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誼的《過秦論》中有一句話,“振長策而禦宇内,吞二周而亡諸侯”。當然,按照秦國的征戰史推算,此二周并非指周武王開創的西周王朝與周平王東遷洛邑後開創的東周王朝,而是指東周朝時立國于今洛陽地區的兩個諸侯國——西周國和東周國。
衆所周知,自周武王開創周朝以來,以周平王東遷洛邑為分界點,周朝可以劃分為兩個時間段。一為西周朝:自公元前1046年武王滅商至公元前771年鎬京之亂為止,共計276年:二為東周朝:自公元770年平王東遷至公元前256年周赧王五十九年為止,共計515年。東周國與西周國即存在于東周朝時期。
東周朝自周平王東遷洛邑以來,先後經曆十二王——平、桓、莊、釐(僖)、惠、襄、頃、匡、定、簡、靈、景。但是,當東周朝第十三代王周悼王繼位時(公元前520年),周朝王室發生了王子朝之亂。此次内鬥持續了四年,直到公元前516年才被東周朝第十四代王周敬王借兵平定。雖然王子朝的勢力被晉國強壓,但是周朝王城附近的叛軍勢力依然存在着。為了防備王子朝卷土重來,周敬王便将居所東遷了二十裡,來到了成周城(白馬寺東,孟津縣金村,翟泉一帶)。
注:周公所建二城,一則位于澗河西岸、瀍河東岸,大約在今洛陽市區西工區王城公園,翟家屯一帶,名曰王城。周敬王東遷成周城後又将王城稱為“河南”。二則為成周城,又名洛邑下都。二城總稱洛邑。
周敬王之後,東周朝又二傳至周貞定王。周貞定王死後,大兒子姬去疾繼位,即周哀王。不久,二兒子姬叔發動兵變,弑兄奪位自立,是為周思王。又過不久,三兒子姬嵬又殺死周思王篡位,是為周考王,這一年是公元前441年。不到一年,周王室連續發生了三起弑君奪位的大事。毋庸置疑,許多王室成員也被卷了進去,周貞定王的四兒子姬揭也許參與了三哥周考王弑君奪位的兵變。于是,為了防備老四再來一回兵變,周考王便将老四姬揭冊封在“河南”,即是上文提到的王城。從此,東周朝之西周國便就此開國。
《史記 周本紀》二十八年,定王崩,長子去疾立,是為哀王。哀王立三月,弟叔襲殺哀王而自立,是為思王。思王立五月,少弟嵬攻殺思王而自立,是為考王。此三王皆定王之子。考王封其弟于河南(公元前440年),是為桓公,以續周公之官職。桓公卒,子威公代立。威公卒,子惠公代立,乃封其少子于鞏以奉王,号東周惠公。”
西周國第二任國君(公元前414年至公元前367年),在位48年的西周威公死後,西周國發生了内讧,這時東周朝的天子為周顯王。西周威公的兒子姬朝繼位後,其幼弟姬根與其争位。韓、趙二國出兵助戰,幫助姬根對抗姬朝。争執了九個月後,韓趙二國拿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即讓周顯王封賜姬根為諸侯。于是,在公元前367年,周顯王被迫将東周朝僅剩的土地全部封賜給了姬根,是為東周國。此時,周顯王也僅僅剩下了成周王宮一處芝麻小地。這時,距離西周國開國過去了73年。
這時,周天子顯王已無尺寸之地,隻好寄居在東周國。可以說,東周朝至此真正是名存實亡了。于是,自公元前367年周顯王賜封東周國開始,直到東周朝最後一任王周赧王繼位的第七年(公元前308年),東周朝三代天子已經寄人籬下長達60年。這時的戰國也相繼發生了徐州五國相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蘇秦張儀連橫合縱等一系列大事。當然,位于天下腹心的洛陽地區一定會受到影響。但是,在七大戰國誰也沒有能力以一敵六之前,誰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起兵攻滅這位天下共主。所以,東、西二周國與周赧王暫時還算安全。可是,東西二周長時間積累的矛盾也在這不算和平的和平時期爆發了。這就是《戰國策》中所說的,“東周欲為稻,西周不下水”的典故。
與此同時,秦國也在不斷嘗試着東出,東、西二周也受到了波及,位于宜陽不遠的西周國便首當其沖。但是,秦武王暫時還沒有顧及到這個彈丸小國,他想去東周國舉鼎。順便,秦武王還做了一件事,将周赧王趕出東周國,再将周赧王強遷到西周國。随後,天下形勢又為之一變。公元前260年,秦軍在長平之戰擊敗趙軍,趙國從此一蹶不振。自此,秦國統一天下的趨勢已不可逆轉,同時也說明秦國不在需要周赧王這位天下共主了。公元前256年,秦軍攻打西周國。曆四主,國祚184年的西周國納土歸降,寄居在西周國長達52年的周赧王和西周武公一起成了秦國俘虜。當然,西周國之滅,亦是東周國滅亡之始。7年後,即公元前249年,秦國攻滅曆三主,國祚118年的東周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