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熱門知識?作者:郭 膺湖南一名女生高考選報北大考古專業卻被部分網民視為“冷門”“沒錢途”,勸她選報熱門的金融類專業,專業“冷”與“熱”的對比成為當下教育生态的一面鏡子從當年備受追捧的計算機,到後來金融類專業博得萬千寵愛,再到如今異軍突起的人工智能,一個個專業的冷熱沉浮,絕不隻是一代代學子的感性而為,而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大勢在教育領域的微縮反映,更是社會價值觀念悄然變遷的結果,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冷熱門知識?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作者:郭 膺
湖南一名女生高考選報北大考古專業卻被部分網民視為“冷門”“沒錢途”,勸她選報熱門的金融類專業,專業“冷”與“熱”的對比成為當下教育生态的一面鏡子。從當年備受追捧的計算機,到後來金融類專業博得萬千寵愛,再到如今異軍突起的人工智能,一個個專業的冷熱沉浮,絕不隻是一代代學子的感性而為,而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大勢在教育領域的微縮反映,更是社會價值觀念悄然變遷的結果。
日前有媒體報道,醫學類專業的分數線近幾年逐年走高,“從醫熱”有擡頭迹象。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凸顯出我國培養醫學高端專門人才的迫切性,同時也讓無數青少年學子萌發了投身醫學事業、為攻克一系列人類醫學難題而奮鬥的遠大志向。這不禁讓人感慨。前幾年曾有媒體報道過“醫生子女不學醫”現象,隻因大量一線醫務工作者待遇不高、發展空間有限,且工作壓力大。因此,如今醫學類專業升溫是好事,它反映了社會經濟發展的真實内在需求,是莘莘學子面對國家召喚、人民福祉而做出的正向回應,體現了一種積極的價值轉變,值得肯定和期許。
但并非所有對熱門專業的追逐都出自于理想的感召和求知欲的驅動,一些學生對熱門專業的追捧,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家長的鼓動和社會輿論的裹挾,甚至是出于純粹的利益驅動。在湖南女生報考北大考古專業一事中,一些網民的言論,從某種程度上折射出社會功利思潮。這不禁讓人想起幾年前一起類似事件:某省一名高分考生在面對記者采訪時表示打算報考新聞專業,将來做一名記者,結果采訪他的記者們紛紛勸阻,讓他千萬不要報考新聞專業、更不要當記者,應該選擇更有前途的專業。不過好在這名考生個人意志相當堅定,不僅果斷報考了新聞專業,并且畢業後真做了記者,還發表了一些有影響力的新聞作品。
無論是網民隔空“幹涉”還是記者們現場勸說,他們未必是出于歹意,有些人可以說是出于樸素的“熱心”,至少他們自己認為是為考生好。但問題在于,他們眼中的“好”隻是個人好惡,卻試圖強加給考生,無視考生本人的志趣。可喜的是,如今報考北大考古專業的女生和當年報考新聞專業的男生都堅定了内心之錨,堅持了個人志趣,沒有被輿論帶跑偏。從某種程度上說,這種個人志趣的堅定和内心的笃定,比他們出色的高考成績更值得稱道,也讓他們在同齡人中顯得更加與衆不同,超出常人。志之所向,無遠弗屆。我們希望看到更多的學子擁有這份笃定,遵從内心的召喚,真正從自身興趣出發,意識到自身肩負的使命擔當,把個人發展與社會需求、國家對人才的需要緊密結合。面對所謂“熱門”,要有不為世俗觀念所惑的冷靜;面對所謂“冷門”,要有堅持自身志趣的熱情。對考生個人而言,其實專業無所謂“冷”“熱”,要堅持選擇自己喜歡的,喜歡自己所選擇的。每個專業、每個領域,隻要付出熱愛與努力,就有可能成功成才。
在教育領域,“冷”與“熱”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專業的興衰浮沉如此,其他衆多教育類現象也存在類似變化,學區房就是個中典型。北京市西城區教委今年4月底發布新規,自7月31日後戶籍從北京市其他區遷入西城區的适齡兒童申請入小學時将不再對應登記入學劃片學校,全部以多校劃片方式在學區或相鄰學區内入學。據《北京日報》報道,随着這一入學新政最近生效,西城區多個熱門小區房屋成交量腰斬,從前所謂的“最牛學區房”價格也不再堅挺,有的業主降價上百萬元也沒把房子賣出去。學區房的冷熱,是中小學入學政策的一個晴雨表,如今學區房的降溫,是各地教育部門多年來苦心孤詣努力的結果,也是多校劃片等入學政策行之有效的最好證明。不僅是學區房,教育部前不久要求進一步加強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工作,嚴肅查處競賽中出現的違法違規行為,情節嚴重或者經警告、提醒仍不改正的,将從競賽名單中移除,并不再受理舉辦單位舉辦競賽的申請。從當年萬千家長和學生趨之若鹜的熱門賽事,到如今在教育部門的嚴格規範下逐漸降溫甚至被取締,各類中小學競賽活動的冷熱交替,正是當下教育政策不斷完善并取得實效、家長群體焦慮情緒得以有效纾解的重要表征。
就氣候而言,冷熱背後是四季輪轉,大自然的規律在起着作用;就教育而言,從大學專業、學區房到各類中小學競賽活動等,冷熱浮沉背後,則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浪潮奔湧産生的律動,以及新時代社會經濟發展的時代脈搏的跳躍。(郭 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