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重燃石
老一輩人都有個習慣:平時有事找人幫忙,他們都會先寒暄幾句,再談正事,比如“吃了嗎?”“家裡人都挺好的?”“孩子學習成績怎樣呀?”電視劇也是這麼演的。
受到這些傳統文化的影響,在如今以微信為溝通主體的年代,我們延續了這一習慣,不管有沒有事,我們在和别人展開對話前,都會先做個簡單的問候,比較常見的有:“在嗎”、“忙嗎”、“有空嗎”。
如果你和對方的關系十分要好,你想發什麼都不礙事。但如果對方和你的關系隻是泛泛之交、或者是工作上的同事,你發這樣的問候語,會讓接收信息的人頭皮發麻。
我們可以換位思考:
1.如果一位不經常和你聯系的同學,給你發“在嗎”,你有何感想?我給企業做禮儀培訓時,都會提這個問題。部分學員直接搶答:“我覺得他想找我借錢。”然後其他學員哄堂大笑,随聲附和。可見大家都很有共鳴。
所以你覺得該怎麼辦?
不回複吧,如果對方隻是想約我們聚聚餐、叙叙舊,這就缺失了一次聯絡感情的機會。
但要是回複吧,如果對方找我們借錢,或者是想讓我們幫一些我們不想幫的忙,我們怎麼好拒絕?
2.如果你的同事或上司,在工作中給你發“忙嗎”,你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要是回答得不夠恰當,就是“送命題”。領導問你忙嗎,大概率是給你安排新工作。
如果你說“不忙”,領導會覺得你是在渾水摸魚;但如果說“忙”,領導就會覺得你是想推脫工作。
所以,為了維持雙方的關系,以後就不要再使用這些“驚悚”的問候語了,好嗎?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避免讓對方難堪,還能解決問題呢?給你2條建議:
1.直接把事情的全貌,用一條信息表述清楚。寒暄那是雙方見面才需要的流程,微信溝通講究的是高效。你想達成目的,就直接把訴求告知對方即可。比如:
“李哥,我有個事想找你幫忙。我下周要出差10天,你能幫我給陽台的花澆個水嗎?你每3天澆一次水就好了。陽台有花灑,每盆花澆半壺水即可。這件事能拜托你嗎?”
如果對方願意幫忙,他自然會積極回複,還因此賣給我們一個人情;如果對方不想幫忙,也會告訴你他的難處。但無論是接受或拒絕,對方都不會覺得尴尬,你們的感情也不會因此而變差。
2.如果對方确實不想幫忙,我們就需要表達誠意。有時候我們請别人幫忙,确實需要消耗對方一定的成本,經對方綜合考量後,認為這個忙幫得有點不值。就拿剛才的例子來說,如果李哥确實覺得這件事太麻煩,為了不捅破這層窗戶紙,他會很委婉地說:“最近比較忙,實在不好意思。”而我們又實在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選,那該怎麼辦呢?
這時候我們就要表達自己的誠意,支付對方一些“辛苦費”。當然我們不能直接和對方說:“要不我給你100元辛苦費吧?”然後立即轉賬100元。
你覺得他會不會收?他要收了,豈不是明着告訴你他是為這100元來的,那他臉往哪放?所以他大概率會拒絕。
更合理的辦法是,給對方一個台階下,并給對方提供一個合理的補償措施。
你可以這麼說:“李哥,我知道你很喜歡花,而且很樂于助人。正好我陽台那些盆景沒肥料了,我給你轉200元,你幫我買5袋肥料,是XX牌子的(市場價80-100元)。多出來的費用,就當是辛苦費了。你可以晚上9:00-10:00再過去,那時候交通沒那麼堵,不會占用你太多時間。真的拜托你!”
如果對方确實想幫你,他可能未必當場答應下來(因為他也要顧及自己的面子),但到晚上的時候,他興許就會說:“正好這個時間段有空,我幫你跑一趟吧。”
你既給對方一個台階下,還表達了自己的誠意,對方也許就會提供幫助。特别是你請求對方幫你做一些專業性的事情,就更需要表達你的誠意,比如法律咨詢、平面設計、幫你加班做一些額外工作等,要讓對方充分覺得,他幫助你,對他是有好處的。
我不是在宣揚勢利眼,我是隻想表達,你要讓對方覺得你有感恩之心,對方才更願意去幫助你。
綜上所述,以後在微信溝通時,切勿再發“在嗎”、“忙嗎”、“有空嗎”,否則,你會吃到很多閉門羹。
-End-
作者簡介:重燃石,10年企業高層,擅長向上管理、企業機制的構建、企業内部管理。關注我,和你分享職場小技巧,讓你在職場中少走彎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