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十二月來曆?中國古時對月份的稱謂可謂是極富詩情畫意杏月、莺月、巧月、玄月……而同樣四季分明的日本,十二月份又有怎樣的别稱呢?西安易學國際教育的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下日本12個月的别稱,大家一起來看看吧,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日語十二月來曆?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國古時對月份的稱謂可謂是極富詩情畫意。杏月、莺月、巧月、玄月……。而同樣四季分明的日本,十二月份又有怎樣的别稱呢?西安易學國際教育的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下日本12個月的别稱,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月
在日語中也叫“睦月”
讀作むつき
睦表示對人尊重、關心他人、與他人保持友好關系
正月期間,無論男女老少、不管身份高低,大家歡聚一堂,互相慶祝,期待着新一年的到來。因此,和睦的1月也被稱為睦月。
二月
在日語中也叫“如月”
讀作きさらぎ
二月的冬季依舊寒冷,隻有一層一層地把自己包成一個“粽子”才足以抵禦嚴寒。“因為寒冷,所以更要加衣” -->更(さら)に衣(きぬ)を着る-->衣更着 (き‐さら‐ぎ),這就是2月讀音的由來。(三省堂)
きさらぎ也可寫為“生更ぎ”,是草木更生的意思。(廣辭苑)
此外,也有一種說法稱,“如月”二字是中國古代對二月的稱呼,日本沿用了下來。
三月
在日語中也叫“彌生”
讀作やよい
木草彌生 (き‐くさ‐いや‐お)い茂る月(草木がいよいよ生い茂る月),意思是草木初生的時期。漢字“彌”有越來越、愈發的意思。因此,「きくさいやおいづき」簡略化的說法就成了やよい(彌生)。
四月
在日語中也叫“卯月”
讀作うづき
卯(う)の花が咲く月。卯の花是指溲疏花,溲疏花盛開的4月便被叫做卯月。
五月
在日語中也叫“皐月”
讀作さつき
早苗(秧苗)を植える月。5月正是插秧的季節,于是早苗月(さなえつき)的讀音漸漸變成了さつき。漢字“臯”有沼澤、水邊高地的意思,正是稻作文化的體現。
六月
在日語中也叫“水無月”
讀作みなづき
“無”本寫“の”,因此“水無月”的意思應該是“水之月”,澆灌田地的月份。也有人認為農曆6月的日本剛剛度過難熬的梅雨季節,空氣終于變得幹爽了起來,因此叫做“水無月”。
七月
在日語中也叫“文月”
讀作ふみづき
“文”有書籍、書信的意思。傳說古時候,日本在七月七日七夕這天,有在長條詩簽(日語:短冊)上書寫和歌的習慣,以求提高寫作水平或傳遞愛意;也有人認為,日本這天有将書籍拿出來晾曬的風俗。無論何種原因,文藝氣息濃厚的7月份被稱為了“文月”。
八月
在日語中也叫“葉月”
讀作はづき
關于八月的來源衆說紛纭,有人認為“葉月”是“木の葉が黃色く染(そ)まる月”(樹葉染黃的月份),也有人認為是指“木の葉が落ちる月、「葉落ち月」”(落葉的月份),無論哪種說法,都在暗示“秋天已經悄然來到”。
還有一種不太常見的解釋,是說“大雁首次從北方飛來”,因此叫做“初來月”、“初月”,初與葉有相同的讀音,于是不知從何時起,“葉月”這個說法固定了下來。
九月
在日語中也叫“長月”
讀作ながつき
最為有力的說法是,過了秋分節氣之後,白晝變短,黑夜變長。“長月”就是“夜長月” (よ‐なが‐つき)的簡稱。另,我們常說“秋雨綿綿”、“一層秋雨一層涼”,“長月”或許也是“長雨月”(ながめつき)的簡稱。
十月
在日語中也叫“神無月”
讀作かんなづき
中世紀農曆10月的日本,全國各地的神仙都會聚集在出雲大社,這樣一個“衆神外出”的月份便被叫做“神無月”。(注:而聚集了全國神仙的舊時日本出雲國,将10月叫做かみありづき“神有月”)(三省堂、廣辭苑)
另外兩種說法是,農曆10月很少打雷下雨,不打雷的月份“雷(かみなり)無(ない)月(つき)”簡稱為かみなしづき;剛剛收獲的稻谷很适合釀酒,因此也被稱為“釀成月”(かみなしづき)。(廣辭苑)
十一月
在日語中也叫“霜月”
讀作しもつき
霜月的意思是“結霜的月”
因為從這個季節開始天氣會逐漸變得寒冷
十二月
在日語中也叫“師走”
讀作しわす
一年到頭,年末的12月是總結、盤點的月份。老師也不例外,東奔西跑忙忙碌碌。因此被稱為“師走”。也有說法稱,12月要做“迎神”的法式,僧人各家奔走誦經,很是忙碌。
以上就是西安易學國際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日本12個月的别稱。有想學習小語種的朋友可以私信評論我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