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一篇文章裡面,我個人解讀了鄉村振興戰略“五句話,二十字”方針之後,收到了很多網友的點贊,也有很多網友通過私信想讓我分享一下我個人對這“五句話,二十字”方針中每句話的詳細解讀,看到有這麼多人支持我的看法,我的腦門到現在還隐隐發痛,那麼我也就繼續厚着臉皮在這裡說一下我個人作為一個普通農民,對這“五句話,二十字”方針,每句話的詳細理解,由于我每天的時間有限,本人打字實在是慢,可能我對每一句話的理解都會分成不确定字數的幾篇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不要見怪。
在2018年中央1号文件中就指出,産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隻有鄉村産業興鄉村才能旺,鄉村經濟強了才能人氣旺。所以在在鄉村振興過程中,首先就要振興鄉村産業,以農業生産為主線,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和經營體系等,提高農業的競争力和創新力,加快從大農業向強農業的轉變,我想這就是中央各項政策中所謂的興農。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去實施高質量的興農戰略呢?我仔細翻閱了18年中央1号文件,在18年中央1号文件中,提出要制定和實施國家質量興農戰略規劃,建立健全質量興農評價體系,政策體系,工作體系和考核體系。深入推進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調整優化農業生産力,布局,推動農業由增産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推進特色農産品優勢區域的建設,建設現代化農業産業園,農業科技園實施産業興村強縣,推行标準化生産,培育農産品品牌,保護地理标志農産品等等都是文件中指出的重點。
以上的工作重點,如果想要持續推進,就離不開農業産業的可持續發展,那麼政府在大力推進農業綠色生産方式,開拓農業綠色發展行動,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實現投入品減量化,生産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産業模式生态化逐步降低農業資源環境壓力減緩農業源污染加重的趨勢的同時,要讓老百姓感受到農業可持續發展帶給他們最直觀的收入增加,老百姓隻有收入增加了,才能更好地去落實農業産業化的步伐,再好的政策如果沒有人去落實,我想那一定也都是空話,到頭來一定都會是投入了大量的物資以後沒有收到任何的成效,反而打亂了原有的農業産業體系從而引得老百姓哀聲怨道。
農村産業體系建立起來以後,就要構建農村一、二、三産融合的整體發展體系,要大力開發農業産業的多種功能,延長産業鍊,提升産業價值鍊,完善産業利益鍊,并且讓農民全程參與其中,并通過合作分紅返利等多種形式分享收益,讓農民切身的感受到收入的增加。要實施農産品加工,一些主産區農産品應該就地加工轉化增值,盡可能地淘汰落後産能。從根本上解決農産品銷售中的突出問題,加強農産品分級包裝銷售,建設現代化農産品産業鍊,打造農産品銷售的公共服務平台,健全農産品銷售穩定的銜接機制,建設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基礎設施,發展基于互聯網的新型農業産業模式,推動農業産業流通現代化。
實施休閑農業和特色農業種植,打造鄉村旅遊精品工程,可以根據不同的農村現狀,建設一批設備完善功能多樣的休閑觀光園區,森林人家,康養基地,鄉村民俗特色小鎮等。對于農村閑置的農房,我們可以發展民宿養老等項目,隻有在各方各面都動起來,才能全力打造鄉村共享經濟,創意農業,特色文化産業,從而盤活農村經濟。
因此,培育新産業新業态,持續推動農業産業發展,完善農業市場流通體系,支持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搭建,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平台,鼓勵農村創業創新是産業興旺不可或缺的方向。
我是農人馬成,一位88年的地道農民。現在我看到各大平台三農領域的創作者他們的創作内容大部分都已經是吃喝玩樂了,完全脫離了三農領域的創立初衷,所以我想将我的賬号做成純粹的三農賬号,如果有什麼不足的地方,可以私信聯系我,歡迎各位網友批評、指正,交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