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弘揚秦腔戲曲文化傳統正能量

弘揚秦腔戲曲文化傳統正能量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9 06:31:27

作者: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課題組

編者按

“一方水土育一方戲。”鄉土戲曲是“戲曲”概念的具體化、地方化。作為鄉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鄉土戲曲以豐富多彩的内容、鮮明濃郁的特色,成為地方文化的一種獨特标識,深刻反映着時代烙印下地域的發展變遷。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21年末,我國城鎮化率達64.72%,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使得植根于農耕時代的鄉土戲曲生存與發展普遍面臨嚴峻挑戰。鑒于此,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課題組赴陝西、甘肅等地,圍繞秦腔這一代表性鄉土戲曲的發展現狀、面臨困境,以及如何推動鄉土戲曲現代化發展、創新戲曲傳播方式等,進行了深入調研。

弘揚秦腔戲曲文化傳統正能量(鄉土戲曲如何演繹時代新華章)1

中國秦腔藝術博物館中陳列的秦腔臉譜。資料圖片

弘揚秦腔戲曲文化傳統正能量(鄉土戲曲如何演繹時代新華章)2

遊客在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甘浚鎮鄉村觀看秦腔木偶戲表演。王将攝光明圖片

秦腔,作為一脈主要流傳于西北地區的地方劇種,是中國最古老的戲曲之一,至少在明代中葉已經形成,自此廣泛流行于陝西、甘肅、青海、甯夏、新疆等地。秦腔藝術和八百裡秦川大地上的水土風貌息息相關,是三秦大地最具特色的民間文化藝術。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秦腔文化越來越受重視,成為西北地區标志性文化符号之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在城鎮化進程加快和經濟社會變遷的時代背景下,以秦腔為代表的鄉土戲曲,如何融入發展大潮,綻放新光芒?

壹從秦腔發展現狀管窺鄉土戲曲今貌

陝西是名副其實的戲曲大省,擁有秦腔、眉戶、碗碗腔、阿宮腔、漢調二黃、華陰老腔等二十餘個劇種。從劇團建設情況來看,正規的劇團從市、區到各縣不勝枚舉,如陝西省戲曲研究院、西安市屬的西安秦腔劇院(下設易俗社、三意社等),鹹陽市人民劇團、鹹陽大衆劇團,寶雞人民劇團、寶雞新聲劇團等,以及諸多的民營劇團。總體而言,陝西省正規秦腔劇團超過百家,容納了實力雄厚的名角精英和數以萬計的從業人員。作為西北最大的秦腔藝術團體,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年均演出600場以上,自2007年推出“西安天天有秦腔”活動以來,已連續演出4000餘場,成為代表陝西的一張文化名片。《陝西省秦腔藝術保護傳承發展條例》的施行和相關政策的利好,為戲曲藝術的保護、傳承和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

文旅融合創新文化内涵。時隔十二載,國内規格最高的秦腔藝術盛會——中國秦腔藝術節又一次唱響三秦大地。繼2010年舉辦第五屆中國秦腔藝術節之後,古都西安于6月13日至24日舉辦第九屆中國秦腔藝術節。在此期間,來自西北五省區33家院團的名家與新秀齊聚西安,73台秦腔大戲精彩上演,30餘位中國戲曲梅花獎得主登台亮相,秦聲秦韻吸引八方遊客;百年秦腔劇社——易俗社、三意社,在曆經時代更叠之後,将秦腔藝術打造成更符合時代審美的舞台呈現,為西安文化旅遊産業快速發展注入活力;城牆根下的文化綜合空間永興坊,秦腔、華陰老腔、陝北說書、陝北民歌等惠民演出接連上演,展現着西安地方劇種的獨特魅力。鄉土戲曲傳承着動态的文化基因,展現着獨特的地域審美風範,将其融入旅遊開發,成為衆多遊客所青睐的文化體驗方式,有效提升了城市旅遊的文化内涵。

寄情鄉土守護文化記憶。陝西作家賈平凹的長篇小說《秦腔》寫的就是秦人之聲,他從秦腔中了解到曆史、道德以及關于鄉土的種種。正是對秦腔的鐘情與理解,讓賈平凹将秦腔融入作品中,通過文字力量展現着這片土地上最真實的鄉土文化。鄉土戲曲作為一種象征符号,在特定的社會條件下經過時間沉澱而創造、豐富和發展,因此帶有深刻的社會性。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中華文化的起源與發展都與土地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系,因而造就了中國人與生俱來的鄉土情結。三秦大地上的鄉土戲曲亦是如此。在城鎮化進程持續推進、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秦腔等戲曲中含蘊的鄉土情結滲透到陝西人生産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凝聚群體的精神紐帶,維系着人們内心的文化認同。一個城市、一個地區的文化風貌由此得以延續,以文化的力量無形中守護着屬于所有三秦人的城市記憶,捍衛着秦腔姓“秦”的文化根源。

現代科技助力雲端傳播。“今年的秦腔聽着和往年不一樣,聽出了新味道,聽出了新感覺。”西安市長安區的老戲迷們不約而同地表達了自己的觀看感受。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西安市長安區梨園春秦劇團有限公司的65位演員,通過快手、抖音等直播平台,為觀衆們奉獻了80餘場高質量秦腔表演,幾十萬名粉絲在線等着“角兒”登場。疫情改變了戲曲表演等傳統演出形式,催生了“雲劇場”“慢直播”等線上新模式。在疫情初期,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梅花獎獲得者李梅、惠敏莉、侯紅琴等走進陝西廣播電視台,對《梁秋燕》《三滴血》《紅燈記》等秦腔曲目經典唱段填詞新唱。5月15日晚,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創作演出的“梅花版”陝西戲曲抗疫情景劇《生命的光芒》通過網絡直播和廣大觀衆見面,當晚約60萬名觀衆線上觀看。“線上演出”“雲端文藝”正成為鄉土戲曲傳播和發展的新陣地,傳統戲曲與網絡傳播碰撞出新火花。

貳城鎮化給鄉土戲曲帶來深刻影響

“戲樓上插着各色龍鳳旗,開戲時,大小鞭炮一起點放,香客、戲迷蜂擁而來,戲樓下便水洩不通。殿閣内外,紫煙袅袅,磬音陣陣;戲樓上下,曲調悠悠,其樂融融,和諧之氣,莫能相比。”這是甘肅省通渭縣《喜龍山廟志》中對過去廟會熱鬧情景的描寫。這樣的盛況,如今再難見到。現在的場景是,戲台子底下人不多,中老年人占大半。83歲的李水生說自己聽了一輩子秦腔,“以前廟會唱戲,我都早早地拿着闆凳占位置,現在根本用不上。”78歲的張桂花說:“原來趕廟會,年輕人小孩都來湊熱鬧看戲,現在隻有我們這些歲數大的還在聽了。”

弘揚秦腔戲曲文化傳統正能量(鄉土戲曲如何演繹時代新華章)3

光明圖片

弘揚秦腔戲曲文化傳統正能量(鄉土戲曲如何演繹時代新華章)4

光明圖片

城市發展擠占鄉土戲曲生存土壤。鄉土戲曲有三種最常見的群體傳播形态:劇場 演出、戲曲茶園演出和民間自樂班演出。劇場演出擁有專業的戲曲演員、精美的舞台燈光,觀賞性強,藝術價值高,但票價也高,觀衆數量有限。戲曲茶園演出更“接地氣”,在鄉土戲曲興盛時期,西北地區分布着衆多戲曲茶園。在茶館裡演出的多為民營劇團,他們經濟實力一般,租不起大場地,雖然演出人員水平參差不齊,但也能滿足普通人的聽戲需求,戲迷們在茶館裡喝茶聊天聽戲,不亦樂乎。随着城鎮化發展加快,城市、農村被大規模改造,小巷裡的茶館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裝修精緻的高檔茶樓。高檔茶樓租金較高,民營劇團難以承受。較高的消費水平也“勸退”了愛聽戲的老茶客們,能代表地方傳統文化特色的鄉土戲曲演出逐漸在現代茶樓中淡出。

早年看戲,必先修戲台。一則改善看戲效果,二則借助戲台傳遞曆史文化信息。現如今,老戲台大都年久失修,或被遺忘,或在城區改建時被拆除。鄉土戲曲的演出場地越來越少,唱戲的人沒有地方唱,民營劇團隻能依托農村廟會活動,生存處境趨于艱難。

生活方式改變加速戲曲傳播“空心化”。鄉土戲曲深深紮根于農耕文明,在農村地區廣為傳播。過去農閑時節,人們常常在田間及村頭巷尾吹拉彈唱、自娛自樂,或是在趕集逛廟會時,三五人一圍,吼上幾嗓子,過過戲瘾。在網絡媒體不發達的時代,農村舉辦社火、廟會時經常能看到戲曲表演,戲場成了人們聚集交流的場所,十裡八村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在戲台子下聽戲。随着農村人口大量進入城市,盡管現在很多廟會上仍有戲曲表演,但聽戲的人越來越少,而且大多數是老年人。通渭縣魏家廟廟管會原負責人說:“以前魏家廟唱戲的時候,來看的人很多,熱鬧得很。近幾年連喜歡唱秦腔的人都沒多少了,看戲的也就越來越少了。城裡人見多了熱鬧,很少來這裡看戲。年輕人平常忙着打工掙錢,閑時看看電視、玩玩手機,也就是一些老年人還來看。”在西北農村,以前舉辦喪事時常會請戲班子唱戲以表達對逝者的敬意和哀悼。有的在自家院子裡唱,條件好點的在空地裡搭個小戲台子。近年來,農村喪事從簡,唱戲這一風俗也在慢慢消失。鄉土戲曲的影響,正在人們的生活裡逐漸退卻。

多樣文化發展加劇鄉土戲曲觀衆流失。城鎮化給予人們更多接觸多樣藝術形式的機會,大衆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加豐富的選擇。如今,互聯網深刻影響着文娛生活、交往方式,社交媒體占據人們大量的空閑時間,鄉土戲曲不再是人們生活娛樂的重要精神支撐。亞文化嶄露頭角,街舞、說唱等藝術形式更受青年一代青睐。與此同時,互聯網平台上劇種多樣、曲目豐富,且收看極為便利,作為戲曲主要觀衆的中老年人也慢慢被新媒體文娛節目所吸引,線下看戲的人越來越少。

叁困境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值得關注

鄉土戲曲從業者減少,創作動力不足。陝西省藝術研究院院長丁科民介紹,2010年以來,陝西省國有戲曲院團持續減少。2020年,秦腔院團減少到25個,從業人員減少到2797人,其中在檔秦腔藝術人才僅426人。2020年至2021年抽樣調查的秦腔院團中,90%沒有經常性的新創劇目經費支持。多數基層秦腔劇團缺乏自己的編創隊伍,全省戲曲創作人才也面臨青黃不接、人才斷檔的問題。同時,秦腔演員的收入差距較為明顯,秦腔名家在一場演出中可以獲得幾萬元的收入,而普通秦腔從業人員,月平均工資隻是居于社會平均工資的中位數。西安某秦腔劇團的演員表示,他們最大的訴求就是能夠有更多的演出機會、唱更多的戲,有基本的經濟收益保證,同時希望有更好的發展平台。

由于觀衆銳減,劇團經濟不景氣,優秀秦腔演員和創作人員缺少足夠的生活保障,從業積極性降低,劇團經營也趨于困難,造成人才大量流失;加之用于劇目創新的專項資金不足,導緻基礎曲目缺乏新加工,新劇目創作缺乏動力。

鄉土戲曲文化供給側與需求側錯位,影響文化認同形成。一方面,鄉土戲曲内容創新不足,表現形式較為單一,無法充分滿足群衆的多樣文化需求。秦腔傳承至今,代表性曲目仍以《三滴血》《趙氏孤兒》《五典坡》等傳統曲目居多。另一方面,秦腔曲目内容多取材于古代曆史或農耕社會現實,唱法粗犷。随着經濟社會發展,文化語境經曆巨大變遷,身處城市的人們以及農村青年群體難以對秦腔等鄉土戲曲的文化樣态産生天然認同。同時,秦腔的演唱語言主要為關中方言,可以說,關中方言是孕育秦腔的土壤與靈魂,但今天的城市語言體系中,普通話居于首位,以方言為載體的秦腔與以普通話為主要聯結方式的城市居民之間存在語言傳播隔閡,這些都會影響文化認同的形成。

文化代際區隔拉大,新生代觀衆流失。秦腔表演技藝樸實、粗犷、豪放,動作富有誇張性,“網生代”青少年群體往往缺乏對秦腔文化的理解,常常帶有刻闆印象。很多青少年在不了解鄉土戲曲曆史文化背景的情況下,将秦腔誇張且富有張力的表演簡單地定義為粗犷的怒吼,這種簡單的解碼削弱了青少年對秦腔文化的價值認同與觀看興趣。由此,青少年群體與中老年群體的文化品味代際區隔越來越大,造成鄉土戲曲傳播與傳承中最為寶貴的青少年力量大量流失。

傳播方式單一,鄉土戲曲趨于“窄播化”。調查發現,秦腔的新媒體傳播渠道主要布局于“兩微一端一抖”,傳播主體分為陝西廣播電視台等官方賬号和民間秦腔愛好者賬号兩大陣營。其中,民間秦腔愛好者的賬号數達400餘個,但其發布内容同質化嚴重,多是原版照抄劇院曲目,或是對過去視頻的搬運。此外,各類賬号所發布的秦腔内容閱讀量都較少,以比較有代表性的微信公衆号“秦腔”為例,其每個作品的閱讀量基本保持在千位數,這與動辄10萬 的網絡熱帖相比,相去甚遠。可見,以秦腔為代表的傳統戲曲文化雖然搭乘了新媒體的快車,但其傳播方式單一,僅靠不同渠道的簡單相加無法取得較好的傳播效果。如何打破傳播單一化局面,破除戲曲“窄播化”狀态,值得思考。

肆推動戲曲保護傳承與現代化發展

完善鄉土戲曲保護傳承發展制度建設。應加強鄉土戲曲保護與發展立法,建立科學有效、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的文化發展規劃,從創作、表演、研究、經營、宣傳等多層面發力,推行設立鄉土戲曲保護發展專項基金等舉措。鄉土戲曲的保護傳承發展不僅需要文化部門主導及協調,還需要社會各方力量的共同參與和配合,如新聞出版、大衆傳媒在宣傳與普及鄉土文化知識方面大有可為,應着力為鄉土戲曲傳播營造社會共識與良好生态。

創新鄉土戲曲内容建設。鄉土戲曲要加強自身文本内容的創新建設,一方面要與社會時事相結合,講好時代故事,如2021年河南春晚的《白衣執甲》,就是豫劇與抗疫時事相結合的範例;另一方面,可與曆史專題、傳統節日、重要事件等相結合,應時應景進行創作與展示,比如反映初唐風貌的《三請樊梨花》、以交大西遷為背景的《大樹西遷》等都是值得借鑒的典範之作。要與老百姓日常生活發生關聯,再輔以良好的呈現方式,才能獲得真正的傳播力。

探索鄉土戲曲傳播新形式。在傳播形式方面,除傳統的舞台表演外,可與公益廣告、短視頻、線上直播等形式相結合,并與其他藝術類型相互交融。例如,曾經登陸2016年央視春晚的《華陰老腔一聲喊》,是流行搖滾音樂與陝西渭南華陰老腔的大膽合作,引發了對華陰老腔現代化呈現的熱烈讨論,取得很好的傳播效果。這對于秦腔的現代化傳播是個有益啟發。

此外,要合理利用各種新媒體手段,孵化秦腔文化媒體賬号,營造秦腔文化圈層,增強受衆粘性。可着力打造秦腔正能量“網紅”,為戲曲文化傳播引流。在戲劇舞台的布景方面,可嘗試利用AR、VR等現代技術,增強觀衆的沉浸式體驗,改變以往秦腔舞台布景單一、感染力不足的問題。傳播理念方面,應轉變傳統的“單向傳播”觀念,充分考慮受衆需求,加強雙向互動與交流,發展群衆喜聞樂見的戲曲形式。

加強戲曲傳承人才隊伍建設。要做好戲曲表演、創作相關人才的培養工作,完善戲曲類院校專業建設,嘗試将秦腔等鄉土戲曲納入學校教材,培養學生的戲曲通識能力及戲曲審美情趣。要加強戲曲傳承人、文化工作者的業務培訓,建立由技藝精湛的傳承人與專業高效的文化工作者共同組成的文化傳播隊伍,建立定期化、專業化、制度化的傳授與傳承機制。發揮老藝術家的“傳幫帶”作用,做好秦腔傳承人的培養工作,師徒相傳,技藝不斷。

搭建基層戲曲傳播平台與空間。發揮各級戲曲協會等文藝團體的文化教育作用,通過舉辦戲曲文化節、戲曲文化講壇、戲曲學習體驗營等方式,推動戲曲表演走進城鄉社區,帶動更多民衆學習、欣賞戲曲,培養群衆對戲曲文化的認同感。

(課題組成員:姜鵬、王文文、趙美、王子瑩、柴鑫洋、況媛媛、王昕)

《光明日報》( 2022年06月16日07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