墳是什麼?有人覺得墳是身體安息地。有人覺得墳是生命結束的終點。有人覺得墳是墳是新生命的起點。以上都對,墳埋葬失望和希望,埋葬肉體,播下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幻想。美好幻想中既有兒孫對逝者祝福,也有對自己幸福生活的期望。人們維護這種美好幻想手段是上墳,定期掃墓祭祀,表達對祖先感恩懷念。
千百年中,此類祭祀,形成數不勝數的習俗,不同地區的差異很大。而本文要講的俗語:“清明上墳有禁忌,做到三事生财氣”是和此類習俗緊密相關的事,但明顯有誇張成分,不是說做了三事就肯定能發财,而隻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或者理性推斷。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普遍覺得,墳上柴是财的意思,但其實這種說法有失偏頗,定期清理雜草和雜樹很有必要。一方面雜草叢生的墳頭上有蛇蟲鼠蟻出現,蛇蟲鼠蟻喜歡在松軟的墳墓上打洞,以此破壞房屋主體結構穩定性;另一方面墳墓上出現較大樹木時,樹木根系能紮根到墳墓中,破壞墳墓結構,墳墓就可能出現破損破裂問題。清明上墳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趁樹木未長大時連根鏟除,雜草沒影響墳墓穩定情況下不用管。
清理雜草小樹能防患于未然,避免墳墓主體穩定性變差,出現坍塌問題。墳墓坍塌的修繕要花大量人工和物質财富,能提前避免問題發生很有必要。假設别人看到雜草亂樹叢生的墳墓,就能知道家裡無人照看墳墓。
墳墓大都在荒郊野外,出現野生動物的概率很高,野生動物喜歡在墳上打洞。清明上墳期間,就要查看墳墓上是否有這些洞穴出現,有的話就要及時堵住,避免出現持續性降雨時,雨水順着洞穴滲漏到墳墓裡。除此以外,有些墳墓因年久失修,有可能出現坍塌問題,清明上墳時發現此類問題,要做好相關記錄工作。上墳結束以後,尋找合适的時間修繕祖墳,避免墳墓坍塌問題嚴重。
查漏探缺不是說清明當天就要去修繕祖墳,而是說要合适的時間,我國民間對在祖墳上動土的時間很講究。假設墳墓上出現很大的漏洞或者缺口,就能推斷出來兒孫後輩不孝順或者懶惰,這樣的兒孫後輩想發财是妄想。
清明時節,溫度回升,降雨量增長,正是植樹造林的最佳時機。最近幾年時間,各地都在倡導文明祭祀,不燒紙和使用明火,有地區幹脆就用植樹代替燒紙。清明墳前栽樹一方面能減小火災發生概率,避免使用明火發生火災;另一方面能在墳前留綠,表達哀思和懷念。結合我國傳統習俗來看,墳前最适合種植的樹是松樹和柏樹,這兩類樹都是常青樹,且都有美好的寓意。
墳前種樹雖然好,但要掌握兩大原則:一樹和墳墓保持距離,不能距離太近,不然就可能出現樹就破壞墳墓穩定性;二樹栽種以後要定期管理,避免墳前樹枯萎變黃,墳前出現枯樹寓意不佳。同時在墳前種樹别選擇樹型過大,樹型大就說明其根系延伸能力強,即使很遠距離,也能破壞墳墓結構。
清明做好以上三件事,不能真正讓兒孫後輩變富貴,但能說明兒孫後輩孝順,且有上進的積極心。隻要能用這樣的态度面對生活和各種問題,各類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實現發财緻富就不是難題。你們當地清明祭祀有什麼習俗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