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孩子小的時候,都感受過被媽媽叫起床支配的“恐懼”——
“快點起床,上學馬上要遲到了!”
“再不起床我就掀被子了!”
“别磨磨蹭蹭的,快點穿衣服!”
······
每當遇到這樣的事情,其實家長們也很無奈:
為啥孩子總是沒有時間概念呢?
其實小孩子對于時間的意識和認知本身就是薄弱的,而良好時間觀念的養成,離不開家長的教育和引導。
想要孩子增強對于時間的概念,首先要讓孩子去感受時間,去感受時間的流逝。
一位媽媽說,她每年換季的時候,都會專門帶孩子出去一趟,不為别的,隻為培養孩子對于時間流逝、季節交替的認知。
孩子會明白春天花會開,夏天知了會叫,秋天葉片會變黃,冬天才會下雪。
在不同的時間段,會發生的事情是不一樣的。
而時間的流逝其實也很快,在感受時間流逝的過程中,孩子會愈發明白時間的重要性。
當孩子明白時間的重要性之後,家長們應該幫助孩子制定計劃。
計劃的内容就是每天孩子的行程和需要做的事情,不需要事無巨細,但是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安排到位。
家長可以帶領孩子共同完成日常計劃表,比如早晨7點一定要按時起床,7點40分一定要出門。
當孩子能夠明确地把每一件事情對應到某一個時間段之後,潛意識就會自動督促孩子在時間範圍内完成這件事情。
不過有些孩子比較懶惰,即使知道時間很重要,也明确了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但他依舊磨磨蹭蹭,不守時。
這種情況下,家長可以适當通過讓孩子自己承擔不守時後果的方法,讓孩子明白守時的重要性。
比如孩子賴床,總是在媽媽的耳提面命下才不至于遲到。
那麼媽媽可以在某一天不叫孩子起床,讓孩子自己承擔去學校遲到的後果。
當孩子明白不守時、懶惰會為自己帶來懲罰,會讓自己丢面子的時候,守時的重要性就已經深刻印在他的腦海和心中了。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也要學會通過準确的語言表達,來讓孩子更好地認知時間。
家長們在催促孩子出門的時候,不要說“快一點,我們馬上就要遲到了。”。
而應該這麼對孩子說,“如果我們不在五分鐘内出門,那麼我們就會遲到。”
在明确的時間表述中,孩子會更好地意識到時間的概念,從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時間。
讓孩子學會時間管理,一定要從小抓起。
否則一旦孩子養成了不守時的不良習慣,再想要去改正就并非易事了。
版權提示:原創文章,未經書面同意,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