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和網上看别人的評測不一樣,很多事情都是要用過之後才知道的。
賣家秀和買家秀能一樣的?看着人家賣家秀非常不錯的毛衣,自己買來,好像也還可以。
洗了一下,起球了,或者沒法穿了,這種事情你自己沒碰到過,周圍朋友也應該是碰到過的,對吧?
剛提車之後首先,剛提車的時候,體驗過、用過了國産車,才會發現配置多真的是很爽的一件事情。
比如說:長安銳程CC和同價位比較暢銷的朗逸。
你看,同樣最低配,朗逸1.5L自吸發動機,長安銳程CC用的是1.5T發動機,而且變速箱是标配濕式雙離合的,後懸架是多連杆獨立懸架。
不僅有倒車影像和車側盲區影像。
還有定速巡航、電動天窗、無鑰匙進入和啟動、皮方向盤、皮座椅、道路救援呼叫、自動頭燈、自動空調,我的氣都喘不過來了。
像倒車影像、無鑰匙進入、定速巡航都是我之前視頻裡提到過比較實用的配置。
皮座椅、皮方向盤、自動空調這些配置也是能夠提高車裡的高級感的,讓車子坐起來感覺就是更爽。
就好比:樓下的沙縣小吃和吃西餐的區别,西餐量少又貴,沙縣的便宜量又大,味道其實也是不錯的,當然這個不一定最恰當,隻是方便你理解。
你看,比亞迪秦PLUS、傳祺影豹、名爵6這些在10萬價位左右的車型,最低配配置一樣也是非常豐富的。
我們是從來不給車企做廣告、不替它們說好話的,就是給大家參謀。
而且很多朋友有擔心國産車開出去沒有面子、會不會被人家瞧不起的這種情況,這兩年也是在逐漸好轉的。
買了國産車開出去,鄙視的眼光越來越少,好奇、羨慕、覺得有意思的眼光越來越多。
“哎,這個是什麼車子?嘶哎,好像還挺好看的。”“哎,這個什麼車子?哇,那麼大呀!多少錢?什麼牌子?哎,也不賴。”
58同城、易觀、中國互聯網協會聯合發布了一個《通往安居樂業之路——人生大事件服務需求分析及案例解析》,上面有講到。
消費者對品牌的關注度有,但是沒有這麼有、這麼高,更多的是把關注點集中在價格、空間、配置等等這些實實在在的硬指标上。
而且随着自主品牌實力不斷崛起,造車技術不斷發展,國産車逐步也是得到了國人的認可的。
想想手機現在買華為,大家覺得也挺好的,對不對?以後買國産車,問題也不會太大的,大家都會覺得不錯的。
不過這個要看地方的,市區裡面開國産車沒有什麼問題,回老家有可能就是不一定,當然也有些地方是反一反。
用一段時間之後過了提車的新鮮勁,開始日常使用國産車之後,會發現國産車的質量其實比想象中的要好。
“國産車開3、4年,就能學會修車”的這種段子,落伍了,真的是落伍了,把你家的諾基亞拿出來去發個微博,說不定是比較合适的。
J.D.Power發布的《2021中國新車質量研究(IQS)》上面寫:自主品牌與國際品牌的差距由2020年的10個PP100縮小到了2021年的5個PP100。
啥意思?就是100台車裡面有幾次故障,那麼就是100台裡面有5次故障,就是5個PP100。
相比2020年,自主品牌在所有品牌形象要素上均是有進步的,尤其是在聲譽和環保2方面提升幅度最高,各上升了10個百分點。
就有點像是:某個小學同學每科成績都是班裡面倒數的,你就這麼個印象。
但他經過幾年的刻苦學習,初中一看,「哎」怎麼他是重點初中了,班子裡的尖子生了?「哎呀」看不出來,不是當初一起玩泥巴的嗎?
真的是人不可貌相,士别三日,對不對?
而且同是自主品牌,質量也是會有差距的,一起玩泥巴的也不都一個個都是去厲害的重點初中。
自主品牌中少數的頭部企業達到了國際品牌同等的質量水平,是厲害的,不好的也是有的。
奇瑞、領克、五菱宏光、傳祺、長安這一些車型,在轎車、SUV或者MPV的細分市場質量排名當中,已經開始做到前3了,質量上比合資車還要好。
中國制造還是非常強的,不要以為隻會造電視機、電冰箱,造車子也是可以的。
雖然國産車質量是還可以,但是日常用車花錢的時候,國産車有可能還稍微有點貴。
這個怎麼說?以前我視頻是講過的了,國産車由于發動機技術、車身輕量化、變速箱這方面的技術積累,的确客觀上說,目前是不如合資車的。
所以說,油耗普遍會偏高那麼一點點,加油費稍微也會多這麼一點點。
比如說:吉利帝豪1.5自吸配CVT變速箱,NEDC油耗是6.1L/100km;長安逸動1.6自吸配個CVT變速箱,NEDC是5.8L/100km,其實也不高,對不對?
硬要比,那還是有差距的。卡羅拉1.5自吸配CVT變速箱,NEDC5.1L/100km;你看,做得好一點的軒逸1.6自吸配CVT,NEDC隻有4.9L/100km了。
雖然NEDC油耗大家肯定都是開不出來的,但是橫向比一比也大概能知道它們油耗大概誰好一點、誰差一點,對不對?
再比如:部分國産車型的保養費用有可能是比較高的,一定程度上也會增加用車成本。
比如說:朗逸,6年的保養費用是6421塊錢;雷淩,6年是7948塊錢;軒逸的話,是9384塊錢。
同一個價位的國産車保養費用,你聽一聽:名爵6,6年保養費用9619;吉利星瑞,6年是10071;哈弗H6,6年是10373;長安CS75 PLUS,6年的話是10914。
和我們印象中有點點偏差,以為國産車什麼都便宜,其實國産車有的便宜,有的貴;以前覺得國産車質量很差,其實有的差,有的其實還是挺好的。
最後就是換車的時候了,把自己這台國産車賣掉,有可能會有點小不爽的。
J.D.Power聯合58汽車、優信發布的《中國汽車保值率研究報告》上面有個數據的。
從國别上來看,自主品牌3年保值率46.6%,是低于日系的59.3%,德系的53.7%的。
說人話就是:國産車買的時候性價比是高了,配置多了,用得爽了。
下次賣掉的時候,就是别人買,别人買的時候,他們性價比也很高,賣的時候是會多虧點錢的。
比如說:10萬塊錢的車子,國産車開了3年之後,平均比日系多虧12700,比德系多虧7100。
這個東西有些朋友在乎,有些朋友是不在乎的,見仁見智,看車子開多久嘛,開到10年了大家都一樣,對吧?
國産車日常用車成本更貴,保值率低所以,總得來講,雖然買了國産車用着爽,質量比想象中好很多,開出去現在也不存在沒面子的情況。
但是日常的用車成本和我們的想象有可能是反的,保養、油耗有可能比其他的還貴一點,保值率低我們都知道,真的會不會碰上,看用幾年再把它賣掉。
國産車和合資車,差距還有多大雖然國産車的質量真的比以前好很多,但是和合資品牌在部分領域、部分配件上的确還是存在差距的。
這個差距到底是就還好,夠一夠、跳一跳就行?還是說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雲泥之别?到底相差在哪裡?
現在的自主品牌“三大件”經曆了那麼多年的進步,現在靠不靠得住了?修車要不要排隊了?自己會不會學會修車了?
和合資車放在一起的時候,老師傅、修車師傅現在是怎麼評價了?
想知道這些很簡單,關注「備胎說車」,回複關鍵詞「國産車」就可以了。
每天都會給你一段汽車實用小幹貨,文字版、音頻版、視頻版,挑自己喜歡的就可以了,「備胎說車」等你來玩哦。
參考文獻
[1] 通往安居樂業之路——人生大事件服務需求分析及案例解析.58同城 易觀 中國互聯網協會
[2] 2021中國新車質量研究(IQS).J.D.Power
[3] 中國汽車保值率研究報告.J.D.Power 58汽車 優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