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袖,是指包饒在肱骨頭周圍的一組肌腱複合體,由岡上肌、岡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圓肌的肌腱組成,對于維持肩關節的活動和穩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肩袖損傷是肩關節常見病變,是最常見的肌腱損傷,以岡上肌肌腱損傷較為常見。主要的臨床表現是肩關節疼痛與肩關節活動受限,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若不及時治療,會導緻肩袖性關節病,引起肩關節不穩定或攣縮。
“
肩袖損傷的治療目的是阻斷病理過程,解除疼痛,最大限度地恢複肩關節的功能。肩關節鏡是治療肩袖損傷的有效的方法,随着肩關節外科技術的發展,關節鏡下肩袖修補術已經很成熟了,但術後患者想短期内達到理想的功能恢複,必須進行系統的康複治療。
”
康複介入時機
術後康複治療應盡早介入,術後6-12周内為肌腱與骨的愈合期,這時期肩關節都要進行制動,但是容易出現肌肉萎縮、關節粘連的問題,為了最大程度的減少粘連,所以,術後第1天就要開始進行訓練。
康複介入原則
随着肩關節鏡技術的應用和發展,其術後康複治療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進行康複治療前,應該根據手術方式、患者情況制定康複治療方案,以提高手術治療效果,促進肩關節功能早日恢複。由于肩袖愈合過程需要6-8周,因此,應根據肩袖愈合過程的組織學和生物力學的變化,進行不同階段的康複治療。
康複内容
關節鏡下肩袖損傷修補術後,康複治療應該從三個方面入手,即關節活動度、肌力及整個肩部的協調性訓練。
1.關節活動度
進行肩關節活動度訓練時,要分階段進行,術後0-6周是愈合期,這一時期的活動度訓練要以肩關節的被動運動為主,目的是防止費用性肌肉萎縮和關節粘連,功能鍛煉中要無痛或微痛,以避免出現組織損傷。
7-12周時,修補的組織已經初步愈合,但是還不能承受較大張力,訓練方法主要是借助棍棒等器械進行主動或主動輔助練習,并加大關節鍛煉範圍,逐步達到全關節活動。同時,做一些簡單的肌肉力量訓練和強制性使用患肢進行日常生活活動。
手術12周後,肩關節活動度基本接近正常,傷口獲得充分的愈合,但是肩關節功能還有明顯的障礙,這時重點是恢複肩關節周圍的神經肌肉控制能力。
2.肌力訓練
關節鏡手術避免了損傷三角肌,有利于患者術後的康複,但是在術後的關節制動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三角肌的萎縮,因此術後2周開始三角肌的等長收縮訓練。加強岡上肌、肩袖肌和肱二頭及肌力的抗阻訓練,肌力的訓練要強調高重複、低負荷和循序漸進的原則,同時,要矯正姿勢,和進行肌肉的耐力訓練,提高肩關節的穩定性。
協調性訓練
在患者的肩部活動度和肌力訓練後,都恢複的較好的情況下,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協調性和生活動作訓練,遊泳、球類運動等都是比較好的訓練方式,可以訓練整個肩部肌肉的協調性,日常生活活動訓練,如洗臉、刷牙、梳頭、穿上衣、洗澡、如廁等,可以幫助患者盡快回歸生活。
小結
随着人口老齡化和體育鍛煉人群的增多,肩袖損傷的發病率也在逐年升高,其病變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系統有針對性的康複訓練有助于恢複肩關節的正常力學機制,促進病變部位水腫和各種代謝産物吸收,改善組織缺血缺氧狀态,從而修複損傷的組織,同時,關節運動能牽拉關節囊及韌帶,防止或減輕關節粘連,有利于恢複關節活動度。值得注意的是,康複鍛煉要循序漸進,不能急于求成,根據個體年齡、損傷程度等制定個體化的康複治療方案,才能保證肩袖修補術後康複取得滿意的效果。
參考文獻
丁玉華.關節鏡下肩袖損傷修補術13例康複護理.齊魯護理雜志.2015年8月第21卷第16期.98-100.
鐘珊,劉曉華,覃鼎文等.肩袖損傷關節鏡修複術後的康複臨床研究.中國康複醫學雜志.2012年第27卷第1期.40-43.
聲明:部分圖文内容來源于網絡,所有權歸原作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