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無
【引觞漫談】
楊萬裡的一生中,寫過許許多多的小孩子。
這些孩子的童真童趣,天真可愛,每每給熱愛生活的楊萬裡以驚喜。所謂的人性的真實,所謂的真理與格物緻知,或許都應在最這些小孩子身上。
最純粹的童心,正是這日漸繁雜的世界裡,最能打動人心的東西。
整天的生活在鋼筋水泥之中,一句輕靈的童聲,一個美好的童話,是否會在某一刻鑽入你的腦海中,洗刷你疲憊的靈魂呢?
之前在家裡,從外邊買菜回來,看到一個老奶奶帶着一個4、5歲的女孩往家走,路上奶奶随口問那個女孩兒,“你說那個月亮,它像什麼呀?”
“像一個,被切開兩半的大西瓜。”
我已經好久好久沒有聽到過這種問題,更久更久,沒有聽到這樣的答案。
一首歌裡寫到“童心是成人的源泉”,這個觀點值得大家好好的思考一下,在所有一切都能被機器人,AI代替的時候,唯有人類的童心是不能被代替的。
【臨其詩境】
楊萬裡是有宋一代著名的文學家和大臣,文學影響很大,一個人流傳下來的詩就有幾千首之多,世人将他的詩稱為“誠齋體”,以清新自然,平易通俗著稱,這也是宋代詩歌的一個重要特點。
因為理學興盛,更多的文人開始觀察起自己身邊的一草一木,将它們寫入到詩詞當中。更确切一點說,宋詩的特點是“以文作詩”,用寫文章般鋪陳的方法來寫詩,其詩自然沒有唐詩般的含蓄蘊藉,而是追求一種真實自然的場景和感情,同時還追求詩歌的教化作用。
今天的這首詩,創作于公元1192年,楊萬裡在一次乘舟路過安仁縣,也就是現代的江西省餘江縣的時候,迎面看到了兩個孩子在劃船。
可是他們撐篙撐到一半,突然停了下來,同時,揮棹的孩子也停了下來,小船失去了動力,在水中漫無目的的漂流着。
孩子們的動靜引起了詩人的好奇,隻見他們在船中搗鼓着什麼,過了不多久,兩人把傘給打了起來。
楊萬裡擡頭一看,晴空萬裡,也沒有下雨呀,于是就更加奇怪。所有的懸疑積到最後,楊萬裡突然悟了孩子撐傘的用意,于是開懷大笑,寫下此詩以作紀念。
【經典原文】
舟過安仁
宋代:楊萬裡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條分縷析】
這首詩就是“誠齋體”一個很典型的作品,通篇沒有一個生僻字,甚至用典等種種方法都沒有用到,隻是用這短短的28字,鋪陳了一個作者行舟路程上的趣事,寫的是自己的親身經曆,所見所聞,其中表現出來的孩子的可愛和天真,也很有藝術感染力。
但是用28個字來寫一個故事,畢竟還是不容易的,所以作者對于這件事情的情節,也有所挑選。
從第一句“收篙停棹坐船中”,直接跳轉到了自己領悟的結果,省略掉了兒童中間的行動,也省略了自己疑問和思考的過程。
這所有的疑惑,都随着傘張開,風吹舟動的場景而消逝了,而這個場景,作者也同樣沒有寫出來。
這樣的布局很聰明,也很自然,雖然隻留下了故事的開頭和結尾,但是對于讀者來說已經足夠了,中間的深情都可以憑借自己的生活經驗腦補出來,作者也在最後點明了自己的疑惑,這就是取材真實生活的好處,清新易讀,可揮灑的地方也多。
【顧無說】
這首詩很明顯的體現出楊萬裡對孩童的喜愛之情,描寫他們的稚氣行為惟妙惟肖,對他們的聰明伶俐更是誇贊有加。
看見孩子這樣有創造性,充滿童趣的時候,自然是可愛的。就是不知道當他們化身“熊孩子”調皮搗蛋的時候,楊萬裡還能不能保持現在的心境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