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單元要學習時間和時刻的意義,了解年、月、日,之間的關系了。今天就把這部分知識點彙總整理一下,供大家學習借鑒使用。
一、24時計時法和時間的簡單計算
1、24時計時法的意義及其普通計時法轉化的方法
計時法分為兩種:一種時普通計時法,一種是24小時計時法。
普通計時法:一天裡,時針正好走兩圈,為了區分不同的時刻,在每個時刻的前面加上“淩晨、上午、中午、晚上”等表示特定時間的限制詞語,這種方法習慣上稱為普通計時法。’
24時計時法:在一日(天)裡,鐘表上時針正好走兩圈,共24小時,采用從0到24時的計時法,叫作24時計時法。
2、簡單的時間計算
續數法:即從開始時刻數到終止時刻。
公式法:經過的時間=終止時刻—起始時刻
這裡要明白時間和時刻的含義。
時間是指從某一個時刻(或日期)到另一個時刻(或日期)的間隔,也就是經過的時間。
時刻表示一天内某一特定的時候。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所指的每個位置表示的都是時刻。
中間經過的時間=終止時刻—起始時刻
結束時刻=起始時刻 中間經過的時間
計算經過的時間,先要看開始時刻和結束時刻用的是不是同一種計時法,如果不是,要先統一成24時計時法,然後計算。
二、認識年、月、日
1、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約是1年。月亮繞地球一周的時間是29日12時44分3秒,約是1個月。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同時也在自轉。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3小時56分4秒,大約是1日。
一年是指氣球繞太陽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
2、月、日的認識
月亮繞地球運轉一周的時間大約是1個月。一年有12個月,把天數是31天的月份叫做大月,把天數是30天的月份叫做小月。12個月中有7個大月、4個小月,還有一個特殊的2月,有時是28天,有時是29天。
一年有12個月,其中1、3、5、7、8、10、12月是大月,有31天;4、6、9、11月是小月,有30天;平年2月有28天,閏年有29天。
1日=24時
三、認識平年和閏年及判斷方法
判斷平年、閏年的方法:公曆年份是4的倍數一般是閏年,但公曆年份是整百年時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否則是平年。
四、易錯點彙總
1、24時計時法與普通計時法的轉化。
(1)、沒有掌握普通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轉化的方法,把下午或晚上的時刻進行轉化時,忘加12;把24時計時法轉化為普通計時法時,忘加限制詞語、忘減12等。
(2)、要明确普通計時法和24時計時法的特點,清楚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别,尤其注意限制詞語和加減12的使用。
2、有關時間的計算。
(1)、沒有掌握時間的計算方法,導緻錯誤;沒有掌握時間與時刻的區别,導緻用錯單位。
(2)、清楚“時間”和“時刻”的區别,知道什麼時候用時間,什麼時候用時刻,理解它們在使用中的特點,并正确地使用。
3、有關年、月、日的知識。
(1)、沒有弄清大月 、小月分别是哪幾個月,導緻每個月的天數弄錯;平年全年的天數。閏年全年的天數混淆了;平年上半年的天數與閏年上半年的天數混淆:沒有掌握判斷平年、閏年的方法。
(2)、弄清楚有關年、月、日的知識。明白大月、小月的區别,會巧用記大、小月的方法記住大、小月。理解平年和閑年的區别,并會正确判斷平年和閏年,尤其注意公曆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