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很多銀行幾乎同時發出公告,根據财政部和央行國債發行計劃和安排,7月的儲蓄國債将如期于7月10日發行,暫停兩個月後重新恢複發行,對于喜歡儲蓄國債的朋友來說,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本次發行的是電子式儲蓄國債(第三期第四期),分為3年和5年期兩種,發行規模各200億,并且按年付息,每年的7月10日付息一次,自動到賬,但是利率卻有些讓人失望,其中3年期票面利率3.2%,5年期利率僅3.37%,與3月和4月利率相比,再次下調。
衆所周知,今年3月發行的是憑證式國債,到期一次還本付息;4月發行的是電子式國債,5月和6月因為疫情和地方債發行原因,暫停兩月,但3月和4月發行的儲蓄國債中,3年期利率為3.35%,5年期利率為3.52%,這樣比較,7月儲蓄國債3年和5年期利率,均比上期下調了0.15個百分點。
這個下調幅度會給利息收入帶來多大影響?
舉例購買10萬儲蓄國債,3年到期利息就會比過去少收入450,5年期少收入750,同理如果購入100萬,将分别損失利息4500和7500,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總之利息變少了,難免讓人不舒服。
那麼,在利率再次下調後,在極低風險産品中,國債、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該如何選擇?或者說誰更劃算呢?
首先在安全性沒得說,儲蓄國債有國家信用背書,存款包括大額存單有存款保險條例保障,均具有保本保息,到期剛兌性質,同屬極低風險金融産品,不用贅述。
所以,重點應該比較它們的收益性和流動性。
在收益性方面,目前6大國有銀行和12家股份行中,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限一般為3.25%,大額存單國有銀行一般為3.35%,股份行最高達到3.5%,而儲蓄國債3年期隻有3.2%,所以在3年期上,儲蓄國債處于劣勢。
但是因為目前國有銀行和股份行5年期利率普遍出現倒挂,5年期利率低于3年期,同時國有銀行和股份行一般沒有開辦5年期大額存單,因此如果希望存5年,那麼儲蓄國債的優勢就會顯現出來,高于定存和大額存單利率。
當然,除此之外,地方性中小銀行利率也許更有優勢,比如城商行、農商行、民營銀行和村鎮銀行等,3年期定存利率在3.5%左右,大額存單利率最高在4%左右,所以無論3年還是5年,地方法人銀行的利息水平普遍高于儲蓄國債。
而在流動性方面,儲蓄國債優勢就比較明顯。
首先提前支取是靠檔計息。定期存款可以提前支取,但利息均按照支取日活期利率計算利息,大額存單有的不能提前支取,有的隻能一次性全部提前支取,且同樣按照活期計算利息,而儲蓄國債不僅可以提前支取,而且隻要持有時間超過6個月,就是靠檔利息。
最新規則為:滿半年不滿一年按3.35%計息;滿一年不滿兩年1.82%;滿兩年不滿3年2.84%;滿3年不滿4年3.26%;滿4年不滿5年3.4%。
因此,如果涉及提前支取,儲蓄國債的收益明顯高于定存和大額存單。
其次,電子式國債還是按年付息一次,每年的利息收入不僅可以用于日常開支(生活還貸等),還可以進行再投資,從而産生額外增值,而定存和大額存單按照監管要求,不得采用周期付息,一般采用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方式。
因此,儲蓄國債流動性一般強于定存和大額存單。
綜上所述,在收益性方面,3年期定存和大額存單強于3年期儲蓄國債,但5年期中,國有和股份行定存不如儲蓄國債,地方法人銀行定存和大額存單優于儲蓄國債。如果計劃周全,投資周期确定,沒有特殊意外,那麼儲蓄國債的流動性幾乎可以忽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