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有這樣一個詩人,他一生隻參加了一次科舉考試,不錄,所以一直是個布衣。他隐居在深山村裡,在那搭了幾間小茅屋,種了些高粱和樹木,安心悠閑地在那寫詩,他筆下有首著名的《鄉村四月》想必大家都知道。不知怎麼,讀他的詩總有一種簡約、一份清淡的韻緻在裡,有名家評其詩道:“自吐性情,靡所依旁”。他是誰?大名翁卷也。
翁卷,南宋詩人,字續古。永嘉人(今浙江省人),工詩,與趙師秀、徐照、徐玑并稱永嘉四靈。
鄉村四月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野望
一天秋色冷晴灣,無數峰巒遠近間。閑上山來看野水,忽于水底見青山。
春日和劉明遠
不奈滴檐聲,風囘昨夜晴。一階春草碧,幾片落花輕。知分貧堪樂,無營夢亦清。看君話幽隐,如我願逃名。
寄從善上人數載不相見,師應長閉關。香煙前代寺,秋色五峰山。棋進僧誰敵,琴餘鶴共閒。幾時重過我,吟話此林間。
寄張季思
荊吳中隔萬山遙,那得相逢話寂寥。長憶梅花好時節,訪君船泊古楓橋。
寄趙靈秀
千山落葉深,高樹不藏禽。遊子在何處,故人勞此心。閑燈妨遠夢,寒雨亂愁吟。僧奭曾相約,花時共一尋。
南澗尋韓仲止不遇
樹樹有佳陰,山蟬不住吟。掬來南澗水,清若主人心。屋上雲飛冷,籬根藓積深。留詩在岩壁,明日更相尋。
題竹
偶種得成陰,修修過别林。月寒雙鴿睡,風靜一蟬吟。映地添苔碧,臨池覺水深。貧居來客少,賴爾慰人心。
同徐道晖趙紫芝泛湖
相見即相親,吟壇得幾人。扁舟當是日,勝賞共閒身。山雨曾添碧,湖風不動塵。晚來漁唱起,處處藕花新。
尋僧
秋淨日晖晖,間行風滿衣。尋僧雖不遇,折得菊花歸。
贈鮑居士
日日湖波畔,群鷗相共閑。全家皆好佛,獨坐或看山。曬藥嫌雲在,留僧帶月還。有時乘小艇,忽入到城間。
鮑使君閑居
吟樓影在湖波上,吟景長從望處生。疊石拟成幽嶂色,種松移得遠灘聲。多谙經品曾因病,卻著荷衣欲避名。聞說近來心更靜,案頭惟有一琴橫。
次韻葛天民
接得詩來勝接書,憶君情思豁然舒。卻看城裡誰家竹,又鎖湖邊舊住廬。曾有退之憐賈島,豈無得意薦相如。欲知别後予縱迹,隻向此江閒釣魚。
馮公嶺
亂峰千疊拂雲霓,輻合坑崖立似梯。曾向括州州裡望,衆山卻是此山低。
還家夜同趙端行分韻賦
莫怪每霜滿鬓侵,半年長路幾關心。還家點檢家中物,依舊清風在竹林。
趙嗣勳
休思孤嶼峰,且往看吳中。一片太湖色,遠涵秋氣空。藕塘南北棹,蘆港去來鴻。入幕多僚屬,惟君事不同。
西風
一處西風一處愁,又逢鳴雁在滄洲。芙蓉不分秋蕭索,鬥拆繁紅滿樹頭。
贈滕處士
識君戎馬際,今叉十年餘。環海才安息,先生便隐居。清風三畝宅,白日一床書。長是閒門掩,鄰僧亦不如。
泊舟龍遊
未得橋開鎖,去船難自由。渚禽飛入竹,山葉下随流。忽見秋風喜,還成早歲愁。卧聞舟子說,明日到衢州。
酬杜子野
千葩開欲休,獨客思悠悠。江水能相隔,春風不共遊。數篇詩未答,一幅信重收。多少懷君意,莺聲高樹頭。
處州蒼嶺
步步蹑飛雲,初疑夢裡身。村雞數聲遠,山舍幾家鄰。不雨溪長急,非春樹亦新。自從開此嶺,便有客行人。
旅泊
幾日溪篷下,低垂困水程。喜因山縣泊,略向岸汀行。聞笛生羁思,看松減宦情。遙知此夜月,必照故山明。
送盧主簿歸吳
湖波長浩蕩,苑綠遍幽奇。皆是全吳地,今非昔代時。鸱夷無舊舸,泰伯有新祠。吟苦曾遊客,因君動遠思。
幽居
蓬戶掩還開,幽居稱不才。移松連峤上,買石帶溪苔。藥信仙方服,衣從古樣裁。本無官可棄,何用賦歸來。
贈東庵約公
問今年八十,退院久清閑。白雪髭慵剃,青松戶早關。取泉來煮茗,與客話遊山。弟子何僧是,缁衣多往還。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