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抱佛腳”也省作“抱佛腳”,最初見于唐代詩人孟郊的《讀經》詩:“垂老抱佛腳,教妻讀黃經。”意思是到了年老才拜佛,以求佛爺保佑,有臨渴掘井的意思。後來人們又把它完整為“閑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成了一句常用的俗語。比喻平時不積極做準備,事到臨頭才急忙應付或倉皇求救。這句話不僅是口頭俗語,也被經常用于傳統小說中。如:馮夢龍《喻世明言》卷十:“這夥三黨之親,自從倪太守亡後,從不曾善繼一盤一盒,歲時也不曾酒杯相及;今日大塊銀子送來,正是‘閑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
這句俗語有着不同的來曆,其情節自然也不相同。
宋代張世南《遊宦紀聞》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古時候雲南的南面有個番國,這裡的民衆普遍信奉釋迦牟尼的佛教。一天,一個判了死刑的囚犯掙斷鎖鍊和木枷,在深夜越獄逃跑了,官府發現後立即派兵丁差役四處追捕。那個罪犯逃跑中慌不擇路,一頭撞進了一座古寺。這座寺裡供着釋迦牟尼的坐像,死囚一見佛爺,心裡産生懊悔,不該違法犯罪,而且罪孽深重,眼見性命不保。現在見了佛爺,就像見了救星,便抱着佛像的大腳,傷心地嚎啕起來,一邊痛哭一邊求告佛爺,現在願意剃度為僧,贖回從前的罪孽,不一會兒竟把頭給磕破了,弄得鮮血直流,心裡還是懊悔不跌。這件事後來很快傳開,人們譏諷這個死囚說,“閑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這能有多大作用?其後這個故事經傳教者帶入中國,成了經常使用的一句俗語。
此外,傳說這句俗語與宋代名相王安石有關。
王安石是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他為人剛直不阿,有矯世變俗之志,神宗熙甯三年(1070)當了宰相,積極推行變法,以期富國強兵。因為遭到司馬光等保守派的激烈反對,變法宣告失敗。王安石晚年退居江甯(今江蘇南京).閑暇研究佛學,很是有些心得。這天,他與幾個好友閑談,王安石不僅感慨萬千,回想自己宦海浮沉,功名事業俱往,現在成一老叟,對于世人何益?遂傷感地說:“吾今已年衰,當與僧家為伍了!”說畢,随口吟了一句:“投老欲依僧。”身邊一位詩友笑微微續道:“急時抱佛腳。”王安石聽了笑言:“吾是古詩,續之當否?”詩友急忙回道:“吾也古詩,珠聯璧合,當也,當也!”衆人聽罷,大笑不已!
笑聲中又有一位詩友忙說:“此兩句各減去一字也可。上句省去‘頭’(即原詩的‘投),下句去掉‘腳’,成為“老欲依僧,急時抱佛。”豈不更妙?”大家一聽也有道理,一起拊掌大笑不止。
以上是“閑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這句常用俗語的由來。後來人們簡化為“抱佛腳”使用。宋代劉攽的《貢父詩話》也記載了這一俗語的來曆,情節大緻相同。這句俗語早在唐代就被孟郊在《讀經》詩中使用,到了南宋才被張世南記入他的《遊臣紀聞》,是否從雲南之南的番國傳入,恐怕此事未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