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安裝底闆鋼筋、腹闆鋼筋、預應力波紋管及預留孔洞、支立内模、安裝頂闆鋼筋、放置預埋件,梁體鋼筋最小淨保護層不小于35mm。并準确設置接地鋼筋、防護牆鋼筋、接觸網支座和洩水孔管等各種預埋件。
預應力管道安裝
二、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澆築:混凝土施工采用兩台天泵泵送
A. 澆築順序澆築總體上遵循由低處向高處的順序,縱橋向順序由290#和291#墩頂開始分别向兩個方向對稱進行,斷面澆築順序為:先底闆(先由腹闆向下澆築,使混凝土到達底闆,第一次縱向澆築底闆長度達到9m,達到底闆的1/3時,改由天窗下料到達底闆,預留5~10cm最後從天窗補澆),後腹闆,最後頂闆和翼闆并随時保證沿橋梁軸線對稱進行。随時保持向分段、水平分層的方法連續澆築,每一層砼澆築厚度保證30cm左右。
B、混凝土澆注必須連續進行,而且盡快完成,盡量壓縮澆築時間。禁止混凝土直接沖擊模闆和鋼筋骨架,傾落高度大于2m時要輔助下落。在混凝土澆築過程中,派專人全過程檢查支架的支撐、加固情況,逐個卡扣敲擊檢查,松、脫處及時處理。
C、混凝土澆築過程中,随時對混凝土進行振搗使其均勻密實。振搗時間要掌握适當,每一振點的振搗延續時間宜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氣泡、表面呈現浮漿為度,防止漏振過振。振搗棒的移動間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徑的1.5倍,且插入下層混凝土内部深度宜為50~100mm,與側模應保持50~100mm的距離。
澆築順序示意圖
連續梁澆築
三、混凝土養護:混凝土施工完畢,為防止早期出現收縮裂縫,在梁體表面搗實抹平初凝後覆蓋土工布灑水養護,混凝土會泛水至表面,混凝土澆築過程中,應在兩端設大功率風扇向内模内送風,以降低砼凝固過程中産生的水化熱,确保砼澆築質量。
混凝土養護
四、預應力施工
1、縱向預應力張拉:縱向預應力下料長度需考慮兩端張拉的千斤頂長度和工具錨後的餘留長度等,每根鋼絞線兩端進行編束,張拉用千斤頂、壓力表、電動油泵在使用前均進行配套檢驗;
2、張拉流程:0 →0.2 σk →分級張拉至σk →持荷5分鐘→ σk(錨固);
3、張拉采用張拉力和伸長量雙控,以張拉力為主,伸長量作為校核,誤差應控制在± 5%内。
縱向預應力張拉
4、梁體封錨及孔道壓漿:預應力張拉完成後24小時内完成壓漿,特殊情況不得超過48小時,确保孔道中的預應力筋在灌漿前無鏽迹。
鋼絞線切除
梁體封錨
五、模闆及支架拆除
當頂闆同條件試件抗壓強度達到設計強度75%以上,箱梁與外界溫差不大于15℃時,可以進行箱梁外側模闆及内模的拆除;待混凝土強度達到标準強度的90%後,方可張拉預應力,張拉封錨完畢後,可進行支架的拆除。模闆均為竹膠闆。
1、模闆拆除:
A、在混凝土強度達到标準強度的75%後,方可進行箱梁外側模的拆除,在松開橫向拉杆和底托後,整體外側模靠自重脫落,由卷揚機沿順橋向方向拉至欲澆下一跨就位。在拆除過程中避免硬敲猛砸,拖拽過程中需保證模闆完全脫離梁體,确保梁體的整體外觀質量不受破壞;
B、箱梁内模從兩端向中間拆除,先将内模支撐拆除,然後将内模竹膠闆逐塊撬開,拆除内模,拆除完畢後,内模闆由頂闆預留人洞送出;
C、底部模闆在張拉完成後拆除,将落架砂桶内的沙全部排出,使支架承重梁以上部分下落,然後将模竹膠闆逐塊撬開,逐段拆除。
2、貝雷梁拆除:
A、分配梁上方木直接栓繩吊下;Ⅰ20分配梁的拆除,通過吊車配合拆除,在橫橋向一側,将Ⅰ20分配梁用手拉葫蘆抽出梁體,再由吊車吊放至指定位置;
B、貝雷片梁的拆除前先将中部銷扣拆除,再逐段随着拆除進度松開角鋼連接件,翼緣闆下的貝雷片可直接由吊車吊放,底闆下的貝雷片需将貝雷片打倒後用手拉葫蘆吊橫向拉至吊車能夠直接吊放的位置,由吊車将其放置在指定位置;
C、貝雷片梁拆除後進行橫向雙拼Ⅰ40工字鋼拆除。将工字鋼用卷揚機或手拉葫蘆将工字鋼拉出梁體範圍,吊車配合将工字鋼吊出。
3、支架拆除:
在上部貝雷片及型鋼拆除完畢後,進行支架的拆除。支架拆除時,利用梁體洩水孔及翼緣闆預留孔下放鋼絲繩,通過手拉葫蘆将支架向上提起,逐根拆除的Φ1020mm螺旋鋼管。待底部螺旋鋼管拆除完畢後,再緩緩下放鋼管至吊車能起吊位置,由吊車将其吊出,最後清理現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