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出品方/分析師:長江證券 馬軍 邬博華 葉之楠)
國軒高科:锂電池全場景覆蓋的行業先驅國軒高科成立于2006年,至今從事锂電行業的研發、生産已超過十五年。
公司自成立初期便涉足動力電池領域,配合江淮、北汽等車企推動了國内新能源汽車的産業化;2017年與上海電氣合作,開始布局儲能業務;同期公司也切入兩輪車、通信備電市場,進一步完善了锂電池全場景的産品線。
從資本運作看,2015年公司借殼東源電器完成在 A 股上市;2020年與大衆中國簽署非公開發行股票、股份轉讓協議,大衆中國持有公司26.47%的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啟公司發展的新篇章。
從産品結構上看,公司布局磷酸鐵锂、三元兩大技術路線,制定了“做精鐵锂,做強三元,做大儲能”的産品戰略,并覆蓋方形、軟包、圓柱三種分裝工藝;業務方面,覆蓋乘用車、商用車動力電池,儲能電池,低速車及電力/通信儲能市場。
從國軒高科過去 4 年的锂電池出貨量來看,除2019年受國内新能源車補貼大幅退坡影響外,其餘年份均保持60%以上的增長,尤其是2020年國内動力電池市場景氣仍未明顯恢複的情況下,公司也實現了可觀的出貨增長,主要是公司積極拓展了低速車、兩輪車、通信儲能等市場;而在2021年景氣恢複的背景下,公司出貨也表現出可觀彈性。
從市場份額上看,動力電池方面,2021 年國軒高科在國内裝機量為 8.02GWh,市占率達到 5.2%,較 2020 年提升 0.5pct,且近幾年均維持在 5%左右的水平,穩定在國内前五。
從全球範圍看,根據 SNE 統計,國軒高科市占率也達到 2%左右,排名 7-8 位。
在電力儲能市場,國軒高科通過與上海電氣的合作,積極布局國内儲能市場,2019、2020 年國内裝機分别達到 112、349MWh,市場份額 12%左右,排名國内前三。
2021年,根據 CNESA 統計,公司面向全球的儲能電池出貨達到 1.3GWh,在國内相關企業中排名第六位。
公司在儲能領域與華為、國家電網、中電投等達成合作,并加快北美、歐洲、南亞等海外市場開拓,未來也有望成為公司的重要增量。此外,公司橫向擴張跨領域進入輕型電動車、兩輪車市場,積極推進與共享平台以及換電平台等品牌客戶合作。
如何看大衆入局:揚長補短,穩定中長期預期
揚長:研發投入積極,早期即卡位主流供應鍊
國軒高科是注重研發投入的锂電池企業,2021 年公司研發投入達到 11.7 億元,同比增長 68%,研發投入占收入的比重達到 11.3%,連續三年保持在 10%以上。且截止 2021 年,公司研發團隊人數達到 1918 人,其中博士 65 人、碩士 643 人。
從行業對比來看,2021年甯德時代、LGES、比亞迪、億緯锂能、孚能科技、中創新航的研發投入分别為76.9、37.9、21.8、13.8、5.4、2.9億元,國軒高科的研發強度在行業新銳中處于領先位置。
從專利布局上看,截至2021年,國軒高科已獲得的專利數達到3333個,其中發明專利810 個,在可比公司中領先。
公司的技術積累,也可在公司早期的客戶布局中有所驗證。
2015年起,國内新能源車進入産業化增長階段,率先發力的是商用車、A00級乘用車市場,國軒高科憑借磷酸鐵锂産品的技術優勢,在商用車上進入金龍、中通、安凱等優質客車供應鍊,A00級市場也擁有北汽、奇瑞、江淮等優質客戶,也反映了公司技術積累的底蘊。
同時,國軒高科的産品方案也在國際車企中積極推進,在大衆中國入股前,公司即已經涉足奧迪 CBEV 項目的開發,2020年處于 A 樣、B 樣開發階段,能夠得到國際主流車企的認可,本身也側面反應了公司的産品競争力。
補短:大衆助力工程與管理優化,技術方向确立
盡管國軒高科在曆史上始終保持高強度的研發投入,且早期也卡位了國内的優質客戶,但從客觀的數據上看,公司在2019-2020年确實也面臨自身經營的瓶頸,對公司出貨份額、盈利能力構成負面影響。
一是政策波動、産品叠代帶來的技術路線不确定性。
2020年以前,國内新能源車為補貼驅動,在政策标準調整的背景下,動力電池技術叠代頻繁,路線存在不确定性,例如能量密度每年的門檻都在提升,并帶動三元電池替代磷酸鐵锂,同時終端主銷的車型,也從商用車、A00級的乘用車,向長續航乘用車方向切換。
二是在工程化與管理方面,從國軒高科的産能布局上可以看出,2016-2019年公司采取的是多基地的布局,單個基地的生産規模不足4GWh,影響了公司産線規模化的優化,與工程化能力的提升。
同時從期間費用率上看,公司曆年的費用率水平要高于其他锂電池公司,也一定程度上反應了過去在精細化管理方面的不足。
大衆中國的入局,成為國軒高科補足短闆的重要突破,2020年 5 月,大衆中國通過定增、股份轉讓持有國軒高科 26.47%的股權,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2021年定增正式落地,同時國軒高科也完成了大衆中國推薦的 3 名董事的聘任(其中包含 2 名獨立董事)。
大衆集團作為全球汽車五大集團之一,擁有較強的内控管理能力。
大衆擁有一套全員全過程質量保證體系,通過明确職能、全過程管理和質量規劃等方法提高公司整體内控水平。
從公司年報信息來看,目前 Frank Engel 先生和 Andrea Nahmer 女士兩位高管已經入駐了公司管理層,他們此前分别負責大衆零部件、物流與質保部門,以及生産、産品及投資控制業務,大衆國際化的生産、管理經驗将助力公司補足管理短闆。
同時,大衆集團在 2021 年“Power Day”上發布了标準電芯計劃,将研發自己的标準電芯,使用所有的品牌和車型,2030 年标準電芯會占到 80%的使用量。
在技術方案上,标準電芯為方形電池,适用于各種化學成分,磷酸鐵锂适用于入門級,高錳使用量産車型,高鎳是高性能解決方案,入門級車型和量産車型都采用無钴車型。明确的技術方向和材料叠代體系,也有助于國軒高科完成穩步的技術升級。
如何看出貨趨勢:大衆背書,鐵锂與海外齊飛
在大衆中國入局後,國軒高科揚長補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從産能擴張上看,2021年底公司産能達到 45-50GWh 的規模,新建項目有望支撐2022年底産能達到 100GWh 左右的水平。
同時公司在年報中給出2025年 300GWh 的産能目标,中期規劃指引進一步擡升。
從目前已經相對清晰的項目來看,2025年的規劃将包括匹配大衆的國内合肥項目預計約 50GWh,以及德國與大衆合作的零碳工廠約 40GWh。
從客戶端看,我們認為公司的出貨增長将以大衆為基本盤,借力于大衆品牌、品質背書以及磷酸鐵锂技術優勢,實現國内外增量客戶的拓展。
大衆:積極轉型電動化,國軒成長的基本盤
大衆集團是全球最堅定轉型電動化的企業之一,自2017年提出電氣化轉型目标以來,大衆集團的規劃在陸續上調,目前計劃到2025年實現全球20%的純電動車滲透率,2050年達到50%,其中歐洲市場2025年 EV 滲透率達到60%,2035年實現全面純電動化。
在積極的銷量目标下,大衆集團打造 MEB、PPE、SSP 三大平台。
中國是大衆集團的核心市場,有龐大的新能源消費者基礎和成熟的配套産業鍊,預計将在大衆電氣化轉型中扮演更為重要角色。
大衆預計2025年全球新能源車交付量超 300 萬輛,其中 150 萬輛将在中國交付,中國市場銷量占比達 50%。
大衆集團在中國的電動化布局,将通過上汽大衆、一汽大衆、大衆安徽三個平台進行推進,其中上汽大衆、一汽大衆均在2020年完成 MEB 平台車型的 SOP,産能方面一汽大衆将在安亭和長沙建設 MEB 工廠,規劃産能分别為 30 萬和 15 萬台;上汽大衆在佛山和長春建設新能源汽車工廠,規劃産能為 77 萬和 15 萬。
大衆安徽(前江淮大衆)則在合肥建設新能源工廠,預計2022年中竣工,2023年SOP,規劃産能為 35 萬台。
就與國軒高科合作密切的安徽大衆來看,将在2023年起 SOP 基于 MEB 平台的純電動車型,其中兩款SUV規劃年産量合計 9.7 萬輛,兩款轎車規劃年産量9.8萬輛,1 款掀背車規劃年産量11.5萬輛;此外将在2026年後進一步推出 SSP 平台的車型。
估算來看,安徽大衆有望在2025年前後形成 30 萬輛的年化産能,對應電池需求有望達到25-30GWh,如果再考慮公司與南北大衆的潛在合作,能夠充分消化公司配套産能。
此外,國軒高科也将深度參考大衆集團在歐洲的項目,大衆集團計劃在歐洲建設 6 座各 40GWh 的超級工廠,其中一号工廠是與 NorthVolt 的合資産能,二号工廠即是與國軒的合作項目(國軒高科于2021年 7 月公告披露,雙方拟合作開發用于在德國薩爾茨吉特生産的三元标準電芯,進一步探讨合作開發磷酸鐵锂電芯;将在歐洲建設零碳排放工廠,并将共同開發歐洲其他潛在的生産基地),未來國軒也将分享歐洲市場的高成長。
鐵锂:比較優勢市場,力推 JTM 結構創新
近兩年國内新能源車市場呈現磷酸鐵锂回潮的趨勢,2021年已超過 50%,2022 年 4 月更是突破 60%,磷酸鐵锂方案在乘用車上也得到了全面的應用。
國軒高科在磷酸鐵锂市場具備一定的比較優勢,從過去幾年國内市占率來看,2015-2017年磷酸鐵锂主要應用于商用車市場時,國軒高科的市占率達到 8%-10%的水平。
2018-2019 年,行業中乘用車方案轉向三元,公司則依舊堅持磷酸鐵锂的乘用車應用,市場份額一度達到 15%。2020 年後特斯拉、比亞迪磷酸鐵锂方案的應用影響了國軒高科的市占率,不過公司依舊維持在 7%-9%的水平,國内排名第三。
在磷酸鐵锂技術創新方面,國軒高科在 2021 年發布了電芯能量密度 210Wh/kg 的産品方案,采用的磷酸鐵锂正極克容量達到 150mAh/kg,壓實密度 2.4g/cc,并導入矽負極材料方案和預锂化技術,并采用軟包的封裝形式,實現高能量密度的突破。
同時,國軒高科的在封裝工藝上推出 JTM 方案,通過卷繞工藝制作出電芯,再通過導電組件相連,串聯放置于鋁殼中組成一個大電池,大電池帶有單獨的極耳,可以直接用于成組。JTM 方案大量減少單體之間多餘的連接件,可以提高電池的體積比能量密度。
根據國軒高科數據,210Wh/kg的磷酸鐵锂電芯,采用 JTM 的成組能量密度達到 180Wh/kg,在标準電池包上應用的能量密度也将達到 160Wh/kg。
新客戶:國内突破新勢力,美國訂單印證實力
得益于公司的技術研發積累,大衆對公司工程化能力的優化及品牌背書,國軒高科近兩年在客戶開拓上取得積極進展,從客戶端看,2017-2018 年公司以江淮、北汽、奇瑞等 A00 級乘用車客戶為主,2019 年逐步突破吉利、長安等供應鍊,2021 年公司造車新勢力供應鍊中有積極進展,包括零跑、威馬、合衆等達成戰略合作,此外也進入長城汽車的供應鍊體系,國軒高科的國内客戶布局趨于完善。
從海外客戶進展來看,國軒高科在 2019 年即與博世簽署采購協議,配套其輕混電池;同時與印度 Tata 簽署合資協議,共同開拓海外市場。2021 年底,公司在海外進一步取得重大突破,在美國市場配套上市汽車公司,采用磷酸鐵锂方案,且預計在 2023-2028 年總供應量不低于 200GWh,通過國内出口方式,也不排除美國建廠的可能。
如何看盈利拐點:縱向布局,锂資源自供領先
受資源價格上漲影響,近兩年對锂電池企業盈利影響最重要的因素是锂資源的縱向一體 化布局,國軒高科在電池企業中表現領先。
在锂礦方面,公司與宜春礦業成立合資公司,目前已經公告的是白水洞、水南礦段兩大項目;在碳酸锂冶煉方面,公司收購的科豐具備 2 萬噸産能,宜春國軒锂業在宜豐、奉新也将分别擴産 5 萬噸冶煉産能。此外,公司與阿根廷 JEMSE 簽署戰略合作,未來有望拓展海外資源端的布局。
就當前規劃來看,國軒科豐項目 2022 年 4 月投産,年内目标接近 1 萬噸有效産能(還需考慮爬坡周期),宜豐國軒規劃一期 2 萬噸、二期 5 萬噸産能,其中一期有望于 2022 年底建成,對 2023 年産量構成積極貢獻,公司規劃 2025 年宜春達到 12 萬噸産能。
按照公司碳酸锂産能規劃及股權激勵對應的收入指引,大緻估算國軒高科的锂資源自供比例來看,在不考慮權益比例的情況下,公司 2022Q2 後即将達到 40%左右,2023 年有望達到 60%-70%,将帶來可觀的盈利彈性。
考慮 2023 年公司碳酸锂産量、碳酸锂價格及合理的成本,以及公司在冶煉端的股權比例,我們對國軒高科 2023 年潛在的利潤彈性進行敏感性分析,預計将貢獻可觀利潤。
除锂資源外,國軒高科分别與貴州磷化、甕福(集團),及川恒股份布局磷化産業鍊,投資中冶新材料布局三元前驅體,與星源材質成立隔膜合資公司,并規劃了自産正極、負極、回收等産能,産業鍊縱向一體化布局在行業中同樣領先。
報告總結
國軒高科在近兩年的業務布局上表現出積極趨勢,中期看,公司在宜春锂資源的積極布局帶來自供率的顯著提升,為公司帶來可觀盈利的同時也有望助力出貨增長。
長期看,大衆入局對公司産生積極的化學反應,在夯實公司研發優勢的同時,也助力工程化、管理等方面的優化,公司國内外客戶陸續突破也是中長期成長邏輯向好的印證。
公司近期發布股權激勵,目标以 2021 年收入為基數,2022、2023、2024 年收入增長不低于 100%、200%、300%,也反應了公司積極拓展的決定。
——————————————————
請您關注,了解每日最新的行業分析報告!報告屬于原作者,我們不做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私信删除,謝謝!
獲取更多精選報告請登錄【遠瞻智庫官網】或點擊:遠瞻智庫|文庫-為三億人打造的有用知識平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