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知進退者勝

知進退者勝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3 10:41:41

《孫子兵法》:“善戰者,求之于勢,不責于人;故能擇人而任勢……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勢優者勝,就是指善于創造和利用有利态勢的一方更容易取得勝利。

可改變力量對比,變劣勢為優勢。“勢”最直接的意思就是力量,而且是極為強大的力量,強大到萬物莫能當。孫子認為,隻有對“勢”敏感起來,能夠蓄勢、奪勢、順勢、借勢、造勢,才能無往不勝。戰役運動經過了雙方各自的戰役布勢,形成戰役态勢,并進一步演化為一系列作戰行動,最後需要打赢一系列作戰行動,才能決定戰役勝負。如果力量總體占優勢的一方,不能運用欺騙等措施造成敵人失誤,形成有利的戰役态勢,構成對己有利的戰役結構,并打赢一系列作戰行動,就不能赢得戰役勝利。而戰役力量總體處于劣勢的一方,如果能夠謀取有利的戰役态勢,将戰役力量總體劣勢轉化為有利的戰役結構,從而打赢一系列作戰行動,也可以赢得戰役勝利。

可有利于獲取主動權。善于用兵打仗,就必須“任勢”,借助各種有利的外部條件,形成有利的戰場态勢之後用兵決戰。戰勝對手,并不是一味地把自己的力量拼到極限,而是通過改變力量的戰場部署和作戰編成,造成有利的戰場态勢。孫子所說的“勢”是“形勢”“态勢”,暗指一種不可抗拒的趨勢。勢無形卻無處不在,無象卻威力無窮。在對局博弈的過程中,時和勢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審時度勢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正如英國戰略理論家利德爾哈特也這樣表述過:真正的目的與其說是尋求戰鬥,不如說是一種有利的戰略形勢。也許戰略形勢是如此有利,以至于即使是它本身不能收到決定性的效果,那麼在這個形勢的基礎上,隻要打一仗就肯定可以收到這種決定性的戰果。

可造成強大心理震懾效果。“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作戰追求的高級目标。通過威懾造勢,使敵方的心理受到強大震懾,使敵喪失戰鬥意識,是勢優者勝的現實體現。這種震懾攻擊,是打與懾的結合,聚焦于營造優于敵方的态勢。把戰與懾融為一體實施,使政治、外交、軍事等行動相互聚力,以達成威懾的戰略目的,以勢制敵。它既是一種作戰指導,也是一種作戰原則和要求,體現了目的與手段在本質上的統一。随着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精确制導武器的出現讓“硬摧毀”的命中精度大大提高,在“非接觸性”的信息化戰争中表現出難以置信的強大震懾力。美軍近幾場局部戰争的實踐說明,遠程精确打擊能力能夠給敵方造成劇烈的心理震撼和強大的心理壓力,已成為戰争制勝的關鍵因素之一。

因此,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必須謀求掌控戰局主動的“勝勢”,有了“勝勢”才能有勝仗。

(延伸閱讀:《力聚者勝》,參見本版3月7日)

知進退者勝(勢優者勝)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