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百二秦關終屬楚的典故

百二秦關終屬楚的典故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1 02:26:26

百二秦關終屬楚的典故(竹溪與桃花源記中的記載驚人相似)1

竹溪桃源鄉是一片遠離喧嚣的安甯之地。

《桃花源記》原型或在十堰

世外桃源,出自東晉文學家陶淵明《桃花源記》描述的一個與世隔絕、沒有遭到禍亂的美好地方。原指與現實社會隔絕、生活安樂的理想境界,後也指環境幽靜、生活安逸的地方。

《桃花源記》記載:“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缤紛,漁人甚異之。複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複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南陽劉子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劉子骥在曆史上确有其人,是陶淵明的一個遠房親戚,兩人志趣相投,經常結伴遊山玩水。劉子骥探訪桃源未果病終,這件事是作者虛構的,增加了故事中桃花源的神秘性,使人們隻能憑空想像、羨慕其存在。

桃花源在哪兒呢?目前,全國有30多個地方宣稱是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的原型所在地。其中最著名的有兩處,一處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一處是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

結合地名起源、地緣關系、植物分布、風俗習慣、地形地貌等分析考慮,漢江師範學院周進芳教教等專家學者實地考察後發現,竹山、竹溪交界處的武陵峽與《桃花源記》中的記載有着驚人的相似,認為此地應是《桃花源記》的原型所在地。

竹溪縣擁有桃花源之“實”

《桃花源記》中寫道:“武陵人捕魚為業。”“武陵人”是哪裡的人?

劉子骥是南陽郡安衆縣人(今河南省鄧州市東北一帶)。南陽郡與上庸郡相距不過100多公裡。當時,他從河南南陽郡到上庸郡,比到湖南武陵郡要近幾百公裡。

試想,在陶淵明時代,從南陽郡到武陵郡之間往返一次,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沿途風貌将發生不小的變化。按照文中記載,漁夫“處處志之”(即沿途做标記),劉子骥如何按照他的描述“欣然規往”。顯然,從時間上來講,捕魚的武陵人,是上庸郡武陵縣人比湖南武陵郡人更有說服力。

先說湖南的桃源。據《桃源縣志》記載,春秋戰國時期,湖南桃源地域屬楚;秦屬黔中郡;東漢屬武陵郡;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年),臨沅、沅南、漢壽三縣合并為武陵縣。唐朝及五代時期,今桃源縣地域為武陵縣的一部分。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年),轉運使張詠建議設立桃源縣。其理由是:其地有一風景秀麗、道觀雄偉的勝地,此勝地因陶淵明所作《桃花源記》傳頌于世而得名桃花源。由于張詠的建議,是年,桃源縣設立。

竹溪縣是古庸國所在地,境内水資源豐富。在縣城的西南面有一條官渡河,發源于竹溪縣桃源鄉。該河流經竹山縣官渡鎮、上庸鎮後彙入堵河。在官渡河的上遊,有一處類似于陶淵明筆下“世外桃源”的地方,正如描述的那樣:從官渡鎮逆水而上,不久就看到一座孤山從河心凸起.河水從幽遠的峽谷深處流出來,令人神往,這不就是“林盡水源”嗎?從山背後不足兩米寬的山口一望,兩邊是數百米高的絕壁,擡頭仰望,僅能見一線天光,這不正是“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極峽,才通人”的武陵峽嗎?

竹溪縣有很多地方與《桃花源記》記載十分“巧合”!桃源縣擁有其“名”,竹溪縣擁有其“實”。

竹溪與《桃花源記》記載驚人相似

百二秦關終屬楚的典故(竹溪與桃花源記中的記載驚人相似)2

明朝畫家仇英所作《桃源仙境圖》。

《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人是哪裡的人呢?

從地緣關系看,秦國與楚國接壤,從關垭向西,有被譽為“秦國江南”之稱的安康地區;從關垭向東,是享有鄂西北“天府之國”之稱的竹溪縣。物産豐富的竹溪縣,大山縱橫,是古代避難的理想地方。邑人是指同鄉的人,人數應當是衆多。當時交通不發達、社會不穩定,古代以步代行,日不過百裡。逃難者“率妻子邑人”假若從秦楚交界的地方,翻山越嶺近千公裡逃到湖南桃源縣不現實。

從植物分布上看,陶淵明在《桃花源記》裡寥寥數筆就勾勒出一個峽谷幽深、懸崖峭壁、綠樹成蔭的仙境。對桃花盛開美景的大量描寫中,傳達了兩個信息:一是春天已經到來,另一個是此處風景如畫,氣候宜人,适合萬物生長。

竹溪縣位于黃土帶區域,而桃源縣地處紅土帶區域,竹溪縣的土壤條件優于桃源縣,更适合桃樹生長。竹溪縣比桃源縣的氣候、土壤條件優越,桃花會産生“落英缤紛”的效果。

從風俗習慣來看,《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居民風俗與竹溪縣居民風俗幾乎一樣。衆所周知,竹溪縣的飲食文化豐富,山民熱情好客,釀黃酒、炖臘肉、炒茶葉、腌鹹菜。他們同喜同樂,鄰裡和睦。與《桃花源記》文中描述的“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餘人各複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有相似相近之處。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桃花源”

近年來,專家學者綜合分析,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應該在竹溪縣(武陵縣);而不是桃源縣(武陵郡)。竹溪縣古稱武陵縣,屬漢中郡,在秦朝就有了。晉時,武陵縣屬上庸郡。而竹溪縣境内的堵河舊稱武陵河,河中峽谷至今還叫“武陵峽”。尤其是,峽谷入口處的村子叫桃源村,屬竹山縣官渡鎮;出口處的村子叫桃源鄉,屬竹溪縣。

一篇隻有360字的散文能流傳1500年,家喻戶曉,傳唱不衰,其中必有其道理!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桃花源”。

遠離喧嚣,鳥語花香,人間仙境,自然和諧,民風樸實……2011年5月18日,記者曾走進竹溪縣桃源鄉采訪,所見所聞,種種景象确實符合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桃源村也好,桃源鄉也罷,桃花源這個地名不是現在憑空想象,而是古已有之。“世外桃源”猶如心中深藏的那首歌,吟唱到永遠……(文、圖/記者 朱江 編輯 柚子)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