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善良的人在生活中能夠幫助别人是一件好事,但是對于大多數人來說,他們在潛意識中,會在自己幫助别人之後總是潛意識的想獲得一種回報,這大概是一種人之常情。
但是正是因為這樣一種人之常情,逐漸的就讓這樣一種付出的善良稍微有一些變質。當你總想着獲得回報的時候,這一種善良或許就成了一種交易的性質。
隻有當一個人無私奉獻的時候,他的這一種善行才是具有很大價值,才是具有更大光輝的行為。
在《道德經》之中,作為這樣一種理念,貫穿始終的一種精神,叫做大道的精神。
大道孕育了萬物,卻沒有向萬物索取,就如同我們的父母養育了孩子,但是卻沒有像孩子去索要回報。
正是這樣一種大道的智慧,是無私奉獻的。
《道德經》中說就好像如水一樣,水以柔弱的狀态自居,水孕育了萬物,卻沒有向萬事萬物索取回報,正是這樣一種無私的奉獻,所以水才是一種強大的力量。
在《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國學智慧:舍己毋處其疑,處其疑,即所舍之志多愧矣。施人毋責其報,責其報,并所施之心俱非矣。
這句話意思就是說,既然要舍己為人,自我犧牲就不要猶豫不決,猶豫不決就會讓那一份自我犧牲的精神大打折扣了,既然給了别人施舍和恩惠,就不要奢求獲得的回報,奢求回報就會讓這一份樂善好施的精神,這一份善心變了質。
一個人其實應該具有一種大愛,當你去幫助别人的時候還想着回報,那樣你的這種行為就摻雜着太多的雜質,就好像做事的時候都在乎那些蠅頭小利,而非遠大的志向。
一個短淺一個目光短淺心胸狹窄的人,從他一生來說,是難以快樂和難以有大的成就的。
在人的一生狀态當中,舍己為人和樂善好施是最好的一種美德,有的時候生命的價值其實就是在于能夠幫助别人,在自我滿足之後還能夠解決别人的痛苦。
人生本無趣,人生本來是一個特别枯燥的過程。
如果說你的一生都在追求着那些名和利,從長遠來看,你的這一種心态并不能給你帶來更多的開心,也不會讓你在生命中收獲太多的價值和意義。懂得為他人解決問題,幫助他人,才是人生活着最大的一種價值。
然而這樣一種善行,如果夾雜了欲望的成分,那麼就完全變了味兒,想行善的時候不要猶豫不決,當你猶豫的時候,表明你就有一種私心了。
幫助别人的時候不要要求回報,凡事都斤斤計較,這樣的人永遠不會開心。太計較個人得失,難免有心胸狹隘的嫌疑,太過于矯揉造作,善心也會大打折扣,這是我們不提倡的一種生活狀态。
最初跟大家聊到這樣一種狀态的時候,很多人并不能接受。其實這些東西,也是需要平時的修心養性,逐漸的排除内心的雜念和自私,忘掉眼前的那些得失榮譽,以博愛之心,以大愛之情默默的去奉獻。
在這樣一種豁達和對于他人的無私奉獻中,來收獲内心的一種豁達與坦然之心,這才是人生最美好的一種狀态。
本文由國學書舍原創,您對于《菜根譚》的這一篇智慧怎麼理解的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