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寫作文的時候,老師會着重講寫作方法和技巧,首先就是寫作結構,什麼總分式,什麼并列式,什麼對照式,如果是叙事類作文,還要講什麼順序,倒叙,插叙……
寫作文前,我們都是預設好了結構,然後進行寫作的。詩詞創作也是一樣的,它也有自己的結構。所以在詩詞創作之前,需要做到胸有成竹,知道自己将要寫什麼,怎麼寫,寫出什麼樣的感覺,謀篇布局能夠成功,創作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今日春光明媚,窗外莺燕争歌,我稍有閑情,将謀篇布局之法一一道來。
1、為他作嫁法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也就是說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堆,結果自己啥都沒落下給别人了。這種我們可以參考白居易的《輕肥》:
輕肥
意氣驕滿路,鞍馬光照塵。
借問何為者,人稱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軍。
誇赴軍中宴,走馬去如雲。
尊罍溢九醞,水陸羅八珍。
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鱗。
食飽心自若,酒酣氣益振。
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前面巴拉巴拉說的什麼名流權貴,水陸八珍,你來我往,燈紅酒綠,很熱鬧,但作者根本就沒打算寫這些東西,他不吝筆墨洋洋灑灑寫這些,都是在為最後一句做鋪墊,可以說,整首詩就是奔着最後一句去的。
正是因為這樣的布局結構,在讀到最後一句的時候,讀者感到十分震撼,不亞于曹操辛辛苦苦幹了一輩子 ,結果被司馬懿撿了漏;不亞于《金瓶梅》大結局,奴才玳安繼承了西門慶的家業;不亞于梁子翁養了多年的藥蛇,被郭靖吸幹了血……
布局對詩詞的重要意義也在于此,經典成為經典,總是有理由的。
2、四目相對法四目相對的前提是,要有兩個人。當然楊戬、馬王爺等人除外。所以所謂的“四目相對”,也就是做對比。來參考秦韬玉的《貧女》:
貧女
蓬門未識绮羅香,拟托良媒益自傷。
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
敢将十指誇針巧,不把雙眉鬥畫長。
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
句句都在拿貧女和富女做對比,富女穿绮羅,貧女啥也沒有;富女每天追求時尚,貧女每天注重内心修養;富女每天隻畫畫眉毛,貧女每天都得辛勤勞作;富女輕輕松松嫁得如意郎君,貧女卻隻能給富女做嫁衣。
這種殘酷的對比實在是句句戳心,聲聲紮肺。這種對比更容易讓讀者對富女産生同情。
再看一首梅堯臣的《陶者》:
陶者
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
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
也是将兩個人做對比,蓋房者和住房者,強烈的對比就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
3、物換星移法時間在作者的筆下,可以成為一根進度條,他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拉出一條自己的時間軸來,比如說,從早上到黃昏:
望江南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晖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梳洗是早晨起床之後,斜晖脈脈則是傍晚。所以這個思婦,就在窗口望了整整一天。短短幾句,寫了一整天的事情,正可謂一個長鏡頭。
再比如說,從少年到老年:
虞美人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鬓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在這首詞裡,居然完整地出現了少年-壯年-老年的進度條,手法相當蒙太奇。
我為啥選用了“物換星移”四個字呢?就是因為這個結構會有一種時間的變化感,令讀者有時移世易的幻滅感。
4、到此一遊法這種方法也是最常見,最常用的方法,因為很簡單,很真實,參考杜甫的《蜀相》: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鹂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第一句先問丞相祠在哪,然後又告訴你在錦官城外的柏樹林裡。接着爬台階進去,沿途看見了草,聽見了身旁樹林裡的鳥叫。進入祠堂,他看見了諸葛亮,想到了他的一生,然後對他的人生發出了感慨,啊,今天真是令人難忘的一天啊。
5、橫雲斷山法
橫雲斷山這個詞是金聖歎提出來形容水浒寫法的,比如說寫到二打祝家莊,忽然停下不寫第三打三打,卻開始寫顧大嫂一家,這就叫橫雲斷山。來看例子:
點绛唇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這首詞開始吸了一個蕩秋千的少女,看見有客來了,害羞而急忙跑了,但她又沒有一下子跑不見人影,她跑到門口停下來回頭看,還在假裝聞青梅的味道。這是一個片段,甚至可以說,故事到了十分關鍵的地方,這個客是誰?他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他會不會和少女說話?他們會說什麼?再浪漫一點,這個客會不會和少女再發生點什麼呢?但作者很煩人,她故意不寫了,讓讀者猜去吧。小說還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呢,這沒有後事和下回了,難受不?抓心撓肺不?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這也是品讀詩詞中常說的“言有盡而意無窮”。
6、故弄玄虛法所謂故弄玄虛,就是不按常理出牌,雲山霧罩不知道要幹啥,最後關頭才揭開謎底,給人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比如杜牧的《過華清宮》: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第一句寫骊山景色,第二句寫山上的門依次開了,第三句寫一匹馬疾馳而過導緻妃子笑了,這三句是莫名其妙,無中生有,直到第四句才告訴我們以及一路上覺得莫名其妙的觀衆:這是給貴妃送荔枝的。
再看一首《春怨》:
打起黃莺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一句比一句讓人摸不着頭腦,第一句寫一個女人在打黃莺,第二句是寫打黃莺是讓黃莺不要叫,第三句是寫黃莺叫聲會打斷她做夢,讀到此處,衆多讀者估計要覺得此女不是潑婦就是變态,居然因為鳥叫影響你做白日夢就打鳥?結果第四句又王炸了,女人做夢是想夢到她遠在遼西戰場的丈夫。思婦之心,怨婦之情,油然而生。
你要說這種結構作者沒有精心安排,那鬼都不信。
7、以口問心法以口問心的意思是:一面口中說,一面心中自己盤算。你看着他是在朝你發問,實際上他自己心裡早就有了答案。比如《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她先問侍女,花咋樣了?侍女回答說海棠花好好的。她心裡壓根沒認可回答,而是早在心裡盤算好了,綠肥紅瘦。
再看一首王安石的《題烏江亭》: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烏江亭當然是寫項羽的,最後一句他還問,江東子弟會跟着項羽東山再起卷土重來嗎?别看他問得煞有介事,其實他自己早就有了答案,百戰疲勞,大家早都打累了,壯士哀,死了很多人。一場敗仗就大勢已去了,再加上江東的是樸素的無産階級,為啥要給你一個統治階級賣命?
以後看見這種瞎問的,别理他,他自己有答案,就是想瞎問問。
其他結構應該還有很多,但我不想寫了,昨天春光明媚,沒寫完,今天轉成陰冷,又到了清明時節了。詩詞的寫作有很多技巧,但這些技巧掌握容易,操作極難。寫詩一事,永遠都是在不斷地摸索中往前的,如果有人搞什麼速成班,不要信,這東西無法速成。如果有人說自己是什麼屍王,什麼天下第一,就不要再去讀他的東西,隻有好的作品,才能引導人類上升。
--------丸--------
文:祁門小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