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接觸沉香的時候,偶爾會聽到“蟲漏”、“土沉”、“生結”、“倒架”等等,諸如此類的名詞概念。
這類名詞概念實際上就是人們的區别心,把沉香結香的原因和形成過程區别開來,這對于我們把玩品鑒沉香并沒有多大益處。相反,人一旦有了區别心,就有了功利心,一些不良商家通過玩弄這些名詞概念,來忽悠買家,甚至以此來提高沉香價格。
所以,對于這類概念,大家了解一下,知道是怎麼回事就行,以後當别人提起的時候,不至于一臉懵逼,不會被别人利用信息差來忽悠自己。
好了,言歸正傳。今天要了解的概念大體如下:
“蟲漏”和“蟻沉”,“土沉”和“水沉”,“熟結”和“生結”,“倒架”。
蟲漏和蟻沉很容易被混在一起,當作一回事。如果細分的話,兩者還是有所區别的,簡單解釋一下。
蟲漏,發生在沉香結香之前,沉香樹在生長期間被蟲蛀,從而導緻沉香樹被傷害出現傷口,傷口處分泌出樹脂,後期經過與真菌作用變異形成沉香。所以,可以說蟲漏是沉香樹結香的一個誘因。
蟲漏沉香的香韻富有張力,涼意中伴随有甘甜,韻味綿長悠久令人回味。
蟻沉,發生在沉香結香階段,沉香樹的傷口處已然結香,後期被白蟻啃噬結香處的白木,僅剩下結香的油脂部分。
由于沉香結油不均勻,而白蟻隻啃噬白木部分,所以蟻沉沉香往往形狀奇特,可直接作為随型小擺件或挂件。
蟻沉通常發生在沉香樹的根部,原因是白蟻喜陰濕,且多在地下築巢。樹木的根部營養供給往往更多,所以根部結香含油量也就更高,而且香味更醇厚。
當然,這裡要注意一點,也有可能螞蟻先啃噬沉香樹,導緻出現傷口,後期再結香的情況。所以,萬事沒有絕對,大家知道就行。
這兩者比較好理解,沉香樹因外界因素,比如遭雷電劈斷、遭大風吹折,或者是人為以及動物的原因而被折斷,然後被土掩埋,或者是遭沼澤淹沒,後期與真菌作用結香,這樣前者就被稱為“土沉”,後者被稱為“水沉”。
相對來說,惠安系沉香出現土沉較多,香味醇厚。星洲系沉香出現水沉較多,香味更清幽。當然,這也隻是相對的,并非說惠安系沒有水沉,星洲系沒有土沉。
這兩者也很好理解。沉香樹結香後沒有緻死,而是繼續存活下來,後期人們把這類沉香開采出來,通常就被稱為“生結”沉香,有時候也會被稱為“活沉”。
相反,如果沉香樹在結香的過程中死亡,那麼所得到的沉香,通常就被稱為“熟結”,也有叫“死沉”的。
現在很多人工沉香都屬于生結,原因很簡單,人工種植沉香樹,然後仿自然因素緻使沉香樹受傷,比如對沉香樹鑽孔,直接鋸斷,或者用火燒等等,在這個人工緻傷的過程中,考慮到沉香樹的多次利用,有意在破壞的同時不緻沉香樹死亡,所以,人工沉香多屬生結沉香。
生結和熟結哪種沉香更好?還是那句話沒有絕對,相對來說,如果熟結沉香醇化時間較長,香味更醇厚悠長,具有穿透力。
倒架,簡單的說,就是已經結香的沉香樹,因年老體衰或者其他自然因素,緻使沉香樹倒伏在地,然後經風雨蟲沙等長時間的侵蝕,最後隻剩餘結香的的部分,這類沉香就叫“倒架沉香”。
一段話就能解釋清楚的事情,但是倒架沉香的形成過程卻是非常的複雜,不僅在時間上有要求(侵蝕時間足夠長),而且對空間要求苛刻(需要特殊的環境),總之一句話,就是天時地利缺一不可,可見倒架沉香是真正的天賜之物,非福德緣分俱足者不可見,因此彌足珍貴。
品沉香,看色澤和品味道。那麼,我們就從這兩方面來細說下倒架沉香。
倒架的色澤,一般倒架為淡黑略帶土黃,且分布相對均勻。如果生成倒架的地方有水源(比如江湖一類),由于長年受到水汽的影響,其心材部分有時也會呈現出如水沉般的青黑,但皮材仍然是淡黑略帶土黃。
倒架的味道,倒架沉香的香韻比較豐富,如果是淡黑略帶土黃的心材,前味清醇且帶甘,後味略顯苦。
如果芯材如水沉般青黑,前味則似水沉香香味,但比水沉清澈,後味甘苦相雜,令人咂摸不透。
另外,對于極品的倒架,其色澤金黃,香味更是古怪。據說極品倒架沉香可認主,一旦認主後,旁人則聞不到它的味道,有緣得其味者,莫不驚歎造化之精妙。
注意一點,倒架沉香不能和其他味道重的物品放在一起,因為它會吸收其他氣味。
倒架沉香的價格就不用多說了,往往是有價無市,能遇見那真的是緣分。市場基于此種求而不得的心理,也出現了一批造假,手段稍微高級點,至少它是利用已經結香的沉香樹,人工将其伐倒,然後經過埋土或經過浸泡發酵使其腐化後取其沉香,嚴格來說這不叫做假,叫做速成更合适吧。
說起來容易,但是真正想要弄明白,不去接觸倒架沉香,隻能始終停留在理論賞,字面上的東西隻是幫助大家在接觸沉香時理解起來更容易而已。
行者,方知近遠;為者,方知易難。了解名詞概念容易,香味隻有品鑒過,才能留在心裡。
本文作者:洪門三少,紅木學者,沉香愛好者。期待能與您一起交流探讨,也感謝您的關注、評論與轉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