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從小到大都遵從的方式,便是飯前便後都要洗手,可有效杜絕細菌滋生。話雖如此,但很多人都忽視了一個洗手後的小動作,如果不注意反而會滋生更多的細菌,白洗手了。
這裡說的小動作,就是洗完手擦幹與不擦幹的區别,可能很多人都認為,洗手後擦不擦幹都無關緊要,畢竟洗完手就等于去除細菌了,遠遠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簡單。
相比于機體的其他部門,手作為機體重要的地方,同樣也是細菌傳播的媒介,它可以幫助大腦執行任何口令,也能夠積攢數十萬的細菌。據統計發現,人的手上有40多萬的細菌,尤其在你用手吃食物、揉眼睛、捂住嘴打哈氣等,肉眼看不到的就會是大量細菌進入。
圖片來自網絡
這也是為什麼讓大家多洗手,特别是手在接觸食物、血液、鼻涕、唾液等,即便是戴口罩,觸碰到公共設施之後,最好都要洗下手,避免細菌越來越多。而在洗手之後,大家萬萬不能忽視的是,把手擦幹淨這件事。
為什麼洗手後一定要擦幹呢?
其實,早有研究發現,用洗手液或者肥皂洗手能夠去除手上絕大多數的細菌,用清水沖洗的過程中,還可以讓殘留在手上的細菌、新陳代謝産物、病原體,脫離手上的組織。
但對于很多人洗完手不擦幹的行為,并不能徹底達到去除細菌的目的,反而在潮濕的手上,更容易讓殘留的細菌繼續繁衍。所以,為了杜絕更多的細菌,以及肉眼無法看到的病原體,洗完手後盡量把手擦幹。
同時,洗手并非模棱兩可的事情,還需要認真仔細:
比如洗手的七步法,不僅能夠達到清潔雙手的目的,還能夠清除手部上的細菌,預防接觸性的感染,以及降低疾病傳播的概率。
具體做法是第一步洗内,先洗手掌,用清水潤濕手掌,雙手塗抹洗手液或者是肥皂,手指并攏相關搓揉;第二步洗外,包括手指縫隙内;第三步洗夾,洗側手指縫,雙手交叉互相搓揉;
第四步洗弓,指的是手指各個關節,雙手交換進行;第五步洗大,主要是兩隻手的手指;第六步洗禮,也就是指尖的地方;第七步洗腕,即很多人都容易忽視的手腕、手臂也要注意清洗,兩隻手交換進行,看看你做對了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