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經》一共有81章,在第80章提出了自己的“理想國”模式——小國寡民: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複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在老子的“理想國”中,國小人少,百姓重死而不遠徙,有工具不用,有船而不乘,有兵甲不用,回歸結繩記事.......鄰國之間,即便彼此聽到雞犬之聲,但至死不相往來。
時代發展向來是分久必合,社會聯系越來越緊密,“小國寡民,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幾乎不可能實現,也不符合春秋時代的社會狀況。那麼,作為當時最頂尖的學者,老子為何會産生“鄰國相望,老死不相往來”這種不合時宜的“極端”想法?北宋大文豪蘇轍一語道破。
老子生活的殘酷年代
老子活躍于春秋晚期,比孔子、孫武約大二十歲,此時的時代主旋律是戰争。
根據《曆代戰争年表》的統計,春秋時代大約發生的有明文記錄的戰争380次,中原之外的很多戰争往往都被忽視。兵家之聖孫武,在春秋戰國時并無名聲,乃至《史記》之前沒有什麼史料記載孫武,固然與孫武戰績不佳有關,但也與孫武所在的吳國較為偏僻有關。因此,一共367年春秋,實際爆發的戰争應該遠遠超過380次。
對于老子而言,周王室内鬥讓老子直觀感受戰亂之苦。王子朝(姬朝)是周景王庶長子,盡管沒有繼承權,卻深得周景王喜愛,周景王準備立他為太子。但周景王突然去世,貴族們就擁立周景王嫡長子姬猛為王。于是,姬朝就在貴族尹國等支持下,聯合失去職位的官員,舉兵殺掉周悼王姬猛,占據都城洛邑。之後,晉國擁立嫡子姬匄為周敬王,并派兵護送其回國,王子朝兵敗,就帶着周王室圖書館典籍和一些貴族逃往楚國,史稱“王子朝奔楚”或“王子朝之亂”。當時,老子相當于圖書館館長,無論老子與王子朝是何關系,典籍丢了之後,老子被罷官免職,于是就回到故鄉隐居。
可以說,老子不僅耳朵聽到、而且還親眼看到,頻繁戰争對國家人民帶來了的深重災難,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道德經中的反戰思想
《道德經》看似講述道家思想,實則蘊含着濃郁的反戰思想,老子之“道”是“善利萬物而不争”,“三寶”是以“慈”為首,但戰争是“争”、是破壞,與老子之“道”截然相反。因此,《道德經》看似表達的是哲學之“道”,實則是為政治觀鋪墊,表達的是老子反戰思想,比如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道德經》中說“夫兵者不祥之器也,物或惡之”,将用兵視為不祥之器,人們都厭惡它;又說“不欲以兵強于天下,師之所至,荊棘生之,大軍之後,必有兇年”,告誡統治者不要信奉武力,一旦用兵,後果極為嚴重,因此要慎之又慎。
其次,《道德經》中說“絕智棄辯”、“絕詐棄僞”(楚簡《道德經》),回歸純潔質樸的本性,不追求發揮才華。但兵家尚智用術,乃至為了勝利不擇手段,孫武《孫子兵法》的“兵者,詭道也”就是對時代特征的高度提煉。因此,老子說“絕智棄辯”等,實則是間接性的反戰。
第三,《道德經》中說“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将欲取天下也,恒無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與之争.....聖人之道,為而不争”等。顯然,老子将其反戰思想,引入到了政治觀中,不争就是謙讓隐退。
“小國寡民,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社會狀态,沒有戰争、沒有争執,百姓安居樂業,契合老子一貫的反戰思想。但這一社會狀态過于“極端”,與春秋晚期時代社會狀況相悖,注定不可能實現,那老子描述一個極端理想社會的本義何在?
小國寡民思想的本義
殘酷的現實,讓老子為之深深思索,該如何救世呢?于是,老子構建出一個烏托邦,即“小國寡民,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狀态。從社會發展角度來看,“小國寡民”違背發展邏輯,那麼老子為何還提出這一極端的理想社會?古代兩位大學者有過解釋。
魏晉經學家王弼,是《道德經》研究的權威,他對老子這一段話解釋是:“國既小,民又寡,尚可使反古,況國大民衆乎!故舉小國而言也。”也就是說,小國尚可返古,大國根本不可能返古,因此王弼認為老子這是舉小國來說明問題,并非老子真的不合時宜地倡導複古。
宋朝大文豪蘇轍,在《老子解》中指出:“老子生于衰周,文勝俗弊,将以無為救之。故于書之終,言其所志,願得小國寡民以試焉,而不可得耳。”蘇轍認為,老子生活在周衰之際,列國戰争不斷,想用無為扭轉局勢,所以在《道德經》的最後談到他的志向,希望能夠有個人口稀少的小國來做實驗,卻得不到。
東晉時期,陶淵明受到老子思想的啟發,在《桃花源記》中塑造了一個與世隔絕、淳樸安詳的小村莊,幾乎是對老子“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的詳細描述。但這麼美好的地方,卻“不複得路”、“遂無問津者”,原因何在?有人将之解讀為另類的恐怖的“鬼蜮”,實際完全曲解了陶淵明思想,陶淵明這麼說表達的是桃花源乃虛構,在現實中根本不存在,所以才“不複得路”、“遂無問津者”。筆者認為,結合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蘇轍對這句話的解讀才是老子的真實意圖,一語道破了真相。
春秋晚期,現實是戰亂愈發頻繁、民不聊生,兼并戰愈發激烈,大國之間頻繁爆發戰争,中原霸主晉國即将分崩離析.......戰争規模與力度都遠超從前。于是,老子探尋救世之路,想要構建一個沒有戰争的社會,于是産生了構建一個“小國寡民”的理想社會。
說到底,老子的“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隻是舉例說明,或者是尋找的一塊試驗田,是一次救世實驗,并沒有認為天下都該複古,回歸到“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上古狀态,畢竟當時晉國、楚國、秦國、齊國等人口衆多也根本不可能實現這一點。如果單純将“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視為老子對天下的志向,是消極的複古,那就曲解了老子的本義。
值得一提的是,在亂世之下,老子、孔子等人積極尋找救世之路,雖然未必找到了正确的道路,有些思想雖然未必合乎時宜,但這種救世精神卻一代又一代的薪火相傳,成為中國文人的使命,所以縱觀中國曆史,每一個曆史階段都有文人鐵肩擔道義,舍身為國尋找救世之路,留下了一段又一段英雄事迹,激勵着一代又一代人。與世界各國相比,這是中國與他們的最大區别之一,也是中國能夠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
參考資料:《道德經》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