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日本研究生申請途徑

日本研究生申請途徑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8 02:37:23

相信很多同學在考慮日本大學院升學時,都會将申請研究生作為備選項之一。但由于日本的“研究生”和國内的概念存在差異,在申請的同時不免會産生一些疑問。

日本研究生申請途徑(日本大學研究生申請問題彙總)1

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講解下日本大學研究生申請問題。 Q:日本的“研究生”和中國的“研究生”有什麼區别?

▷ 中國的研究生=碩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而在日本,有一個幾乎同等概念的詞叫做院生,即大學院(Graduate School,本科以上教育課程)的學生。

▷ 日本的院生=修士學生 博士學生

日本所稱的“研究生”并不是國内意義上的“碩士”,實際上是大學、大學院的旁聽生,很多時候也把日本的“研究生”定義為:碩士/博士預科生。

日本的研究生制度由來已久。日語的“研究生”用英文來說是“Research Student”。這是為了方便外國學者訪問而設置的一種特殊制度。外籍學員可以旁聽該大學課程或與大學研究者進行學術交流,日本出入境管理局給這種研究生頒發簽證。

此制度基本存在于日本的國公立大學之中,私立大學較少有相應制度。

“研究生”就讀期間一般為半年到兩年,可以跟正式的學生一起旁聽教授的課程,再參加修士考試。

Q:日本的“研究生”有哪些類别呢?

▷ 學部研究生修士預科,申請資格為大學本科畢業及預畢業者,一般本科畢業生可申請學部研究生。

▷ 大學院研究生博士預科,申請資格為碩士畢業及預定畢業者。

Q:就讀“研究生”有什麼優勢呢?

目前,日本一些大學教授也會建議海外留學生,先讀研究生,讓同學們有一個良好的适應和過渡階段,以便于更好的适應修士/博士階段學習。

首先,成功申請研究生後,就可以在你志願大學的校園内學習。例如,一個成功申請東大研究生的同學,跟在東大教授身邊做研究,身邊也都是東大的同學、前輩,還可以使用東大的圖書館、上東大的課程。

另外,成為研究生,參與命題及面試的教授即是你的老師,已經通過這個學校、這個學院、這個專業、甚至這個分野入學考試的前輩做你的同學。進入研究室還會為同學分配幫助複習修士考試的前輩。讀研究生,就是你近距離接觸各大學“一手學習資源”的好機會。

Q:日本的“研究生”有哪些申請制度?

▷ 内諾制。日本大部分國公立大學的研究生申請都是教授内諾制,成功申請與否關鍵在于教授。

▷ 直申。由申請學院的招生委員會決定是否錄取學生,以及錄取後的指導教授。

▷ 事前審查(内諾依賴)。由于申請者衆多,為了節省教授的時間,以及更好地篩選審核學生的信息,先由學院統一彙總申請材料,後續再由意向教授決定是否錄取。

Q:不同專業學生要滿足什麼申請條件?

▷ 日本理工科

院校背景分析:211/985、理工類學校比較占優勢。語言成績分析:申請理工科,大部分學校的招生簡章語言成績沒有明确要求,但是這并不代表實際不需要。相對于日語成績,教授往往更看重學生的英語成績。建議N2,托福90以上。同時,需要補充一定的項目經曆。

▷ 日本文科

院校背景分析:日本文科對于學生的院校背景沒有明确的限制,但是211/985出身的學生更容易申請到帝國大學。

語言成績分析:申請文科,語言成績是最關鍵的因素(N1必須)。沒有語言成績,幾乎意味着申不出去(無法拿到教授錄取,無法遞交申請材料)。除具備日語成績之外,英語能力也很重要。

▷ 日本商科

院校背景分析:211/985、或者财經類大學的學生比較有優勢。

語言成績分析:申請商科,大部分院校都對日語成績有明确要求, N1必須,且需要提交英語。商科競争相當激烈,且多是直申。

▷ 日本醫藥類

院校背景分析:211/985、醫藥類院校比較占優勢。

語言成績分析:申請醫藥類專業,對英語的要求較高。日語建議N2以上。同時,日本接受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申請。

▷ 日本藝術類

院校背景分析:211/985、藝術類院校更占優勢。

語言成績分析:申請藝術專業,語言成績無明确要求,建議日語N2以上,由于大部分學生都需要赴日面試,學生要着重提高口語能力。同時,藝術類申請需要作品集。預科可申請的學校比較少,且多是直申。申請方式建議語言學校 直考(私塾)。

Q:為什麼建議早規劃、早準備?

▷ 可以先入為主,搶占名額

目前大部分日本院校采用“教授内諾制”,即是否招收學生當研究生是由教授說了算。提前申請的學生有着先入為主的印象優勢,越早和教授聯系拿到教授内諾的可能性就越大。

另外,每個學期教授錄取人數是有限額的,基本上設定為2-3人,學生多了教授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指導學生,日本教授又特别講信用。所以,如果你申請晚了即使自己再優秀,遇到教授沒有名額的話,教授也隻能說聲“非常遺憾”。

▷ 充分準備語言考試&文書材料

大家本科階段的學習是很廣泛的,多門課程多個分支。而研究生是深入研究某個領域的某個課題,一般确定課題也需要很多時間,同時準備申請材料也需要一定時間。

日本大學院開學期通常從每年4月開始,第二年3月結束。一般的大學一學年分為兩個學期,即上學期(4~9月)和下學期(10~第二年3月)。通常為4月份入學,但也有的大學還可在10月份入學。

申請的話,一般申請10月研究生入學的學生較多。這樣大四剛開學就需要開始聯系教授。而在聯系教授之前有很多事情需要準備:

語言方面的提升:日語(理工科至少要N2,文商科要N1)、英語成績的準備(托福/托業)

專業知識的積累:平時在學校的專業課程、實踐操作或相關作品展(比如申請藝術類院校的美術、設計類專業時需提交作品集)

挑選院校和教授:選擇申請學校并不難,相信大家都有非常向往的學術殿堂,重點是需要找到和自己相匹配的,适合申請的教授,就需要事前對教授有充分的了解才行。

明确研究的方向:通過了解教授現階段對于該研究領域的科研進程,從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研究課題,并且撰寫出一篇有意義的研究計劃書。

相關材料的準備:比如大學成績單、在讀證明、語言成績、個人履曆書等。有些學校還會要求必須有推薦信,需要找本校的導師或系主任幫忙拟寫。

這些都需要很多時間和精力,所以越早準備,時間就會越充裕一些,就可以做到最好。

同時,獲得教授内諾之後,接下來還有一系列的申請手續辦理,主要是和學校的教務進行對接,日本大學稱之為“出願”。出願需要準備的材料比較多,必須嚴格按照學校的要求來執行,依然容不得半點馬虎。

最後要提醒大家的是:其實申請研究生隻是整個考學生涯的一小部分,最重要的還是之後的修士/博士考試能否通過。

很多同學在申請研究生的時候都是抱着想半年一次性考過的打算去的,但是實際上在頂尖院校中考了好幾次,甚至兩年都沒有合格,最後轉到别的院校或回國的研究生也有很多。

原因就是備考的時間不夠,尤其是轉專業的文科學生,想要在這麼點時間内惡補專業知識,産出研究計劃書,達到日本大學院的正式入學水平還是比較困難的。

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早做準備,最好在國内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準備修士/博士入學考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