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三皇五帝的傳說與曆史真相

三皇五帝的傳說與曆史真相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3 07:55:38

三皇五帝的傳說與曆史真相(三皇五帝之前中後九皇)1

華夏道典氏道典在手,天下我有此表正是中國三皇五帝中的三皇關系示圖。三皇,有前三皇、中三皇、後三皇之分,合為九皇,九皇之事究如何,且來詳述。「我聞古有天皇、地皇、人皇,以為或及此謂,亦不敢明。」(語出《潛夫論·五德志》)前天皇前地皇前人皇前天皇、前地皇、前人皇之事太過久古,杳杳冥冥,所謂「事有不可盡究,物有不可臆言」(語出《路史》),書傳記載畢竟有限,前三皇年代何久,姓名何謂,治國何如皆不可考也。唯三皇之号曰天皇曰地皇曰人皇久而不失。「有初三皇君,三皇射,而二靈作。二靈後,乃有十紀」。(語出《路史》)二靈者,中三皇之天皇、地皇。十紀之首九頭紀,就是泰皇氏紀,亦曰泰皇紀。中天皇前三皇之後,乃是中三皇。其首中天皇君,史書上說中天皇君兄弟十三人,号曰天靈,起于天靈山,其中一人發明了數字,繼而又發明了天幹、地支,為人推為皇。其餘兄弟十二人帶領部衆各占一方,立國稱皇,各傳國一萬八千年。(一說二萬八千年)「天皇地皇人皇開治各二萬八千歲」。(語出《三皇經》,《路史》引)「天地二皇俱萬八千歲」。(《路史》引《河圖》《帝系譜》)發明數字: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廿、卅、卌、百、千、萬。發明天幹:阏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發明地支:困頓、赤奮若、攝提格、單阏、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天皇始制幹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十幹曰阏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十二支曰:困頓、赤奮若、攝提格、單阏、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明代著名史學家萬民英根據我國古文獻明文記載确定幹支為天皇時發明。在其著作《三命通會》中有詳細記載。幹支的發明,正是以天皇兄弟十三人的名稱命名,除了中央天皇天靈氏(亦曰天穹)外,還有兄弟十二人,為阏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閹茂、大淵獻。天皇則以十兄弟為十天幹,以閹茂、大洲獻配入十二地支,另以十名(後來的地皇兄弟名)困頓、赤奮若、攝提格、單阏、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合為十二地支。「天皇既老,聞西南岷山有後土夫人,生子十一人,以地為姓,長曰地铿,兄弟俱少有聖德。天皇召之與語,果系不群。地铿之弟,一曰困敦,二曰赤奮若,三曰攝提格,四曰單阏,五曰執徐,六曰大荒落,七曰敦牂,八曰協洽,九曰涒灘,十曰作噩。天皇乃以己之少弟閹茂、大溯獻,配于地氏之下,曰十二支,以阏達下諸弟,曰十天幹。」(明代徐道《曆代神仙通鑒》)幹支的發明标志着最原始的曆法出現,配合數字用來計算年歲。在後來的傳承中,黃帝時代把幹支之名簡化為一個字。在《史記》《爾雅》等均有對照關系的記載。不過《史記》與《爾雅》的版本不一樣。「大歲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強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維,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陽。」(語出《爾雅·釋天》)「歲陽,大歲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阏,在辰曰執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協洽,在申曰涒灘,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閹茂,在亥曰大淵獻,在子曰困敦。在醜曰赤奮若。」(語出《爾雅·釋天》)我權且整理對照表如下天皇的這一發明影響深遠,至今依舊在使用幹支,用于曆法、術數、計算、命名等各方面。中地皇中天皇世代傳世數萬年之後是中地皇君。「天皇氏逸地皇氏作,出于雄耳龍門之嶽。」(《路史》引《遁甲開山圖》)史書說中地皇起于熊耳山(在今河南宜陽西),兄弟十一人。其中長兄曰地铿,據記載,地皇十一人乃後土夫人所生,以地為姓。兄弟十一人分治十一方,中央為中國。帝皇時期,最大的貢獻是定三辰。所謂三辰,亦即日辰、月辰、星辰。天上雖有日月星,并無名稱,由于發光,統稱為光。日叫大光,月叫小光,星叫細光。後世延續也統稱三光。「天有三光,日、月、星。地有三形,高、下、平。人有三尊,君、父、師。」(語出《白虎通德論》)。地皇時期,給三光正式命名為日、月、星。地皇根據三辰發明了曆法。「地铿以日照為晝,月照為夜,一晝夜為一日,三十日為一月。」(語出《曆代神仙通鑒》)給三光命名為日月星之後,繼續把日照時間命名為晝,把月照時間命名為夜,一晝夜為一日,三十日為一月。以十二地支為計算十二月為一歲。就這樣地皇發明了最早的曆法。三辰曆法的發明是極其偉大的,後世曆法基本沿用一年十二月,一月三十日的定式。中人皇中地皇世代傳世數萬年後是中人皇君。「地皇氏逸,于有人皇九男相像其身九章。」(《路史》引《洛書》)中人皇氏出于刑馬山,姓恺名胡洮,兄弟九人,又稱泰皇。駕六羽,乘雲車,出谷口,依山川土地之勢,裁度為九州,而各居其一方,亦曰居方氏。人皇之時,分治九州乃是上古大九州,亦即全球。「何謂九州?東南神州曰農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東北薄州曰隐土,正東陽州曰申土。」(語出《淮南子·地形訓》)「天有九道,地有九州。天有九部八紀,地有九州八柱。昆侖之墟,下洞含右。赤縣之州,是為中則。東南曰神州,正南曰迎州一曰次州,西南曰戎州,正西曰拾州,中央曰冀州,西北曰柱州一作括州,正北曰玄州一曰宮州,又曰齊州,東北曰鹹州一作薄州,正東曰陽州。」(《初學記》引《河圖括地象》)今中國曰赤縣神州,神州僅是大九州中東南一州,而赤縣靠近昆侖墟。「天有九部八紀,地有九州八柱。東南神州曰晨土,正南昂州曰深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開土,正中冀州曰白土,西北柱州曰肥土,北方玄州曰成土,東北鹹州曰隐土,正東揚州曰信土。」(《後漢書·張衡傳》注引《河圖》)中人皇傳世一百五十世,立國四萬五千六百年。當然還有不同版本記載。「人皇百五十六代合四萬五千六百年。」(語出《三五曆紀》)「人皇九頭,各治三萬六千歲。」(語出《枕中書》)「人皇氏子孫相承,治天下一萬八百年。」(宋謝守灏編《太上混元老子史略》引《皇極經世書》之論)根據史書記載,中人皇世合理的年代應為四五萬年。後天皇中人皇氏之後,曆經五龍紀、攝提紀、合雒紀、連通紀、叙命紀、循蜚紀、因提紀、禅通紀、疏仡紀。禅通紀始于伏羲,疏仡紀始于黃帝。而在伏羲之前的因提紀,其中一位偉大人物,被後世尊為後天皇,祂是燧人氏。燧人,亦稱遂人,遂明,燧明。燧人氏的偉大在于,祂發明了人工取火。「謂之燧人何?鑽木燧取火,教民熟食,養人利性,避臭去毒,謂之燧人也。」(語出《白虎通德論》)「燧人始鑽木取火,炮生為熟,令人無複腹疾,有異于禽獸,遂天之意,故曰遂人也。」(語出《風俗通義·皇霸·三皇》)「遂人為遂皇,伏羲為戲皇,神農為農皇也。遂人以火紀,火、太陽也,陽尊,故托遂皇于天。伏羲以人事紀,故托戲皇于人。蓋天非人不因,人非天不成也。神農,悉地力,種㯏䟽,故托農皇于地。」(語出《尚書大傳》)《尚書大傳》記載,因為燧人氏發明了鑽木取火,所以以火紀,火屬陽,托于天,所以遂皇為天皇。

三皇五帝的傳說與曆史真相(三皇五帝之前中後九皇)2

萬古一帝天皇燧人氏雕像及燧皇陵

燧人氏的發明,可謂人類第一發明,火的發明使得人類脫離生食,身體健康長壽,食物得以保存而發展文明。燧人氏時尚無文字,延續有巢氏時結繩記事。後人皇燧人氏之後,又曆經幾世,有伏羲、女娲氏,有聖德,代天皇氏而立天下,為人皇。

三皇五帝的傳說與曆史真相(三皇五帝之前中後九皇)3

唐代伏羲女娲像「太皞庖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語出唐司馬貞《史記三皇本紀補紀》)伏羲畫八卦,開啟了中華文明正源生成之旅,後人謂之「一畫開天」,又稱「大道之源、鴻蒙始判、開天立極」。伏羲畫八卦又延伸出算籌、文字、圖畫之始,易道學之始,是一切中華文明的總源頭。「謂之伏羲者何。古之時未有三綱、六紀,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能覆前而不能覆後,卧之言去言去,起之籲籲,饑即求食,飽即棄餘,茹毛飲血而衣皮葦。于是伏羲仰觀象于天,俯察法于地,因夫婦正五行,始定人道,畫八卦以治下。治下伏而化之,故謂之伏羲也。」(語出《白虎通德論·号》)與伏羲同時期的女娲氏,系鳳姓之女。世傳與伏羲為兄妹,這是大謬。出土《戰國楚帛書·乙篇·第一節》記載,伏羲為華胥氏之子,女娲為虔䧲氏之子(子表示子代,非男子),這就否定了他們是兄妹通婚的傳說。至于為何會演變為兄妹通婚傳說,一則他們處于同一時代,非同族而同輩皆以兄弟姐妹稱呼,且上古無姐妹之稱,妹為女弟,或娣。《說文》:「娣,女弟也。」。《白虎通德論·嫁娶》:「娣者何?女弟也。」晚到漢代,後世依舊有此稱法。《史記·齊太公世家》「魯泯公母曰哀姜,桓公女弟也。」伏羲之母華胥氏,乃華胥國女皇,華胥國是上古最理想的國度,後世聖王皆以華胥國為榜樣。「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幾若華胥氏之國,而帝登假,百姓号之,二百馀年不辍」(語出《列子·黃帝》)華夏民族的由來,正是華胥一詞。從華胥到華夏,從華夏到天漢,從天漢到中華。古今一統也。中華一詞乃三國魏鐘信根據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發展而來。中,中央,天地之中。華,華夏,人之至種。華胥氏制訂了婚姻制度,不準亂婚,不準群婚,不準近親通婚。一夫一妻制,以家庭為生活單位。試問女娲氏怎可能與伏羲是兄妹耶?伏羲與女娲成婚,女娲制定嫁娶媒姻制度,繼華胥氏一夫一妻制,不準同姓通婚,開婚姻制度先河。女娲又制定婚姻之儀,畢竟青年男女腼腆,不能直接談婚論嫁,以獸皮為婚姻信物,媒人傳遞,族中長輩提親,開婚禮之先。故女娲又被尊為媒人之祖、婚姻之祖。伏羲又發明新的曆法,改十二月為十月,每月三十六日,一年五季,五季發展出五行思想。一季兩月七十二天,一年三百六十天。伏羲曆是純陽曆,以太陽為紀,以太陽回歸年中的包含節氣冬至的一天為歲首。女娲時對伏羲曆進行更改完善,于歲末增加五日,合一年為三百六十五日。成為後世曆法中的标準。「歲三百六十六日,以閏月正四時。」(語出《史記·五帝本紀》)。女娲補五日的事迹被傳頌為女娲煉五色石補五天,亦即女娲補天的故事。伏羲與女娲夫妻為華夏人乃至人類文明開創了無限無垠之功績,被尊稱為人類始祖,共同尊為人皇。伏羲女娲之後,又有十五氏延續伏羲稱号。「女娲-大庭-柏皇-中央-栗陸-骊連-赫胥-尊盧-渾混-昊英-有巢-朱襄-葛天-陰康-無懷。凡十五世皆襲疱犧之号。」(語出《帝王世紀》)後地皇無懷氏之後,赤帝魁隗氏興起,魁隗氏傳世幾百年後,神農氏興起,魁隗氏是神農氏先祖。神農氏就是後地皇。「有神龍首出常,感妊姒,生赤帝魁隗。身号炎帝,世号神農,代伏羲氏。其德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語出《潛夫論·無德志》)神農氏其首位君王,後地皇神農氏姓姜,神農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傳位五百餘年。軒轅黃帝與炎帝榆罔大戰于阪泉,失敗後,炎帝與黃帝部衆聯盟,形成了炎黃子孫。後地皇神農氏的功績在于,親嘗百草,發明醫藥學,教人種植,發明農業。「至于神農,以為行蟲走獸,難以養民,乃求可食之物,嘗百草之實,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語出《新語·道基》)神農氏在南方嘗百草時,曾誤食毒株,中毒昏迷倒地。旁有植物,其枝葉露水流入神農之口,竟解毒清醒。神農氏驚歎這植物之良效,把此植物命名為「荼」(cha2)。「夏,火氣也,荼,苦味也,乘于火氣而成者,苦勝暑也。」(語出《春秋繁露·循天之道》)「灌荼。灌,聚也。荼,雚葦之秀,為蔣褚之也。」(語出《夏小正》)直到兩漢時期,改荼為茶字,茶文化的淵源可謂甚早,推至神農。「檟,苦茶。早采者為茶,晚采者為茗。」(語出《爾雅》)

正是由于神農的功績,被後世尊為後地皇。「神農,悉地力,種㯏䟽,故托農皇于地。」(語出《尚書大傳》)

三皇五帝的傳說與曆史真相(三皇五帝之前中後九皇)4

神農為農業之祖,醫學之祖。神農時,以其功德顯著,鹹服萬邦,史書記載夙沙之民歸附神農。「夙沙之民,自攻其主而歸神農氏。」(語出《說苑·政理》)考上古九皇,概後世莫能追也。「親殷故夏,绌虞謂之帝舜,以軒轅為黃帝,推神農以為九皇。」(語出《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我華夏之祖宗先皇,神聖肇紀,代天立極,乃有華夏萬世之強,八方夷狄常沐浴在華夏文明之下,方有進步。近世以來,國弱而不思自罪,棄祖宗而媚外者,乃不知華夏正史也,少恩寡情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