,下利不止,喘而汗出。
前面講葛根黃芩黃連,并沒有提到喘而汗出,但是這樣合在一起,反而能夠治療喘而汗出,這就是1 1>2。
為什麼會喘而汗出?因為肺與大腸相表裡,大腸有熱,熱會傳到肺裡去,它會沿着經絡上傳,肺有熱的話,胸口會特别煩。黃芩擅長治療胸口煩,黃連治療心煩,那麼煩熱了就會出汗。陽明病,不惡寒,但惡熱,甚至熱得出汗。肺裡面有熱,會導緻呼吸不通暢而喘。
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傷寒論》第34條
這本來是表證太陽病,而且是會出汗的表虛證,桂枝湯證的太陽病,應該是用桂枝湯發汗固表,但是醫生反而辨錯了,不治表皮而治裡面,用攻下的方法,傷了胃氣,傷了脾胃功能,所以邪氣趁虛而入胃,進而往下走,到大腸。
外面的邪氣往裡面走,走到腸子,就有向下面、裡面進去的趨勢。利遂不止,就不停的拉肚子。但是這個人雖然虛但是沒有太虛,他還有能力将邪氣從表皮往外面推出去,有這種趨勢在,所以他的脈是促的,促就是一種急促感,想往上、往外推送的意思,一般是寸脈偏浮一些,跳得更急促一些,這說明表皮的邪氣還在,正氣還能夠把表皮的邪氣擋住一部分。
有一部分是趁虛而入進去了,有一部分留在表皮,所以治療的時候要兵分兩路,葛根是繼續解表,往外面推邪氣,黃芩黃連是治已經進到裡面下面的,進了大腸的邪氣。喘而汗出,我剛才講的為什麼會喘而汗出,就是已經進入大腸的邪氣,它是熱的,一定會沿着經絡傳到肺(肺和大腸之間的聯系是經絡),引起喘、心煩、汗出。所以用這個方來治療。
案例一我自己的體會,有一年,我吃食堂的食物,中毒了,一天拉二十幾次,從早到晚,到淩晨都拉。第一天是煩躁不安,熱,拉痢疾,一次拉一丁點粘液帶血絲,拉的時候渾身酸疼寒冷,肚子絞疼,拉完了之後不冷了,但是人還在發燒。
為什麼全身酸疼,實際上是全身的肌肉,包括腸子的肌肉,酸疼。有冷的感覺,說明表皮還有邪氣。肚子疼,說明表皮的邪氣有一部分進到肚子裡面去了,也就是表裡都有邪氣。
連續拉了三天之後人已經虛脫了,走路的時候心慌心跳,手腳冰涼,頭暈暈乎乎的,全身酸軟,走路說話都沒力氣了,勉強上班。
在路上碰到我們的一個醫生,就是公認的臨床搞得非常好的,在省中醫院,他是搞内科兒科都非常厲害的。他建議我慶大黴素,我以為他會給我開中藥,他說他開注射液,就是注射劑,讓我喝下去。結果喝了之後沒有好,而且左耳朵聾了,聽不到了,耳鳴鳴叫。
我想再喝下去可能兩隻耳朵都聽不到。在第三天,我說話已經完全沒力氣了,走一步路都會喘,就到附近的藥店買了一個方子,就是葛根芩連湯加黨參。因為我已經有點虛脫了,加點黨參補氣,但是拉的還是痢疾,是血液粘液,還是發燒,手腳冰涼但是額頭發燒,那這種情況是表裡同病,我必須用這個方。
當天下午喝了,晚上隻拉了一次,第2天也隻拉了三次,原來拉20多次的,第2天基本就好了,喝了2付藥就好了。
案例二還有一個例子就是,鄭文斌的妹妹的小孩,大概是出生一個月還是兩個月就住院,拉痢疾拉了一個星期,沒辦法在醫院打針,也沒有治好。
我說我看看吧,小孩是發燒的,額頭滾燙,但是拉痢疾,屁股都是通紅的。這種情況也沒辦法問診,知道她拉痢疾是熱的,黃芩黃連可以用,知道她發燒,是表熱,用葛根,所以用了這個方子。小孩子的用量很小,總之幾個月大的小孩,用了一付藥之後就好了。這是葛根芩連湯。
胡老的醫案我們再看看胡老的醫案。
1965年8月26日初診,患者女性,中午吃葡萄,晚上受涼,第二天早上無力腿酸口渴喝了4杯熱茶,身熱惡寒。
要特别注意到,這個人有身熱惡寒,這是表證,表皮的一陣寒熱,肯定是表皮還有邪氣在和正氣作鬥争,一陣寒一陣熱。
第2個就是心煩汗出,是陽明病,裡有陽明。陽明(病)是,不惡寒,但惡熱。他表皮有(邪氣),所以身熱惡寒,但是裡面有心煩熱,出汗,這是裡面的熱,屬于陽明。
其實葛根芩連湯證是兩個問題,一個是表皮的,一個是裡面的,跟太陽有關系,跟陽明更有關系,可以說太陽占20%,陽明占80%,就這個完整的病。
案例當中特别要提出的就是,脈滑數,寸浮。寸脈我前面講過,所以特别要提出來,寸脈是代表表皮和上焦,在這裡代表表皮,全身的表皮都有邪氣,大家仔細的體會。葛根是解表的,能夠把熱氣、熱邪往外面發散出去,當然它同時能夠治療裡面的問題,能夠止瀉,也能退燒,治外感感冒發燒。
胡老常用方證我們把胡老常用的幾個方證也順便複習一下。
葛根湯加生石膏
葛根湯加生石膏,治療葛根湯證口舌幹燥者。因為生石膏是治口幹燥的,葛根湯是治療,怕冷無汗,項背僵緊,就是頸背部的肌肉僵硬疼痛,轉動不靈活的,這是第1個方證;
葛根加桔梗湯
葛根加桔梗湯,治療葛根湯證的基礎上有桔梗證,桔梗證就是有咽痛或者排痰困難的。桔梗甘草配上去是治療咽喉疼痛的,所以桔梗主治是咽痛,桔梗又是排膿湯的主要成分,能夠排膿,當然也能排痰;
葛根加薏苡仁湯
葛根加薏苡仁湯,治療葛根湯證而關節疼煩或有癰膿的。
薏苡仁可以治關節痛,薏苡仁能治療痹證,能夠排膿,像薏苡附子敗醬散,能夠治療身上長期不愈的膿,所以薏米是排膿的。
另外就是麻杏苡甘湯,是治療關節疼的。薏苡仁治關節痛,這個效果是非常肯定的。所以我們記住這個方證,特别見到既有關節痛的,又有癰膿的,可以用葛根湯加薏苡仁。
治療中耳炎,中耳炎很常見,有時候是外感引起的,有時候感冒引起的,有時候是洗頭的時候水進到耳朵裡,化膿引起的,如果這種情況下張嘴就疼,耳朵也很疼,可以用葛根湯加薏苡仁。
我用過葛根湯加味,治療帶狀疱疹,帶狀疱疹一般是長成帶狀,腰帶之間的,或者胸脅兩邊,肋骨沿線,也可長在胸口正中,疼痛,有人誤認為是心髒病,過兩天之後它才轉移到兩邊的肋骨疼。其實在最初的時候就可以用這個方。
我也治過一個很奇怪的,帶狀疱疹耳朵疼,流水泡。那就是帶狀疱疹非常厲害的,如果長在那個地方,容易導緻耳聾,治療不及時,真的是耳聾失聰,如果是長在眼睛那就麻煩了。他在醫院已經診斷過,就是帶狀疱疹,我就給他用葛根湯,加了薏米,加小柴胡湯合在一起,效果非常明顯,三天就把耳朵膿泡、劇烈疼痛止住,沒有留下任何後遺症,能夠三天就給它根治了,這個應該是在幾年前,2015年的時候吧。
葛根加術附湯和葛根加苓術附湯
葛根加術附湯,和第5個葛根加苓術附湯,它們倆相差一個茯苓,都加個了白術附子,都能夠治療葛根湯證而關節疼煩的。就是發熱無汗疼痛,肩膀疼、腰腿疼都有。所以說這兩個方,對腰背拘急痛有效,拘急就是冷,因為寒主收引。試用于脊髓炎亦有良效,脊髓炎是腰背拘急痛。
#大家健康超能團# #超能健康團# #中醫來了# @大家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