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是國産動畫百花齊放的年代。
80後和90後享受到了這一批紅利,許多中國曆史上具有開創意義的動畫片,就誕生在這個年代。
今天番茄君為大家盤點一下,80年代評分最高、最受歡迎的十部動畫片。
10、《邋遢大王》——1987年 豆瓣:8.7分
“小邋遢,真呀真邋遢,邋遢大王就是他,人叫他小邋遢!”許多人小時候聽到這首歌,就坐不住了。
其實《邋遢大王》并不僅僅是一部有教育意義的動畫片。
片頭采用真人和動畫相結合的形式,這在1987年,已經相當前衛了。
那個胖胖的小女孩,也讓很多小朋友有了“巴甫洛夫效應”,一看到小胖女孩就流哈喇子……
片中的很多場景,在今天看來,似乎都是應該被删減的片段,比如這個“舔鼠”——
衣衫不整的女王——
黑色的骷髅頭——
甚至還有不得不打碼的不可描述截圖,這裡就不放了。
有人覺得這是一部個性少年的魔幻主義成長史,有人看到了當時最開放最流行的創作環境,也有人把這部動畫當成童年陰影。
不管怎麼樣,這個條紋衫牛仔褲的“朋克”少年,當時也确實給我們帶來過不少歡樂。
9、《黑貓警長》——1984年 豆瓣:8.7分隻有五集,小時候總感覺有五十集。
關于為什麼《黑貓警長》隻有五集,導演戴鐵郎先生曾經說:“那天我被叫去人事處,他們遞給我一張退休證,說我年齡到了,該退了。那一瞬間我愣住了。醒過神來後,我一句話沒說,拿了退休證轉身就走。”
這第六集,我們一等,估計就是一輩子。
即便如此《黑貓警長》當時仍然是最受歡迎的動畫之一。
周邊一出就被搶光,為美影廠帶來了巨大收益。到了2010年,《黑貓警長》電影版被搬上了銀幕,還創下1200萬元的票房收入。
可惜經典,一去不複返了。
8、《阿凡提的故事》——1980年 豆瓣:8.8這可能是很多人童年印象最深的動畫系列電影,沒有之一。
1980年,《阿凡提的故事》連着拍攝了很多部,每一部都是一個小故事,每個故事20分鐘,短小精悍,引人深思。
在80後心裡,阿凡提和巴依老爺,可能是今天勝過喜羊羊灰太狼的存在。
你可能也搞不懂,為什麼阿凡提總逮着巴依老爺“薅羊毛”。
心思單純的人看出了阿凡提的生存智慧;心思不單純的,則看到了這個騎着小毛驢的大胡子,為人處世的“兩面三刀”。
無論你怎麼看,現在想起來,恐怕都是美好的回憶了吧。
柏林銀熊獎動畫作品。
《三個和尚》的故事和俗語,中國所有人都耳熟能詳,但這個小小的故事能以這樣的形式搬上銀幕,也顯得十分生動活潑。
這本身就不是個關于善惡的故事,從三個和尚翻龜引蝶和放魚的小細節看,三個人都十分善良。
但為什麼最後會變成“沒水喝”的局面,影片也給出了自己的解釋。
故事很老,但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看,還挺有新意。
如若不信,你再去看一遍,品一品?
改編自《沉香救母》的故事,不過對很多人來說,對《西域奇童》是有怨念的。
并不是動畫本身不好,而是上部裡“小沉香到底有沒有救出媽媽,請看下集”的念白過後,大家等了20年,也不見下集的蹤影。
是情懷,也是遺憾。
但抹殺不了《西域奇童》在觀衆心裡的地位。
那種對強權的反對和對正義的追尋,或許是一道光,曾經照亮過很多小朋友的内心世界。
《九色鹿》在藝術性上幾乎沒得說,絕美的畫面和形象設計,讓這部動畫片給很多觀衆留下了深刻印象。
最重要的,其實是《九色鹿》的魔性内核,尤其是它對人性和欲望的探讨。
你看扭曲的《九色鹿》三個字,是不是有點恐怖?我覺得一定程度上,它可能就預示着某些人内心深處的醜惡吧。
絕美的配色和動畫的内容反其道而行之,這種對比,讓本片的諷刺意義愈加深刻。
小時候看不懂,長大再看,男默女淚。
貨真價實的剪紙元件動畫的巅峰,80後、90後甚至00後三代共同的回憶。
《葫蘆兄弟》的火是全方位的。
即便放到今天,它也是抖音短視頻創作者的靈感源泉,是《百變大咖秀》此類綜藝争相模仿的寵兒。
至于它為什麼這麼經典,我想有三個原因吧。
首先是劇情,《葫蘆兄弟》可謂跌宕起伏,是之後很多動畫片劇情框架的範本。
其次是制作,《葫蘆兄弟》無論是人物形象設計、配色還是制作其實都花了大功夫,尤其兩個反派,更是深入人心,裡面的各種寶貝、兵器和配角也都栩栩如生,令人難以忘懷。
最後自然是尺度,得益于當時的創作環境,《葫蘆兄弟》的尺度其實是不小的,死亡、背叛、邪惡、暴力等元素無一回避,全都真實地做了展現。
不少人在穿山甲死的這個情節裡,都哭了。
如果你發現不了舊版《葫蘆娃》的經典,建議對比着新版看一看……
如果說《大鬧天宮》是永恒的經典,那《金猴降妖》則是在《西遊》這個IP裡,唯一能挑戰經典的存在。
《金猴降妖》是以《三打白骨精》為故事藍本創作的動畫電影。
其最突出的特點是畫風天馬行空,大膽奔放。
無論是線條、造型還是藝術設計,都具有獨特的創新性,如果配上配樂觀賞,你還能從中聽出一絲詭異。
這當然和“降妖”的主題是相互配合的,不過這也成為許多80後和90後小時候的童年陰影。
如今回看《金猴降妖》,依舊那麼引人入勝。
之後的《大聖歸來》雖是近些年國漫中西遊IP的巅峰之作,也難以望其項背。
它,或許可以給之後《西遊》相關動漫開發的創作者,提供一些全新的思路。
雖然有人想不起來這部動畫片的名字,但不少90後觀衆,對“蛋生”肯定很熟悉,對他背書的本事更是羨慕不已。
很少有人知道,《天書奇譚》的原著其實是羅貫中的《平妖傳》。
經過編劇的妙手,《平妖傳》一改魔幻小說的調性,成了一部饒有趣味的童話故事。
放之于中國動畫,《天書奇譚》無論在人物塑造還是故事情節上,都是上上等,尤其在刻畫封建社會的衆生相上,更是有長足的進步。
其剪影式的人物效果和動畫形式美感相得益彰,是屬于我們民族的獨特風格。
你可以說《天書奇譚》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之後,它也将成為巨人的一部分,供我們動畫電影的後人模仿,學習,超越。
1、《山水情》——1988年 豆瓣:9.3分雖然是一部動畫短片,但《山水情》是80年代動畫電影和動畫長片裡評價最高,藝術性最強的。
在官方評價中,對《山水情》有這麼一段話:“1988年,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拍攝的《山水情》成了中國水墨動畫片的絕唱,也成了中國動畫徹底商業化之前的最後一部藝術精品。從此,中國動畫在低齡化繼而商業化的定位道路上越走越遠。”
可能在很多80後心裡,《山水情》的印象遠不如其他動畫片那麼清晰,甚至隻是一些碎片。
但它确實公認的中國水墨動畫的巅峰之作,是至今無人超越的典範,其詩一樣的氣質、幽遠清淡的畫面已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有豆友評價:此片隻應天上有。
這樣的水墨動畫,是全世界隻屬于中國的,獨一無二的動畫形式,也是全世界隻屬于中國的動畫藝術。
隻可惜現在,沒有了那一群一心隻搞藝術創作的老藝術家,也就沒有了像樣的水墨動畫。
1980年代,确實是中國動畫電影,甚至是中國電影百花齊放的年代。無論是藝術水準還是創作環境,在曆史上都是絕無僅有的。
看到這些動畫,重溫這些動畫,或許會感覺“童年”離我們并不是那麼遙遠了。
如果有條件,希望能把這些動畫存下來,代替《熊出沒》代替《喜羊羊》,給我們的後代再放一遍。
讓他們知道,爹媽曾經看過的動畫片,有多經典,有多好看,有多吸引人。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洋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