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目标: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确讀寫“翠鳥、葦稈、腹部、襯衫、透亮、又尖又長、清脆、一眨眼、泡泡、逃脫、飼養、漁翁、石壁、打消、念頭”等詞語,摘抄描寫翠鳥外形和動作特點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4.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以及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教材簡說
這篇課文形象、生動地介紹了一種生活在水邊的小鳥──翠鳥。翠鳥顔色鮮豔、小巧玲珑、叫聲清脆,捕捉小魚時動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愛。孩子們也喜歡這樣可愛的小鳥,想捉一隻翠鳥來飼養,但在老漁翁的開導下,孩子們打消了自己的念頭,把翠鳥看作了朋友。這篇課文在展示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的同時,呼籲人類要與動物和諧相處。
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生動形象的描寫是本課在表達上的獨特之處。作者在介紹翠鳥時,緊緊抓住了它在外形和動作上的特征,表達方法不是簡單的平鋪直叙,而是采用了拟人、比喻、對比等多種方式。比如,“翠鳥喜歡停在水邊的葦稈上”中的“喜歡”,“等待遊到水面上來的小魚”中的“等待”,無不反映了作者為翠鳥賦予的人性化的色彩;“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現了翠鳥的速度之快。作者在描寫翠鳥機靈、敏捷的動作特點時,是把它和小魚做了一番對比的。小魚“悄悄”地吹了個泡泡,“盡管它這樣機靈,還是難以逃脫翠鳥銳利的眼睛”。
資料積累:
翠鳥 翠鳥中為數最多、分布最廣的是歐亞翠鳥。這種鳥在我國東部、南部常見,也叫釣魚郎。翠鳥體長約15厘米。頭大,體小。翠鳥常常蹲在河溪、水塘、湖泊、海灣的水面上,或盤旋在上空,隻要魚鱗銀光一閃,它便緊夾雙翼,尾上頭下,全身筆直插入水中,雙喙像鑷子一樣張開,鉗住小魚,随即張開雙翼,龜縮着腦袋,掉頭振翅浮出水面,整個過程前後不過幾秒鐘。翠鳥把抓住的小魚往自己爪上狠狠打幾下,再将魚抛向空中,張大嘴接住,美餐一頓。
翠鳥這種高超的捕魚本領,來自它獨特的身體構造。它的羽毛裡,隐藏着許多氣袋,尾部有分泌防水油的腺體,借此可在水中迅速潛遊而不緻弄濕羽毛。翠鳥在插入水中的瞬間,能夠精确調節因光線的折射而造成的視差。進水之後,仍能保持極佳視力。
同步練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