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世界機場建設會議

世界機場建設會議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12:00:23

經過3年多的改造,上海虹橋國際機場1号航站樓及交通中心不停航改造工程順利完工,于2018年10月15日全面投入使用。

近日,虹橋機場1号航站樓改造工程繼榮獲聯合國授予的全球綠色解決方案獎——既有建築綠色改造解決方案獎後,國内航班全自助服務項目又被國家民航局列入中國民航首批“四型機場”示範項目。

世界機場建設會議(聯合國頒獎民航局樹榜樣)1

虹橋1号航站樓改造工程為何能獲此殊榮?改造中又有哪些亮點?上海機場集團副總裁、上海機場建設指揮部總指揮戴曉堅表示,工程改造中積極引入“平安、智慧、綠色、人文”的設計理念,提升航空服務品質和旅客服務體驗,助力“上海服務”品牌打造,引領虹橋機場東片區實現“脫胎換骨”式的改變。

更便利——國内自助化程度最高

在虹橋機場1号航站樓的改造中,上海機場集團主動對标“無紙化出行”“便捷出行”要求,根據客流量高位運行現狀和穩定增長趨勢,大量應用新技術和智能化設施,打造“四型機場”。在虹橋機場1号航站樓的國内出發流程上,實現了自助值機、自助行李托運、自助驗證和自助登機,成為國内自助流程比例最高的一個航站樓。

目前,1号航站樓國内候機樓出發辦票大廳安放有28台自助值機設備,18 台自助行李托運設備,為方便老年旅客和需要幫助的人群值機,另外設置了6 個國内人工辦票櫃台;國内安檢區共部署了 8 條安檢自助驗證通道,2條人工驗證通道暨老幼殘孕及軍人依法優先通道;國内候機區設有20套自助登機閘機。

步入辦票大廳,展現在旅客面前的是一排呈“V”字型分布的自助值機設備。與傳統的呈線性分布的值機櫃台相比,自助值機設備以“V”字型分布可以和旅客排隊以及行進流向相契合, 既方便辦票後的旅客直接穿越自助設備區域,前往自助托運或是安檢區域,又為其他旅客排隊留出充裕的空間。

今年春運期間,在此運營的春秋航空每日航班從68班增長到74班,在客流量、行李量增長的同時,出發大廳使用自助值機和自助托運行李設備的旅客卻即到即走,從進入值機大廳到辦理好行李托運,平均每位旅客耗時約7分鐘,比傳統人工值機模式效率提升了53%,操作熟練的旅客甚至耗時不超過3分鐘。

更綠色——建築單位面積能耗大幅下降

航站樓由于建築功能特殊、體量巨大、設備繁複,如何實現綠色節能,是擺在機場建設者面前的一道難題。

戴曉堅告訴記者:在虹橋機場1号航站樓改造中,施工方既重視圍護結構節能、綠色設備技術優化等常規性的節能改造,更重視從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續性角度,全面考慮航站樓改造的節材、節能、節水及環境品質的提升,充分保留和利用原有可用的建築結構、空間與設備,盡可能減少改造工程量、資源消耗、施工能耗與對環境的影響,通過全過程的綠色節能改造策劃、全方位的被動式節能設計、全周期的能耗運營管理,最終實現改造後的航站樓節能減排目标,着力打造低碳運行的綠色典範。

世界機場建設會議(聯合國頒獎民航局樹榜樣)2

在自然通風方面,根據辦票大廳、安檢區等功能需求、所處位置以及人員活動頻率的不同,設計不同的自然通風改造措施,如通過建築表面風壓分析,合理選擇牆面開窗位置;加高空間,增加高側窗;利用原有天窗改造為高起的通風塔等。

世界機場建設會議(聯合國頒獎民航局樹榜樣)3

在自然采光方面,采取天窗設計,改善樓内采光條件。在建築遮陽方面,針對航站樓大面積采用玻璃幕牆設計,夏季太陽輻射影響大,通過增設遮陽構件來降低太陽直射的影響。

在圍護結構保溫隔熱方面,從節能角度優化窗牆比,選擇合适的保溫隔熱材料,進行外牆節能改造和屋頂節能改造。在機電系統方面,充分利用自然能和變頻技術,并建立控制與檢測系統。

虹橋機場1号航站樓的綠色改造設計得到了國際認可,在第23屆聯合國氣候大會上,該項改造工程在全球80多個國家推薦的項目當中獲得專家組第1名,并獲頒建築領域的國際大獎“2017年全球綠色解決方案獎——既有建築綠色改造解決方案獎”一等獎。

更人文——改造中兼顧文脈保護

在虹橋機場1号航站樓改造中,除航站樓自身改造外,還對航站區功能、綜合交通換乘、周邊環境風貌進行了系統性地整合提升,從而實現虹橋機場東片區 “脫胎換骨”的改變。

世界機場建設會議(聯合國頒獎民航局樹榜樣)4

通過将1号航站樓與城市高架路網實現對接,使旅客進出機場将更加順暢;通過集合地鐵、公交、出租車各類交通換乘模式于同一空間,将航站樓迎客廳功能和空間向外延伸至交通中心,最大程度縮短了旅客的換乘距離,提高了公共交通的使用率;通過在航站區中心位置集中設置了2萬平方米的景觀綠化,航站區的生态環境和空間品質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旅客滿意度和獲得感全面提升。

世界機場建設會議(聯合國頒獎民航局樹榜樣)5

文脈傳承是改造工程不可回避的難題,虹橋機場1号航站樓曆經多次擴建,建築中保留了不同時期的建築風貌和景觀,承載了深厚的曆史記憶與文脈;而原有航站樓立面外觀形象又存在一些不足,立面風格不統一,空間局促,需要拆除重塑。

在改造過程中,上海機場通過對原有建築的深入解讀,汲取了曆史建築中的設計元素,在對虹橋機場傳承的同時又融彙現代設計手法進行重新演繹,使改造後的1号航站樓整個建築新舊結合,在繼承原有風貌,依然能夠讓人似曾相識的同時,與西區2号航站樓的建築風格遙相呼應,做到了精緻簡約、内斂含蓄、中性方正。

虹橋機場早期迎賓一路兩邊行道樹有很多香樟樹,在這次改造工程中108棵香樟樹先移植到外面進行養護,改造完成後全部回搬到交通中心既有道路上,得到了完美的保護。

編輯:山巍

責任編輯:沈穎婕

世界機場建設會議(聯合國頒獎民航局樹榜樣)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