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洛克菲勒自傳是自己寫的嗎

洛克菲勒自傳是自己寫的嗎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6 06:58:59

洛克菲勒自傳是自己寫的嗎?書信譯文  November23,1908,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洛克菲勒自傳是自己寫的嗎?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洛克菲勒自傳是自己寫的嗎(我欣賞的演說辭)1

洛克菲勒自傳是自己寫的嗎

書信譯文

  November23,1908

  親愛的約翰:

  在《四福音書》中記有一句聖言:“你們是世上的鹽。”

  這個比喻并不讓人感覺驚歎,但卻發人深醒。鹽食之有味,又能潔物、防腐。《聖經》想以此來引導他的教徒們應該用什麼樣的行為來影響世人,他們的責任就是要淨化、美化他們所在的世界,他們要讓這個世界免于腐朽,并給予世人更美好、更新鮮的生活氣息。

  鹽的首要責任是有鹹味,鹽的鹹味象征着崇高、力量,以及對宗教信仰的恭敬與誠意。那麼,我們應該用我們的金錢、準則和信仰做什麼呢?無疑,我們要做世上的鹽,去積極地為社會謀福利,使民衆得利。

  我們現在的責任,就是完全獻身于周圍世界和衆人,專心緻志于我們的給予藝術。我想沒有比這個更偉大的了。

  談到偉大,我想起了一篇偉大的演講詞,那是我一生中不多見的偉大的演講詞。它告訴我,人沒有什麼了不起,但沒有什麼比人更了不起的了,這要看你為你的同胞和國家做了什麼。

  現在,我就把這篇偉大的演講詞抄錄給你,希望它能對你大有裨益。

  愛你的父親

  女士們,先生們:

  今天我很榮幸能在這裡會晤一些大人物。盡管你們會說這個城市沒有什麼大人物,大人物都出身在倫敦、舊金山、羅馬或其他大城市,就是不會出自本地,他們都來自這個城市以外的地方,如果是這樣,你們就大錯特錯了。事實是我們這裡的大人物和其他城市一樣多。在座的聽衆裡面就有許多大人物,有男也有女。

  現在,請允許我大膽放言,在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大人物時,我們常常犯的最大錯誤就是,我們總是認為大人物都有一間寬敞的辦公室。但是,我要告訴你們,這個世界根本不知道什麼樣的人是世上最偉大的人物。

  那麼,誰才是世界上的偉大人物呢?青年人或許會急于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告訴你們,大人物不一定就是在高樓大廈裡設有辦公室的人,人之所以偉大是在于他本身的價值,與他獲得的職位無關,誰能說一個靠吃糧食才能生存的君王比一個辛勤耕作的農夫更偉大呢?不過,請不要責備那些位居某種公職便以為自己将成為大人物的年輕人。

  現在,我想請問在座的各位,你們有誰打算做個偉大的人物?

  那個戴西部牛仔帽的小夥子,你說你總有一天要成為這個城市的大人物。真的嗎?

  你打算在什麼時候實現這個心願呢?

  你說在發生另一場戰争的時候,你會在槍林彈雨中沖鋒陷陣,從旗杆上扯下敵人的旗幟,你将在胸前挂滿勳章,凱旋歸國,擔任政府褒獎給你的公職,你将成為大人物!

  不,不會的!不會,年輕人,你這樣做并不是真正的偉大,但我們不應該責備你的想法,你在上學時就受到這樣的教導,那些擔任官職的人都曾經英勇地參戰。

  我記得,美國的西班牙戰争剛結束時,我們這個城市有過一次和平大遊行。人們告訴我,流行隊伍走上布洛大街時,有輛四輪馬車在我家大門口停下來,坐在馬車上的是霍普森先生,所有人都把帽子抛向天空,揮舞着手帕,大聲地叫:“霍普森萬歲!”如果我當時在場,也會這樣叫喊,因為他應該獲得這份偉大的榮譽。

  但是,假設明天我到大學講壇上問大家:“小夥子們,是誰擊沉了梅裡馬克号?”如果他們回答:“是霍普森。”那麼他們的回答是八分之七的謊言,因為擊沉梅裡馬克号的總共有八個人,另外七個人因為職位的關系,一直暴露在西班牙人的炮火攻擊之下,而霍普森先生身為指揮官,很可能置身于炮火之外。

  我的朋友們,今晚在座的聽衆都是知識分子,但我敢說,你們當中沒有一個人能說得出與霍普森先生在一起戰鬥的那七個人是誰。

  我們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來教授曆史呢?我們必須教導學生,不管一個人的職位多麼低微,隻要善盡職責,美國人民頒給他的榮耀,應該和頒給一個國王一樣多。

  一般人教導孩子的方式都是這樣的,她的小兒子問:“媽媽,那棟高高的建築物是什麼?”

  “那是格蘭特将軍的墳墓。”

  “格蘭特将軍是什麼人?”

  “他是平定叛亂的人。”

  曆史怎麼可以這麼教授呢?各位想一想,如果我們隻有一名格蘭特将軍,戰争打得赢嗎?哦,不會的。那麼為什麼要在哈德遜河上造一座墳墓呢?那不是因為格蘭特将軍本人是個偉大人物,墳墓之所以建在那裡是因為他是代表人物,代表了二十萬名為國損軀的英勇将士,而其中許多人和格蘭特将軍一樣偉大。這就是那座美麗的墳墓聳立在哈德遜河岸邊的真正原因。

  我記得一件事,可以用來說明這種情況,這也是我今晚所能想到的唯一一個例子。這件事令我很慚愧,無法将其忘掉。我現在把眼睛閉上,回溯到1863年,我可以看到位于伯克郡山的老家,看到牛市上擠滿了人,還有當地的教堂和市政廳也都擠滿了人。

  我聽到樂隊的演奏聲,看到國旗在飛揚,手帕在迎風招展。我對當天的情景記憶猶新。人群是來迎接一連士兵的,而那連士兵也正在列隊前來。他們在内戰中服完一期兵役,又要再延長一期,現在正受到家鄉父老的歡迎。我當時隻是個年輕小夥,但我是那個連的連長。在那一天,我洋洋得意,像個吹足了氣的氣球——隻要一根細細的針,就可以将我紮破。我走在隊伍前列,我比世上任何一個人都驕傲。

  我們列隊走入市政廳,他們安排我的士兵坐在大廳中央,我則在前排就坐,接着鎮上的官員列隊從擁擠的人群中走出來,他們走到台上,圍成半圓形坐下,市長随後在那個半圓形的位子中央坐下來。他是個老人,頭發灰白,以前從未擔任過公職。他認為,既然他擔任公職,他就是一個偉大的人物。當他站起來的時候,他首先調整了一下他那副很有份量的眼鏡,然後以無比威嚴的架勢環視台下的民衆。突然,他的目光落在我的身上,接着這個好心的老人走向我,邀請我上台和那些鎮上的官員坐在一起。邀請我上台!在我從軍之前,沒有一個市府官員注意到我。我坐在台前,讓我的佩劍垂在地闆上。我雙手抱胸,等待接受歡迎,覺得自己就像是拿破侖五世!驕傲總在毀滅與失敗之前出現。

  這時市長代表民衆發表演說,歡迎我們這批凱旋歸來的軍人,他從口袋裡拿出演講稿,小心翼翼地在講桌上攤開,然後又調整了一下眼鏡。他先從講壇後面退了幾步,然後再走向前。他一定很用心地研究過演講稿,因為他采取了演說家的姿态,将身體重心放在左腳,右腳輕輕向前移,兩肩往後縮,然後張開嘴,以四十五度的角度伸出手。

  “各位親愛的市民,”他開口說:“我們很高興歡迎這些英勇參戰的……不畏流血的……戰士回到他們的故鄉。我們尤其高興,在今天看到跟我們在一起的,還有一位年輕的英雄(指的就是我)……這位年輕的英雄,在想像中,我們曾經看到他率領部隊與敵人進行殊死搏擊。我們看到他那把閃亮的佩劍……在陽光下發出耀眼的光芒,他對着他的部隊大叫,‘沖鋒’。”

  上帝呀!這位好心的老頭子對戰争一無所知。隻要他懂一點戰争,就會知道一個事實:步兵軍官在危險關頭跑到部屬前面是極大的錯誤。我竟然拿着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的指揮刀,對部下大喊:沖鋒!我從來沒有這樣做過。

  你們想一想,我會跑到最前面,被前面的敵人和後面己方部隊夾擊嗎?軍官是不應該跑到那地方去的。在實際的戰鬥中,軍官的位置就在士兵身後。因為是參謀,所以當叛軍從樹林中沖出,從四面八方向我方攻來時,我總是要騎着馬對我方軍隊一路叫喊:“軍官退後!軍官退後!”然後,每個軍官都會退到戰鬥區後面,而且軍階愈高的人退得愈遠。這不是因為他沒有勇氣,而是因為作戰的規則就是這樣。如果将軍跑到前線,而且被打死了,這仗也就必輸無疑,因為整個作戰計劃都在他的腦子裡,他必須處在絕對安全的地方。

  我居然會拿着“那把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的佩劍”。啊!那天坐在市政大廳的士兵當中,有人曾以死來保護我這名半大不小的軍官,有人背着我橫渡極深的河流。還有些人并不在場,因為他們為國捐軀了。講演的人也曾提到他們,但他們并未受到注意。是的,真正為國捐軀的人卻沒有受到注意,我這個小男孩卻被說成當時的英雄。

  我為什麼被當作英雄?很簡單,因為那位演講者也掉進同樣愚蠢的陷阱。這個小男孩是軍官,其他的人隻是士兵。我從這裡得到了一個終生難忘的教訓。一個人之所以偉大,并不是因為他擁有某種官銜。他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以細微的工具創下大業,以默默無聞的平民身份完成了人生目标。這才是真正的偉大。

  個人隻要能向大衆提供寬敞的街道、舒适的住宅、優雅的學校、莊嚴的教堂、真誠的訓誡、真心的幸福,隻要他能得到當地居民的感謝,無論他到哪裡,都是偉大的。但如果他不被當地居民所感謝,那麼不管他到地球的哪個角落,都不會是個偉大的人物。

  我希望在座的各位,都知道,我們是在有意義的行動中活着,而不是歲月;我們是在感覺中活着,而不是電話按鍵上的數字;我們是在思想中活着,而不是空氣;我們應該在正确的目标下,以心髒的跳動來計算時間。

  如果你忘記我今晚所說的話,請不要忘記我下面的話:思考最多、感覺最高貴、行為也最正當的人,生活也過得最充實!

  洛克菲勒的啟發:你也可以是“大人物”

  這封書信的核心内容是所附的這篇演說辭。這篇演說辭告訴我們,所謂的“英雄”“大人物”僅僅是代名詞,其實他們也和普通人一樣,隻是在偶然間成了“英雄”或“大人物”。洛克菲勒意在告訴他的孩子:人人都可以不平凡。

  但遺憾的是,更多人隻會相信自己是普通人,他們不會明白,自己身上蘊藏着巨大的潛能,這足夠讓自己成為“大人物”。

  美國學者詹姆斯根據其研究成果指出:“普通人隻開發了自己身上所蘊藏能力的1/10,與應當取得的成就相比較起來,每個人不過是半醒着的。”

  每個人的自身都是一座寶藏,都蘊藏着大自然賜予的巨大潛能和無限潛力,隻是由于沒有進行各種潛能訓練,使得我們沒有機會将内在的潛能淋漓盡緻地發揮出來。在我們身上沒有得到開發的潛能,就猶如一位熟睡的巨人,一旦受到激發,便能發揮“點石成金”的力量。

  愛迪生小時候曾被學校的老師認為愚笨而失去了在正規學校受教育的機會。可是,他的母親并沒有因此而放棄對他的教育。在母親的幫助下,經過獨特的心腦潛能開發,愛迪生最終成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發明大王,一生完成2000多種發明創造,他在留聲機、電燈、電話、有聲電影等許多項目上進行了開創性的發明,從根本上完善了人類生活的質量。

  通常情況下,大多數的人,都習慣于依賴既有的經驗,認為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我也不可能做到,于是便變得安于現狀,習慣了按部就班的生活,習慣于從事那些讓自己感到安全的事情,習慣于表現自己所熟悉、所擅長的本領,從而不願意去改變自己的生活及探索未知的領域。那麼,自身的潛在能力也就始終得不到挖掘,所有的潛能也都在機械地操作中埋沒,并随着年齡的增長、肌體的變化而漸漸消失了。

  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隻有那些對成功懷有強烈地企圖心、勇于挑戰自我極限的人,才能激發内在蘊藏的能力,從而比他人更容易獲得成功。

  班·費德雯是保險銷售史上的一位傳奇人物。

  1912年,他出生于美國;

  1942年,他加入紐約人壽保險公司;

  1955年,還沒有人敢去想,一名壽險業務員的年度業績可以超過1000萬美元;

  1956年,他打破了壽險史上的記錄,年度業績超過1000萬美元;

  1959年,2000萬美元的年度業績還被認為是遙不可及的夢;

  1960年,他把夢想變成了現實;

  1966年,他的壽險銷售額沖破了5000萬美元的大關;

  1969年,他締造了1億美元的年度業績,至此之後這種情況更是屢見不鮮;

  1984年,他成為百萬圓桌協會會員,此為保險業的最高榮譽。

  在這個專業化導向的行業裡,連續數年達到10萬美元的業績,便能成為衆人追求的、卓越超群的百萬圓桌協會會員,而費德雯卻做到近50年平均每年銷售額達到近300萬美元的業績;另外,他的單件保單銷售曾做到2500萬美元,一個年度的業績超過1億美元。他一生中售出數十億美元的保單,比全美80%的保險公司銷售總額還高。

  放眼壽險史上,沒有任何一位業務員能趕上他。而他的一切,僅是在他家方圓40裡内,一個人口隻有1.7萬人的東利物浦小鎮中創造出來的。

  談到這些常人難以取得的成功,費德雯認為:“我的成功就在于對成功懷有強烈的企圖心。對自己的生活方式與工作方式完全滿意的人,已陷入常規。假如他們沒有鞭策力,沒有強烈企圖成功的心,或使自己變成更好的人的願望,那麼他們便隻能在原地踏步,原地踏步就等于退步。”

  另外,潛能的開發程度也取決于一個人是否勤奮。積極進取的人,其潛能能夠獲得深度的開發;而消極懈怠的人,凡事得過且過注定一事無成。世界頂尖潛能大師安東尼·羅賓說:“并非大多數人命裡注定不能成為愛因斯坦式的人物,任何一個平凡的人,隻要發揮出足夠的潛能,都可以成就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

  愛因斯坦是一位舉世公認的20世紀科學巨匠。在他死後,科學家們對他的大腦進行了科學研究。結果表明,愛因斯坦的大腦無論是從體積、重量、構造或細胞組織上,都與同齡的其他任何人無異,并沒有任何特殊性。

  這充分說明,愛因斯坦成功的“秘訣”,并不在于他的大腦内部比起其他人有多麼與衆不同,用他自己的一句話總結就是:“在于超越平常人的勤奮和努力以及為科學事業忘我犧牲的精神”。

  因此,無論你正陷于人生的低谷時期,還是沉浸在他人懷疑、否定的苦澀話語之中,你都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積極的心态加上勤奮努力,你就一定能激發生命的潛能,創造出人生的奇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