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初聽這句話時,是在一次高中語文課上,那天語文老師無意間講到這個典故,當時第一感覺就是好美的一句情話,好浪漫啊!心裡如一 陣清香掠過。便思想到,是什麼人有如此深沉内斂的愛情?是哪位才子為他的佳人所作?又是那位幸運美麗的佳人能得到一個人如此浪漫而溫暖的思戀呢?雖已是兩千年的滄海桑田,眼波淩淩,那份纏綿的情誼,依舊,欲說還休。
詩背後的故事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意思是田間阡陌的花開了,夫人,你不必急着回來,慢慢欣賞路邊的花兒,我慢慢等你回來。這是吳越王給
他的夫人寫的一封信。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王錢镠統治着以杭州為首的十三州,地域十分的狹小,但是錢镠卻治國有方,當地的百姓安居樂業,在當時社會動亂的大環境下,錢镠統治的地方可以說是世外桃源。
錢镠的妻子是莊穆夫人吳氏,吳氏有一個習慣,就是每年的寒食節,都要回到臨安的老家。錢镠也是一個性情中人,最是念這個糟糠結發之妻。吳氏回家住得久了,便要帶信給她:或是思念、或是問候,其中也有催促之意。那一年,吳妃又去了臨安娘家。錢镠在杭州料理政事,一日走出宮門,卻見鳳凰山腳,西湖堤岸已是桃紅柳綠,萬紫千紅,想到與吳氏夫人已是多日不見,不免又生出幾分思念。錢镠低頭一想:人們都在享受着春日美景,而自己卻與夫人兩地分隔,多日未見,心中不由生出幾分思念之情,于是立馬回到宮中,提筆寫上一封書信,雖則寥寥數語,但卻情真意切,細膩入微,其中有這麼一句: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九個字,平實溫馨,情愫尤重,讓吳妃當即落下兩行珠淚。此事傳開去,一時成為佳話。僅僅九個字,勝過了多少華麗的辭藻,蓋過多少海誓山盟,細膩入微,美的不可方物,令人羨慕不已。
這個簡單而美好的故事,不僅讓人看到了一個丈夫對妻子的思念,以及含蓄深沉的愛,也能感覺到對妻子的關懷、體諒和克制,愛一個人必然思戀她/他,但是更應該尊重、體諒、理解她/他。
懂彼此的心意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他心知,她會懂。
她确是,已了然。
他的話像最柔軟的春草,思念她的丈夫等在無邊春色的那頭,用溫情渴望的目光迎接她回來。于是,清風拂面,眼中山山水水都見得他愛意流連。其實,隻若留住你的歡心,又何須急着匆匆趕回。隻因為,我在等,縱使天荒地老,縱是海枯石爛,我,願意就這樣,跨國漫漫時光,在原地等着你的歸來。
這是怎樣的情語呀!未有濃烈的癡癡纏纏,未有指天為證的轟轟烈烈,花前淩波橫過的淡淡的相思,比春風更柔軟,比春水更蜿漫,滋潤了那方思念彼岸佳人的心田。
陌上花開,若沒有那人溫情的眸光,那麼花開也寂寞,風情也蒼白。
陌上花開,讓人愛,讓人癡,恍惚人的骨子裡頭都沉澱了花的影子,花的風韻。
人歸緩緩,那花便有了靈性,便開得執着,那方千年未逝的陌上風情也被撩撥得濃郁而熱烈。
有時會想,那個他的她,或許是與帝王鬧了脾氣,或是存了委屈,就這樣耍了小女人的心性,否則,怎會就這樣,一去不願歸來呢?
隻是,當這載滿淡淡陌上風情的信箋跨過千山萬水,劃過一縷春光,翩阡至她的淡紅衣袖中,縱是淚眼婆娑也會滌出溫煦笑意吧。
原是愛情,何需如春雷震耳欲聾,原是情話,也可這般染上淡淡的夢華。不提愛字,處處愛意氤氲,不提思念,卻是思得透徹,念的濃烈。
緩緩歸,緩緩歸,錢镠,這位在五代十國的夾縫中占了十二州江山的吳越帝王,不提他江山坐得如何,隻這對春色的傾心之情,對愛人的體貼,這般柔情的一句話,遊移在古籍史冊中,豔稱千古。
隻是緩緩歸,隻是淡淡愛,隻是默默思念,靜靜地等待。
等待伊人的歸來,等待萬丈紅塵之中她的回身,刹那芳華。
什麼都不多言,隻在短短九個字中,他知她懂。
這樣的愛情别說古人羨慕,就是放在現代也是讓人羨慕的,你若愛她,那就讓你的愛像陽光一樣包圍着她,并且給她自由。我想這大概就是愛情的最高境界了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