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名字最多的節日,又叫“重午節”(因為5月5日)同時還叫端陽節、龍舟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五月節、女兒節、詩人節。
每個名字都是有來曆的,這些端午節的别名,和端午節的習俗息息相關。
我們今天從5首古詩詞當中,來了解一下古代的端午節,都有什麼樣的習俗。
戴香包
《菩薩蠻·包中香黍分邊角》
唐代:陳 義
包中香黍分邊角。彩絲剪就交絨索。
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主人恩義重。對景承歡寵。
何日玩山家。葵 蒿三四花。
唐代詩人陳義的這首詞,前兩句告訴我們的就是:端午節的香包,是用五彩絲線纏繞做成的,裡面放着香料。宴席上面還會出現菖蒲,每年五月初的時候都是如此。
主人每年端午節的時候都會準備這些應節的禮物,什麼時候去鄉下走一走,可以看到葵蒿已經開花了。
編者:古代的端午節非常講究,端午香包根據年齡不同,也會有不同的形狀。老年人大多佩戴桃子、蘋果等形狀的,小孩兒喜歡的是虎頭香包。 在古代,如果是熱戀中的情人,姑娘要早早為情郎精心制作别緻的香包,趕在節前送給他。
纏絲線
除此之外,姑娘們和孩子們在端午節時還要在手臂上纏上五彩的絲線。這也是一種祈願。
《浣溪沙·端午》
宋代:蘇轼
輕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挂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宋代詩人蘇轼寫的這首詞,很詳細的記錄了宋代端午節的習俗。
姑娘們穿着綠色的羅裙,已經被汗微微濕透了。明天就是端午節,可以去用中草藥泡個澡。洗後的澡水裡有着殘留的胭脂香粉的味道,随着河流慢慢飄遠。
白皙的手臂上纏着五彩的絲線,在烏黑的發髻上斜插着小小的靈符。希望自己能與相愛的人白頭偕老。
編者:據說端午節的這一天,草藥的藥性是最強的,所以才會有浴蘭湯這樣的習俗。而五彩的絲線顔色是“青、紅、白、黑、黃”這五色最為吉祥。
挂艾草
《端午即事》
宋代: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裡外。
丹心照夙昔,鬓發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門上都要挂艾草。
宋代詩人文天祥在端午節的那天中午,也收到了一枝艾草。
他感歎說:老朋友都不知道去哪了,新朋友也在萬裡之外,
我雖然依然像以前一樣一片丹心,但是我的頭發都白了。
我想要像屈原一樣能夠用自己的身軀去提醒君王,但是,汨羅江離我太遠了。
全統節日端午節艾草
賽龍舟《減字木蘭花·競渡》
宋代:黃裳
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
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
歡聲震地。驚退萬人争戰氣。
金碧樓西。銜得錦标第一歸。
端午節的時候還會賽龍舟。宋代的詩人黃裳就描寫了龍舟競賽的熱鬧場面。
競賽的龍舟上豎着一杆高高飄揚的紅色旗子,這些龍舟像箭一樣飛出深深的柳蔭。
隆隆的鼓聲像是春雷一樣,他們沖開煙霧,劃開水面飛馳而去。
現場觀看的人發出震天的呐喊,像是在戰場上要驚退敵人。
夕陽的餘晖灑在樓的西邊,顯得金碧輝煌。龍舟競賽的第一名已經奪得了錦标,回來了。
紀念屈原
《和端午》
宋代: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讵能還。
國亡身殒今何有,隻留離騷在世間。
端午節的時候,最廣泛的傳統便是紀念屈原。為此,宋代詩人張耒寫了一首《和端午》
端午節的時候賽龍舟是為了哀悼屈原,屈原的忠魂,卻一去不能再回還了。
楚國已經沒有了,屈原也死了,如今還剩下什麼呢?隻剩下屈原所寫的《離騷》千古流傳。
今天和大家分享了5首古詩詞,這5首古詩詞也分别記錄了古代的端午節的習俗。
大家可能奇怪,為什麼沒有吃粽子呢?
我們單獨寫一篇,專門寫端午節的粽子。歡迎大家關注品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