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王陽明心學核心精髓

王陽明心學核心精髓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5 16:26:30

王陽明(1472——1528),字伯安,号陽明,名守仁,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甯波餘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心學的集大成者。曾築室于故鄉紹興會稽山陽明洞,自号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

陽明心學有三大核心命題:心即理、知行合一、緻良知。

精髓之一:心即理篇

王陽明心學核心精髓(知行合一)1

王陽明格竹圖

“心即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宋代哲學家陸九淵提出“心即理也”,以及“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思想。

王陽明在陸九淵的思想上,提出了“心即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的理念。

所謂心即理,王陽明認為“心的本體就是天理”,天理就是人們所苦苦追求的聖人之道,就是宇宙間最高的“天道”。正所謂“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則知道、知天。”心即理也,可以說是陽明心學的邏輯起點。

所謂“心外無理”,就是說外部的具體事物或事物之間的聯系并不會産生“理”,“理”是我們主觀對客觀事物或規律的認知,是我們心裡的想法,沒有心也就沒有“理”。

而“心外無物”“心外無事”是說,一切物和事都與你的心同為一體,對你來說,你能看到的物才是物,你能想到的事才是事,所以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這句話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你所見、所聞、所感、所想,你大腦裡的全部就構成了你的全部世界。除此之外,對你來說,不存在另外一個世界。或者說,另外一個所謂的客觀世界,對你來說不存在任何意義。

這句話其實可以證明,王陽明心學并沒有否認“物”的客觀存在,隻是針對于一個特定的人來講的。比如一本書,張三看到它了,那麼它就存在張三的心裡,李四沒有看到它,那麼它在李四的心裡就不存在。但客觀上講,這本書仍然是存在的。過去王陽明心學曾長期被簡單地貼上唯心論的标簽,其實是不公正的,更是不科學的,王陽明心學也是唯物的。

王陽明心學核心精髓(知行合一)2

王陽明悟道處——貴州龍場

深層解析:

王陽明當年在貴州龍場悟道,他所頓悟的“道”,是“吾心之道”。

也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都具有一顆“本心”,這一本心實際上就是我們生命的本原。

我們之所以具有各種各樣的生命活動,能通過人的六種感覺:眼、耳、鼻、舌、身、意去認識世界,去分辨善惡,去做出各種是非判斷和複雜推理,就在于我們具有這樣一個“本心”。

所以說,聖人之道原本就存于每個人心中,心外無理,故不必向心外去求什麼,“吾心即道”。求理于吾心,就是“聖人之道”。

所以人人皆生而具有一顆聖心,人人皆生而具有聖人之道,人人皆有成為聖賢的潛力,人人皆可以成為聖賢。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這就是王陽明心學的根基。

他認為,理全在人心,應該向心内去求。“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我的靈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仰他高?地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俯他深?鬼神沒有我的靈明,誰去辯他吉兇災祥?天地鬼神萬物離卻我的靈明,便沒有天地鬼神萬物了。我的靈明離卻天地鬼神萬物,亦沒有我的靈明。”

直白點說,每個人生活的世界,實際上是由你的内心決定的。

你認為你是快樂的,再苦再累你也感覺幸福。你認為自己是痛苦的,錦衣玉食你也不滿足。

你的心,就是這個世界的主人。

這裡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王陽明所說的“心不是一塊血肉,凡知覺處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視聽,手足之知痛癢,此知覺便是心也。” “所謂汝心,亦不專是那一團血肉。所謂汝心,卻是那能視聽言動的。這個便是性,便是天理。”

精髓之二:知行合一篇

王陽明心學核心精髓(知行合一)3

知行合一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聖學隻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完成:聖人的學問隻有一個功夫,知行不可以分開看作兩樣事情。

它很好的诠釋了王陽明知行合一學說。王陽明提倡以知為行,認為知是行的先導,行是知的體現。知是行的開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是認知,行是行動。“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所以知行其實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

王陽明心學核心精髓(知行合一)4

王陽明龍潭夜坐圖

深層解析:

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說深化了道德意識的自覺性和實踐性的關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後的弊病。他認為知行是一個整體,是不能分割的,批判了“先知後行”和“重知輕行”的觀點。

王陽明認為,人不僅要認識“知”,更應當以“行”去實踐“知”,隻有把“知”“行”統一起來,才稱得上“善” 。

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就是說:“你明白了一個道理,就應該用行動去實踐它。若實踐符合這個道理,那‘知’就是真知。若實踐與道理相悖,那‘知’就不是真知。”

如果内心裡面道理都懂,但卻不去行動和實踐,隻是“知” ,而沒有“行”,無異于紙上談兵。如果行動了,實踐了,但是卻力不從心沒有做好,說明“認知”還不夠,還需要再學習、再思考。

舉個例子:你非常清楚孝道的重要性,但卻置父母于不顧,不願意盡孝道,說明沒做好“行”。如果你盡了孝道,但是卻沒有做好,父母隻是想讓你多陪陪他們,你卻總是以忙為借口推脫,說明你還沒有真正理解孝道的重要性,沒有真正做到“知”。

王陽明認為,天下“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隻是未知。”

身體力行,知行合一,不可離開親身實踐而空談學問,因為知與行本身就是一個整體。隻有去實踐了,你才擁有這個知識,不去做,即使你看了很多書,學了很多理論,也無法真正獲得這個知識。《左傳》雲:“非知之實難,将在行之”,意思是懂得一件事的道理并不難,難得是按照道理去做。

大道理人人都懂,知而不行,就是沒有認識到,真正懂得了,誰人不行?

縱觀古今中外,但凡兩者做全者,無一不是成功之人。

王陽明心學核心精髓(知行合一)5

王陽明書法

精髓之三:緻良知篇

“良知之外,更無知,緻知之外,更無學。”

“良知之外,别無知矣;故緻良知是聖人教人第一義。”

王陽明認為,天下間沒有比良知更好的東西了。聖人要教導好别人,自己首先必須要做到緻良知。從上面這兩句話中,就可以看出“緻良知”三個字在王陽明心中至高無上的分量。

“緻良知”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他解釋說:“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所謂“緻良知”,就是緻吾心内在的良知。也就是要達到良知,時時刻刻接受良知的指引。這裡所說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

深層解析:

王陽明認為每個人都有良知,這源自于孟子所說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王陽明進一步發揮,認為良知人人皆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而且良知無所不能。通過良知,一個人就可以自發而本能地知道什麼為是,什麼為非,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他說道“人皆可以為堯舜”,他認為像堯舜那樣的聖人,人們通過自身的努力也可以達到的,并不是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的。又說“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一個人隻要心有善念,心存良知,即使是身份卑微的凡夫俗子,也可以成為聖賢。這與佛家中“萬物皆有佛性”有異曲同工之妙。

良知是人先天固有的善性,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天理即仁心。有些人之所以成不了聖賢,是因為這些人的良知常常被内心的私欲所侵蝕、所蒙蔽了,所以需要去除人欲,恢複良知。

當你看到幼兒落井,你的第一反應是想去救;當你看到飛禽走獸悲鳴,就會起不忍直視之心;當你看到好端端一個物件,被無辜打碎,會起惋惜之情,這都是人的良知在起作用。

這些心情完全是自然而然的,沒有中間過渡過程的。比如你看到美女,自然會多看幾眼;看到美食,自然會咽口水;看到老太太倒在地上,自然會想去扶。

有人可能會說:“老太太躺地上,我的良知告訴我不能扶,扶了就要吃大虧。”我卻要說:“這并不是你的第一感覺,故而不是你的良知,當你看到一位老人躺在地上,想起來又起不來,十分痛苦的時候,你的良知會告訴你趕緊去扶,但生活經驗會告訴你扶她有風險,即使你沒有去扶,也不能說你沒有良知。”

但話說回來,王陽明心學就是要人跟随自己的良知,如果你想“為天地立心,為萬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那就必須跟随自己的良知,而不能以利益為第一出發點。

王陽明心學核心精髓(知行合一)6

陽明書院

智慧篇

王陽明曾說:“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聖賢。”

“天理”其實就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

“知行合一”則是人們提高自身知識水平和内心修養的根本途徑,

如果能夠去除心中的私欲與雜念,

就達到了王陽明所說的“緻良知”,

那麼,你就可以成為一個聖人。

王陽明心學核心精髓(知行合一)7

人生不是一場物質的盛宴,

而是一場靈魂的修行。

面對浮躁虛華的當下世界和應接不暇、眼花缭亂的未來世界,

我們都想選擇一個既可以修養心性又能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的修行法門。

這個法門,就是王陽明的心學。

不管這個社會如何變幻、如何複雜,

隻要我們能夠守住自己的“本心”,不為外物所動,

隻要我們堅持自己的人生理想(意之動),

在緻良知的前提下,知行合一地用行動去實踐,

那麼,我們人人皆可以成為聖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