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新聞記者喻舒)“這個降低了是怎麼回事”,“這個增高了代表什麼”,年末體檢,最常見的就是血常規檢查。血常規檢查的重要性不僅在于對了解血液,對掌握身體的基本情況也是非常有價值的,但是大部分人在拿到自己的血常規報告都有一種很懵的狀态。其實,通常血常規檢查報告單裡的項目多達20多項,主要反映人體外周血中3個方面的情況——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闆的情況。本期記者采訪了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健康管理科副主任醫師、醫生組組長王春玲,請她給大家進行了詳細解析。
1.白細胞
白細胞是人體内重要的吞噬細胞,起到清除抗原的作用。白細胞的系統包括:中性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報告内容主要包括白細胞總數和各種白細胞數及其所占比例。
中性性粒細胞↑
多為細菌感染、化膿性感染、嚴重燒傷、急性中毒、粒細胞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
中性性粒細胞↓
多為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感染、嚴重細菌感染等;血液病,如再障粒細胞減少症等;此外,化學藥品放射性損傷也會造成中性粒細胞下降。
嗜酸性粒細胞↑
多為變态反應性疾病或皮膚病,如哮喘、風疹、過敏寄生蟲病、濕疹、銀屑病、剝脫性皮炎嗜酸性粒細胞白血病等。
嗜酸性粒細胞↓
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功能亢進者以及傷寒、副傷寒和重度燒傷、大手術後的患者,嗜酸性粒細胞會下降。
嗜堿性粒細胞↓
多為參與超敏反應、嗜堿性粒細胞白血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和骨髓纖維化症。
淋巴細胞↑
多為病毒感染、急性或慢性白血病。
淋巴細胞↓
多為免疫缺陷,腎上腺皮質激素,當患者接觸了放射線也會引起淋巴細胞下降。
單核細胞↑
多為某些感染疾病和血液病,如瘧疾、結合、黑熱病、淋巴瘤、單核細胞白血病等。 注意,在飽食、情緒激動、劇烈運動、高溫或嚴寒、女性月經期、妊娠分娩期等生理狀态都可使白細胞增高。另外,一日之間也可有波動,下午較早晨高。
2.紅細胞
紅細胞系統報告内容主要包括:紅細胞數、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壓積、紅細胞平均體積、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以及紅細胞分布寬度。主要反映紅細胞的數量、血紅蛋白含量以及紅細胞體積大小。
紅細胞、血紅蛋白↑
相對增加:由于血液濃縮造成,主要見于嚴重脫水、腹瀉、休克,大面積燒傷的患者也會出現血紅蛋白的增加。 絕對增加:主要由于紅細胞數量增加造成,有可能是生理性的,比如新生兒,高原的朋友,由于缺氧會代償性地出現紅細胞增多病理性紅細胞增多主要繼發于某些疾病如阻塞性肺氣腫、肺源性心髒病、某些腫瘤、腎髒疾病等,或由于骨髓增殖性疾病造成。
紅細胞、血紅蛋白↓ 生理性減少主要見于:妊娠、3個月後的嬰幼兒、老年人。病理性性減少常見于各種貧血,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缺鐵性貧血等、溶血性貧血、失血性貧血,這個時候你可能會—上樓氣喘籲籲、臉色蒼白、乏力、頭暈、心慌、注意力不集中。
3.血小闆
血小闆是人體的搶救員,主要行使凝血功能。正常人的血小闆一般一天有6%~10%的變化,新生兒血小闆較少,3 個月後達到成人水平 ,婦女經期或妊娠期血小闆會升高,這些都是血小闆的生理性變化。當血小闆發生病理性變化則可能是:
血小闆數值↓
可患原發性血小闆減少性紫癜 、彌漫性血管内凝血、骨髓造血機能障礙 、再生障礙性貧血 、脾功能亢進等。
血小闆數值↑
血小闆增多表示凝血功能亢進,可能出現在感染、出血、手術之後,也可能是由于一些并發症,如骨髓纖維化等疾病。
小貼士 》》
采血前請記住3個“不要”
1.不要重體力勞動;
2.不要劇烈運動;
3.情緒不要緊張。
以醫生最終判斷為準
每家醫院使用的儀器可能不同,機器之間也會有誤差,所以每家醫院的檢驗報告單上都會标明該院的參考值。若檢驗報告單上的異常值比正常值隻升高或降低一點點,通常其意義并不大。
一般檢測結果與正常值至少相差10%~20%以上時,異常結果才有臨床意義。另外,許多病因比較複雜,所以,最終的判斷權還請交給醫生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