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唐伯虎為什麼是江南才子

唐伯虎為什麼是江南才子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6 03:55:08

談及四大才子,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尤其是唐伯虎,更是家喻戶曉。

周星馳《唐伯虎點秋香》影視劇,更是将唐伯虎風流倜傥的性格刻畫得淋漓盡緻。

現在,一般說到“四大才子”,指的是明朝時期生活在蘇州的四位才華橫溢的文人,也稱為“吳門四才子”,分别是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對于這四大才子來說,詩文、書畫基本上都是全能型的,但每個人都要側重點,大家都知道唐伯虎的畫作堪稱第一,文征明的書法造詣最高,那麼其他二人呢?很多人可能比較陌生。

接下來,文史君将一一為大家解讀“江南四大才子”,感知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

唐伯虎為什麼是江南才子(唐伯虎應該排在最末)1

唐伯虎,祖籍山西晉城,北宋時遷到蘇州。

唐伯虎自幼天資聰敏,熟讀四書、五經,16歲秀才考試得第一名,轟動了整個蘇州城。

29歲參加應天府公試,得中第一名“解元”,30歲赴京會試時,卻受考場舞弊案牽連被斥為吏,從此無緣仕途。

唐伯虎小時候一直很順,然而到了20歲,先是父母雙亡;24歲,第一任妻子和妹妹又相繼去世,給他的打擊非常大。

後來在好友祝枝山的鼓勵下,又開始潛心讀書,後做甯王幕僚,發現甯王有反叛之心,遂裝瘋了。心灰意冷之下,浪迹青樓之間,也正因為如此,給人留下了“風流”的印象。

祝枝山是唐伯虎最好的朋友,曾在唐伯虎最困難的時候,幫助和接濟過他。

祝枝山因天生左手6根手指,所以自号枝山。從小也是非常聰明,“五歲能作徑尺大字”,九歲能作詩。

祝枝山家學淵源,專攻書法,亦善詩文。

其書,隸、楷、行、草諸體均工,尤其是草書成就為最特别,他的“狂草”在當時備受世人稱贊,流傳有“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之說;其詩取材豐富,造語頗妍;其文多奇氣,潇灑自如。在四大才子裡,也很有盛名。

唐伯虎為什麼是江南才子(唐伯虎應該排在最末)2

說到文征明,也是很飽讀詩書的人。

如果以詩文才學來說,文征明才是四大才子裡的“全才”。

他擅長詩文書畫,詩宗白居易、蘇轼,文受業于吳寬,學書于李應祯,學畫于沈周。

他的老師也都是當時頂級學者。由此,他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其詩、文、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

文征明才華橫溢,但是他的仕途卻很不順,比唐伯虎還要凄慘。

他10次應舉都落第了,直至54歲才受工部尚書李充嗣地推薦,以貢生的資格進京做了個官。

但是他因為才學太高,名氣太大,一直受到同行排擠,到了57歲辭歸出京,放舟南下,回蘇州定居,潛心詩文書畫。

唐伯虎為什麼是江南才子(唐伯虎應該排在最末)3

最後一位徐祯卿,以“詩文”著稱。有“吳中詩冠”之稱,尤其是他的名句“文章江左家家玉,煙月揚州樹樹花”,最是令當時人稱贊。

徐祯卿天性聰穎,少長文理,人稱“家無不蓄一書,而無所不通”。

早年學文于吳寬,學書法于李應祯。除詩文外,徐祯卿的書法造詣也極高,他少年草師懷素,行筆仿蘇(轼)、黃(庭堅)、米(芾)及《集王書聖教序》,晚歲取《集王書聖教序》損益之,融會貫通,自成一家。

江南四大才子,詩文書畫各有千秋,人生際遇各有不同。縱使時光流逝,但是他們的影響力将繼續傳承千年,為後人敬仰。

讀者們,關于“四大才子”的故事,大家怎麼看?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轉發收藏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