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伴有話說丨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老師在講台上神采飛揚,講得非常起勁,而台下的學員昏昏欲睡,提不起勁。雖然老師講的内容很專業,滿滿幹貨,但課堂效率非常低,問題就出在這些幹貨太“幹”了,學員“咽不下去”】
除了有用、有效,我們還要對内容進行生動化處理,以便學員理解和接受。怎麼進行生動化處理呢?有一個三字口訣非常實用:
·比:打比方和作對比
·例:舉例子和講故事
·圖:視覺化
有時候你看到一個好看的場景或者是給你朋友拍照,結果拍出來的效果慘不忍睹,其實是因為你沒有掌握這幾個基本概念,比如說光圈、快門、感光度。光圈就是相機中的F,後面的數字就是光圈的大小,數字越小,光圈就會越大,相反的,數字如果越大,那麼光圈就會越小。
那麼光圈是用來做什麼的呢?原理其實跟我們熟知的水龍頭特别像,光圈裡的光線和水龍頭裡的水一樣,我們日常生活中把水開得越大,水就流出來的越多,同理,光圈越大,它裡面的光線也就越多。下圖是光圈F8和光圈F2的對比圖:
以上通過對光圈的講解,可以發現這種方式明顯有趣又容易理解,因為用到了“比、例、圖”這一口訣。
1、打比方
把鏡頭比作水龍頭,把光線比作水,光圈開大進光量就越多,反之亦然。這種方式可以讓學員通過已知的事物或知識去了解未知的東西,搭建了一個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的橋梁,在對非專業人士或剛入行的小白來講解專業知識的時候尤其有效。
2、作對比
比如說錯誤的做法和正确的做法的對比,效果不好的照片和效果較好的照片的對比,一目了然,這種方式特别适合需要理解差異、判斷對錯、明确優劣等等的内容。
3、舉例子
上述對光圈的講解發生的背景是自己看到一個好看的場景或者是給你的一個朋友拍照,更容易讓人理解、總結并形成經驗。
4、講故事
故事是人們最喜聞樂見的,也最容易記憶和傳播的。說到故事,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話》裡的很多經典篇章,而且我們小時候通過聽故事領悟了很多人生重要的道理,比如通過《狼來了》懂得了做人要誠實,不能騙人,否則會失去别人對自己的信任;通過《農夫與蛇》學會了不能同情心泛濫,否則會被人以德報怨。當我們講企業文化這類課程時,就非常适用于講故事這種形式。
聯想的柳傳志曾經說過一句話:“企業文化是由一個個鮮活的故事構成的”。
5、視覺化
圖片絕對比純粹的講解更直觀,更容易讓人理解。從載體的角度來看,視覺化的方法包括三類:PPT、闆書(比如簡筆畫)、其他的教具(比如挂圖、牌子、貼紙等);從形式上來看,視覺化可以是視頻、圖片、圖标、圖标、顔色等等,并且這幾種方式混合使用比單獨使用的效果更好,所謂1 1>2的效果。
比例圖,讓學員更易接受、更易理解,記住這個口訣,就能讓課程更生動有趣。
本文參考自培伴App課程《培訓師四項核心修煉》
講師:王法松,培伴特約講師;國内知名人才培養專家;資深學習設計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